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北宋

北宋

北宋(英文:Northern Song),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1127年灭亡。政权存续于960年—1127年,共历9帝,享国167年。1127年赵构以应天府为首都建立南宋,与之合称“两宋”。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

北宋统治的最大范围: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北宋简介资料
• 1126-1127 赵桓(亡国)、9、• 960-976 赵匡胤(开国)
960年02月04日 - 1127年03月20日
铜钱|铁钱|白银|黄金
汴梁(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北宋相关文献
北宋采石之战
北宋采石之战,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在宋灭南唐之战中,N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
查看全文
北宋将领党进
北宋将领党进,人物简介党进(927年-978年),朔州马邑 (今山西朔州)人,北宋名将。党进早
查看全文
北宋官制
中央官制宰执宋代握有最高行政权的是宰执。宰执即是平章政事〈宰相〉和参知政事〈执政〉〈参知政事是宋太祖为牵制宰相赵普所设,初始地位尚低,而后太祖一升再升,用来制衡宰相〉的合称三省六部制参三省六部三司制三司是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即盐铁部、度支部、户部三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号称“计相”。其长官称三司使,以两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诰、杂学士、学士充。副手称三司副使,以员外郎以上历三路转运及六路发运使充。宋神宗的元丰官制改革将三司职权归户部和工部。南宋增设总领所,负责供应数路或一路各军钱粮,并参预军政。其长官称“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简称总领。地方官制上下阶级分为路、道、府、州、县路路一级的官制复杂交错,有许多冗官。主要有路转运司〈主管财政和监察,有转运使、副使、判官等〉、提点刑狱司〈主掌刑狱,长官为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司〈负责仓储,长官为提举常平公事〉、提举学事司〈负责教育〉、经略安抚司〈长官...
查看全文
北宋
简介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
查看全文
北宋亡国卷——北宋终结者
善待范纯仁、苏轼之后,赵佶的举动更加圣明,令散布天下的旧党党徒们山呼万岁,真是宋朝自仁宗以来仅见的明君啊。 他为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梁焘等被钉上耻辱桩的旧党元首们恢复名誉,赏还恩荫,把之前哲宗、章惇做出的决定都否了,让他们重新变成圣人。 之后,赵佶颁布诏书,阐述了自己的执政精神。他说,自今以后,国家对军国大政、用人标准,没有元丰、元祐的区别,更无所谓
查看全文
北宋相关标签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王朝
家族谱大览
1.京北宋氏族谱, 1, bef. 1944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京北宋氏族谱, 1, bef. 1944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大同市北宋庄村白氏族谱 [不分卷], 1760-200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白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07年初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五世祖 : (清) 白良壁. 5世以上不详. 祖先于明末自浑源县张庄村迁居北宋庄村. 支祖(10世) : 白和 ; 白亮 ; 白清 ; 白耀 ; 白宝 ; 白生 ; 白武(1885年生) ; 白云(1883年生) ; 白文(1888年生) ; 白绅,别名白老三(1893年生) ; 白儒 ; 白雄 ; 白璧. 起名配字(5-11世隔代) : 进 永 万. 续起名配字(15世起隔代) : 仁 德 正 清 源, 旭 日 东 升 照. 立 定 冲 天 志, 应 建 一 世 功. 散居地 : 山西省大同市古店镇北宋庄村, 圣水沟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大同市北宋庄村白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白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07年初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五世祖 : (清) 白良壁. 5世以上不详. 祖先于明末自浑源县张庄村迁居北宋庄村. 支祖(10世) : 白和 ; 白亮 ; 白清 ; 白耀 ; 白宝 ; 白生 ; 白武(1885年生) ; 白云(1883年生) ; 白文(1888年生) ; 白绅,别名白老三(1893年生) ; 白儒 ; 白雄 ; 白璧. 起名配字(5-11世隔代) : 进 永 万. 续起名配字(15世起隔代) : 仁 德 正 清 源, 旭 日 东 升 照. 立 定 冲 天 志, 应 建 一 世 功. 散居地 : 山西省大同市古店镇北宋庄村, 圣水沟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1, 900-1300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1, 900-1300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北宋导读知识
南宋和北宋有什么区别
南宋和北宋有什么区别
说起宋朝,学过历史的肯定都知道,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代了,并且还分为南宋和北宋,那么南宋和北宋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朝代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1、地理位置北宋(960—1127年)在河南开封修建都城,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南宋(1127年—1279年)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2、政治区别北宋的政治偏向于隋唐,而南宋的政治却与明代更为类似,毕竟北宋基本上奉行“祖宗之法”,而南宋“祖宗之法”影响力明显减弱,相权与皇权矛盾冲突也有所加大。3、经济区别经济南宋与北宋相比,虽然说两个朝代的经济实力都不算很差,但是南宋的商品经济显然更为成熟发达,商业收入对于国家收入的贡献显然更大,当时已经开始依赖港口,而不是内陆经济,因此海外贸易就开始发展起来了。4、时代区别北宋是960年建立,1127年结束,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是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浏览量:2116次
宋四家是哪四个
宋四家是哪四个
宋四家是指在北宋时期在书法上有成就的四大家的合称,他们分别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因为这四个人大致上是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并且成就最高,所以被称之为“宋四家”。不过在明清的时候,有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的,只是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蔡京换为蔡襄,并认为蔡襄的艺术成就在蔡京之上。宋四家的成就主要是体现在行书,此外是楷、草两体,米芾有少量的篆、隶书作,但不值得称道。就楷书而言,其中蔡襄的楷书就很不错,其的书法多似颜真卿,是有很多文人气息的,而后有人说蔡襄的书法“如少年女子,体妖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苏轼的楷书在字形上压扁的,重视的是意态肥厚,黄庭坚的楷书是稍嫌松散,米芾就没有大楷传世。在草书上,宋四家中成就最高的人大概是黄庭坚,苏轼、米芾鄙薄张旭、怀素为“书工”,认为他们视书法为事业,违背书法娱己悦人的宗旨,丧失了林下之风的淡雅,而“有如市娼抹青红”。而苏轼的草书就比较罕见了,米芾草书的数量也是很少的,线条尖薄油滑,创作行书时的自信一扫而光。蔡襄草书被称为“散草”,夹有章草遗意。他自诩道:“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他们除了书法以外,个人在其他领域上也是有不一样的成就的,比如苏轼是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非凡的成就;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
浏览量:2222次
北宋都城在哪
北宋都城在哪
北宋都城是在是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另外宋朝是有四个京城的,分别是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正式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由于疆域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靠北,故又称之为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赵匡胤登基后,因其原为后周归德军节度使,而归德春秋时为宋国故地,隋唐为宋州,遂国号为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汴京,北宋遂亡。次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宣布即皇帝位,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市),史称“南宋”。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浏览量:2468次
寇准简介
寇准简介
寇準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诗人,他的诗被列为“晚唐派”,以七言绝句著称,代表作有《寇莱公集》、《寇忠愍公诗集》等。后人多称他为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三人并称“渭南三贤”。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出生于建隆三年(962)农历七月十四。寇准年少时便非常聪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他为人刚直,敢于直言进谏,得到宋太宗的赏识,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后因触怒宋太宗被罢官。宋太宗非常顾念寇准,淳化五年(994年)将他召回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寇准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寇准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同年冬,辽国南下入侵宋朝,直扑澶州,寇凖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在他的提议下宋真宗亲自出征,最终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王钦若等人在宋真宗面前诋毁寇凖,导致寇凖受到冷落,被免去相职。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1020年),寇凖又遭到丁谓诬陷,再次被贬。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寇凖病故于雷州。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为寇凖昭雪,恢复寇凖太子太傅、莱国公之职,赠中书令,谥号“忠愍”。
浏览量:1890次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画作的主要内容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清明上河图》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据统计,画中一共有815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见证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张择端以传统手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绘制《清明上河图》,使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范围中囊括了繁杂且细致、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景物。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浏览量:13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