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纸本,35.8*329.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作于至顺四年,从行笔意趣和结构习惯看,书卷中分明有张旭、怀素两位唐代草书大家的创作风格。康里巎巎,字子山,号正斋,元代书法家,其运笔以喜用中锋和行笔迅疾闻名于时,锋正而无臃滞之态,笔快而不见单薄之势,笔画遒劲挺拔,圆劲清朗,极有神韵。
草书张旭笔法卷相关文献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传为
元康里山夔山夔述笔法论卷
元康里山夔山夔述笔法论卷,
张旭怀素书法风格有何区别张旭草书精髓是什么
张旭怀素书法风格有何区别张旭草书精髓是什么,张旭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文化艺术空前交流融合的时代。这一时代
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大唐“三绝”还有哪些?
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大唐“三绝”还有哪些?,但凡是中国人,一提及大唐,少有不为唐时的繁荣、强大及其璀璨之文化而骄傲的。不
吴镇草书《心经》卷
卷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原卷多了一个“界”字)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识界(原卷漏了此句经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原卷漏了此句经文),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原卷笔误,将此句经文与后句书写颠倒),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梅花道人奉书。至元六年夏四月初吉。钤[6]“梅花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