词条 月饼

月饼

月饼,或叫中秋饼,是大中华地区、越南、琉球的中秋节食品,越南称为餅中秋Bánh trung thu)。月饼最初为形如满月的饼,外观为圆形,后来有方形或其他形状。月饼外层通常以小麦粉为皮,其内有馅,馅料多种多样。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华文化的传统风俗。中式月饼以广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此四大派别最为普遍;此外各地尚有火腿月饼(云南)、椒葱月饼(江西)、水晶月饼(潮汕)、薄酥月饼(湖南)、冬蓉月饼(台山)、德懋恭水晶饼(陕西)、三白月饼(黑龙江)、海味月饼(山东)、鸡丝月饼(清真式)、酥皮芋泥月饼(潮汕、福建)、蛋黄酥、绿豆椪(台湾)等。

相关人物
月饼相关文献
月饼的起源传统文化中的吃月饼是怎么来的
月饼的起源传统文化中的吃月饼是怎么来的,月饼的起源: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
查看全文
月饼
溯源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现已成为中秋节食品和礼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出现,根据《洛中见闻》,唐僖宗曾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苏东坡曾经提及:“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当中的“小饼”也即是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饼一类的饼形食物,后来才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提及:“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可见月饼于当时流行于民间。清代已有详细记述月饼制作方法的书籍。清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相传元朝的时候,汉人在元人的统治下苦不堪言,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军监控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为此刘伯温献计,在中秋节互赠糕饼,并在里面夹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
查看全文
火腿月饼
起源相传明末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不安。御厨别出心裁,将火腿切成碎丁,混合蜂蜜和糖为馅,蒸制成点心。永历帝食后甚喜,因此火腿月饼成为宫廷御点。分类火腿月饼分酥皮、硬壳、荞面等,其中硬壳火腿月饼最具代表性。正确食用吃月饼时若佐以清茶,一则可解油腻、助消化,二则可细嚼慢咽,增味助兴。一般来说,吃咸月饼以喝乌龙茶为好,吃甜月饼以饮花茶为佳。做法将火腿切丁,和白糖拌匀,面粉加蜂蜜加少许水,和匀,将火腿丁包入,捏实,用微波炉将包好的月饼烤制,即可。按传统滇式火腿月饼制作配方比例中火腿月饼含有1公斤火腿,1公斤白糖,250克面粉,250克蜂蜜(可选放或不放)。
查看全文
古代过中秋会吃月饼吗?古代的月饼是什么馅的?
中秋节日自古就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人们过中秋的方式和习俗也逐渐不同。现代人经常在中秋吃的月饼在古代有吗?他们是怎么制作月饼的?今天,我们来介绍下古代中秋的习俗。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燃灯: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玩兔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
查看全文
吃月饼
传说有位老伯,中年丧偶,自己把三个儿子拉扯大,打发他们出外谋生,嘱咐他们中秋节一定赶回家来。中秋节这天,三个儿子如期返家。老伯十分高兴,在桌上摆起月饼,其中一个特别大,是用家中仅存的一点红糖做的,其他小月饼是用盐做的。老伯说:我出一上联,你们弟兄三人每人对一副,谁对得好,谁吃大个儿的,对得不好,只好吃小个的了。他出的上联是: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这地月指人间四季的月份日子,每月三十日为满,中秋是八月十五,为缺。老大忠厚老实,理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联想自己漂泊游离的凄凉,对了下联: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老伯说:对的不错。老二当了铁匠,想起自己拉风箱打铁的情景,对了下联:炉前拉风,凉风进、热风出老伯说:对的也不错。老三还没想出对句,正在抓耳挠腮。老大、老二逗三弟说:小弟,看来我们吃大月饼、甜月饼,你只好吃小月饼、咸月饼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三一把抢过大月饼,吟出下联:小弟吃饼,大饼甜、...
查看全文
月饼相关标签
琉球食品
月饼
越南食品
琉球中秋节
中国节庆食品
华人中秋节
越南中秋节
食品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
浏览:0
嵯月家谱
嵯月家谱
浏览:0
月形山馮氏四修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凌云堂, 清宣统3[1911]年. 存12册: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冯亮. 原籍浙江绍兴府嵊县, 迁居湖湘茶陵. 始迁祖(3世): (明) 冯信,字言森. 由茶陵迁潭. 为中湘冯家冲月形山始祖. 信公下房祖(4世): (明) 冯倚,字中立 ; 冯杰,字卓然. 注: 修谱人员冯光麒,字有为 ; 冯光杰,字万财. 注: 书衣与版心的卷数不同, 依版心卷数标注. 缺卷3(四礼序 冠礼 祭礼), 及卷14(生生录 如生录). 散居地: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中湘冯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月形山馮氏四修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凌云堂, 清宣统3[1911]年. 存12册: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冯亮. 原籍浙江绍兴府嵊县, 迁居湖湘茶陵. 始迁祖(3世): (明) 冯信,字言森. 由茶陵迁潭. 为中湘冯家冲月形山始祖. 信公下房祖(4世): (明) 冯倚,字中立 ; 冯杰,字卓然. 注: 修谱人员冯光麒,字有为 ; 冯光杰,字万财. 注: 书衣与版心的卷数不同, 依版心卷数标注. 缺卷3(四礼序 冠礼 祭礼), 及卷14(生生录 如生录). 散居地: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中湘冯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月形山馮氏四修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凌云堂, 清宣统3[1911]年. 存12册: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冯亮. 原籍浙江绍兴府嵊县, 迁居湖湘茶陵. 始迁祖(3世): (明) 冯信,字言森. 由茶陵迁潭. 为中湘冯家冲月形山始祖. 信公下房祖(4世): (明) 冯倚,字中立 ; 冯杰,字卓然. 注: 修谱人员冯光麒,字有为 ; 冯光杰,字万财. 注: 书衣与版心的卷数不同, 依版心卷数标注. 缺卷3(四礼序 冠礼 祭礼), 及卷14(生生录 如生录). 散居地: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中湘冯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1.十月马族谱, 1, 1368-201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月饼导读知识
广东潮式月饼做法
广东潮式月饼做法
  潮式月饼也被称为朥饼,做法上广东潮式月饼有拌猪油称作朥饼,还有一种做法是用花生油拌的清油饼。这是一种广东潮汕地区一直流行的传统民间糕点,在种类上广东潮式月饼属于皮类饼食,作为一种传统历史饼食,潮式月饼制作方法的技艺至少有300年以上,清朝光绪《潮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晚间玩月以为乐。”  从潮式月饼的做法上来看工艺共分22道,其中有对月饼饼皮的配制、包饼的手艺、月饼馅料的制作以及最后烘烤的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等,在制作方式上,馅料的制作、饼皮的制作、烘焙的工艺是三个别具特色的制作工艺流程。几个做法工序:  馅料制作做法步骤有:包括去皮、熬制、磨浆、洗沙、沉淀、脱水、煮制和存放8道工序。  饼皮的制作工艺:采用传统的小起酥工艺,包括打皮、冷却、分皮、和酥、包酥、开酥、卷酥、开皮、包饼、盖章、翻饼等11道传统工序,其中最独特的是和酥、包酥、开酥、卷酥这四道“酥心”的制作工艺。  烘焙的技法:双面烘烤,有翻饼、排气、刷油3道工序。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以传统手工操作,工序十分繁杂、考究、精细。
浏览量:2048次
月饼的别称
月饼的别称
月饼又被称之为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一般月饼都是在中秋节的时候吃的。“月饼”这一词,在现存的文献当中,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了一个习俗,现代的月饼馅料是各种各样的,而在宋朝的时候,月饼就已经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在明朝的时候,中秋节吃月饼就更加普遍,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比较盛行的,比如在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另外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再之后,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浏览量:1970次
中国四大月饼种类
中国四大月饼种类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古往今来一直非常受人欢迎,全国各地都会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赏月。由于地域的不同衍生出了多种月饼种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大月饼:广式月饼、京式月饼、滇式月饼、苏式月饼。广式月饼:广式月饼起源于广州,如今已经流行于全国各地。广式月饼的特点是皮薄馅大,皮馅的油含量也比其他月饼高,吃起来松软细滑,表皮金黄,柔软滋润,馅料有果仁、肉禽、椰蓉等多种口味。京式月饼: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地区,甜度适中,口感松脆。京式月饼做工考究,制作程序复杂,有很多特殊风味,比如蛋黄茶油月饼、自来红月饼等等。滇式月饼:滇式月饼也叫做云腿月饼,是使用云南特产的火腿加上蜂蜜、猪油等制成馅料,然后用紫麦面粉作饼皮烘烤而成的。滇式月饼表面呈现金黄色或红棕色,有一层硬壳,酥皮裹着馅料,香味扑鼻。苏式月饼:苏式月饼起源于江浙地区,它的特点是酥,饼皮非常酥香,用牙一咬就会掉渣。苏式月饼的口味非常丰富,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火腿、鲜肉、虾仁等多种馅料,馅料比较紧实,近年来颇受欢迎。
浏览量:1709次
晋式月饼的特点
晋式月饼的特点
就快要过中秋节了,这月饼不就来了嘛,现在月饼可是多种多样,而不同地区所作的月饼,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山西地区所做的月饼就是晋式月饼,这晋式月饼在配料上一般以胡麻油、黄豆油、红糖、鸡蛋和红豆、红枣为主,经包馅、木质月饼模具成型、烘烤和锅烧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其中主要是以山西双合成月饼、神池月饼、郭杜林月饼、丰镇月饼、大同月饼为晋式月饼代表。晋式月饼的起源是在明朝的时候,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太原城内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专做晋饼的营生。一次饮酒过量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面发了酵,不能再做传统的饼皮,三位师傅乘着酒劲,索性掺了生面,并加了碱面,制成一种包馅饼,没有想到的是所做出的饼比以前做的晋饼更加酥软和香甜。这种饼一上市,立即得到高度追棒,竟引发了抢购热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郭、杜、林师徒三人,便把这种饼叫做“郭杜林”。因为郭杜林饼的由来多半是因为师徒三人酒醉后的率性所致,因而人们还为这个饼起了个别名——“醉饼”。晋式月饼的特点晋式月饼的特点是甜香,醇和。形式古朴,酥绵爽口,甜而不腻。其性质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着称于世。
浏览量:1691次
中国八大月饼种类
中国八大月饼种类
中国八大月饼种类其实是指八大派系的月饼,分别是广式月饼、京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衢式月饼、徽式月饼、晋式月饼。而这些月饼都是各有各的特点的。广式月饼是现在比较广泛,也是受欢迎度最高的月饼,广式月饼是广东省的特色月饼,而且这个月饼在唐朝时期就有了,到了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样;苏氏月饼是起源于苏州,而它也是与广式月饼区别最大的月饼,除了咬一口酥掉渣的酥皮,最大的区别就是烤出来就可以直接食用,不用“回油”,越是刚出炉的越酥香;晋式月饼是山西月饼的特色代表,起源于明朝时期;潮式月饼给人的感觉就类似于大个头的“豆沙包”,制作方法上是与苏式月饼比较相似的。滇式月饼是云南的特色月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云南的火腿与玫瑰花加入馅料,这也是最经典的滇式月饼品种;衢式月饼是浙江衢州特色的中秋小吃,其表面会有很多芝麻;徽式月饼是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中秋美食,最具有代表的徽式月饼是“梅干月饼”;京式月饼,是北方地区月饼类食品的代表品种之一,花样众多。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囯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欢。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昰中囯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浏览量:14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