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戴姓家谱]

[戴姓家谱]

原书: 写本, 民国前5[1907]记事. [3]叶.

台湾始迁祖 : 戴幸文(清)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竹北乡等地.

[戴姓家谱]简介资料
台湾省新竹县竹北乡等地
民国前5[1907]记事
相关人物
[戴姓家谱]相关文献
戴氏家谱序
戴氏家谱序, 树有根,水有源,数典忘祖可以为人乎?家有谱书犹国之有史,读国史以励华人,览族谱
查看全文
戴姓得姓始祖
戴姓得姓始祖,简要介绍:宋戴公。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
查看全文
戴姓起源
戴姓起源,戴姓:一支出于姬姓。周初有姬姓戴国(今河南兰考,杞县、封丘一带),春秋时被宋所灭
查看全文
戴姓古代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占名人总数的0.4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2%,排在并列第六十四位;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史医学家总数的0.32%,排在第六十四位。先秦两汉戴德、戴圣:戴德系宋戴公(子撝)的十一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晋十六国时期戴逵(?—396),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戴渊,东晋人,年轻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戴僧静,东晋人,在平定沈攸之叛乱中建功,被封为前军将军、宁朔将军。萧道成建立了齐国政权,就把戴僧静封为“建昌县侯”,担任‘太子左卫率’。4年后,又做了‘北徐州刺史、淮南太守’等官职,他出身贫贱,知道艰辛,看到百姓穷苦,就自己出钱买牛给穷家用来耕种土...
查看全文
戴姓主要来源、戴氏新谱序怎么写;三戴虽同姓,但缺不同源
我国是最早使用姓的国家,起源至今已有五于余年历史。姓氏萌于早期的部落代表着氏族的血统。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是血统的传承关系,氏是社会地位、区域分布的标志。[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氏相同而姓不同者可以通婚;同姓而不同氏者不可以通婚。帝王可给功臣或宠信之臣赐姓、分封土地,并根据分计地的地名命氏。秦汉以来,姓与氏混用,合而为一姓被定为世袭,由父传子,代代传承。如今男女平等,子女可父姓,亦可母姓.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福建漳浦迁台戴氏家谱]
始祖 : 戴国春 台湾始迁祖 : (民国) 戴长生.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及台湾省新竹县新竹市等地 珍藏者 : 赵振绩 原书: 写本. 民国68[1979]. [10]面 : 世系表. 福建漳浦县
浏览:100
戴氏家谱 (西安支)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戴振霖, 2012年. 全1册(约38页). 注 : 此谱为编者之自传. 仅包含编者, 编者父母及兄弟姊妹资料. 2002年撤长安县改西安市长安区. 始祖 : 戴安定. 下有三子. 派祖(2世) : 戴振霖(下三子 : 戴锋 ; 戴铭 ; 戴铧) ; 戴振霈 ; 戴振霆. 散居地 : 陜西省西安市等地.
浏览:0
养田戴氏家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乾隆10[1745]. 1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次谱应有九卷. 卷端题仅卷3-9可以辨识, 卷1-2 因有残页, 无法辨识. 迁婺祖(4世) : 戴卢,字丝伦,号养冲. 为戴安公之子. 由歙之黄墩迁婺之桂岩. 生子二 : 戴匡宜,字以义,号长溪 ; 戴匡德,字有邻,号石峰. 始迁祖 (6世) : (宋) 戴令选, 行兆八,字君抡. 由桂岩迁居养田. 为匡德公之第五子. 令选公下二子(7世) : (宋) 戴世卿,行华四八(迁浮梁戴家山) ; 戴世通,行华四二.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 及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天星堰戴氏家谱
天星堰戴氏家谱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钢铁社区戴氏族谱
浏览:0
湖北武穴四望戴氏千二公世系家谱
湖北武穴四望戴氏千二公世系家谱
始祖千二公于宋末元初从江右(江西新安、安徽徽州一带)迁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居河东茂林(今陶墩)村,父谱载为坤元公。妻李氏。葬茂林山。谯国郡注礼堂戴氏家族。后世友能公(上戴分支)、友谅公(下戴分支)
浏览:0
[福建漳浦迁台戴氏家谱]
始祖 : 戴国春 台湾始迁祖 : (民国) 戴长生.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及台湾省新竹县新竹市等地 珍藏者 : 赵振绩 原书: 写本. 民国68[1979]. [10]面 : 世系表. 福建漳浦县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