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煇(一一二六~?)(生年据《清波杂志》卷七生于丙午说),字昭礼,淮海(今江苏扬州)人。邦彦子。生平未仕,以才艺游食公卿间,晚年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清波门之南。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尚存世。着有《清波杂志》十二卷、《清波别志》三卷。事见《两浙名贤录》卷一七。
周煇-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刘煇
刘煇中状元后,任大理评事,签书建业军判官。刘煇幼年丧父,是祖母将他养大成人,他与祖母感情深厚,为尽孝道,携祖母一同赴任。因祖母水土不服,刘煇请求解官以侍养祖母,仁宗得知,诏令移任金陵。祖母病逝,刘煇辞官回乡守丧,居丧期间,刘煇买田以赡养族中之贫困者,又选山溪形胜之处结庐,聚徒讲学,远近闻名而从学者纷至沓来。县官改其里曰:“义荣社”,榜其学曰:“义荣斋”,号其地曰:“清风峡”。居丧未满,刘煇病逝,年仅36岁,朝野惜之。刘煇有文才,著有《东归集》,然其为文之初,好用怪险奇涩之语。省试时,他在卷上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曾被欧阳修(主考官)批下“秀才刺,试官刷”六字。刘煇名落孙山,并不气馁。他回到家乡,改刘几为刘煇,上清风峡继续苦读精研,文风大变,以平实朴素为尚。嘉祐四年,他再次参加考试。最后殿试中所作《尧舜之性赋》,大受欧阳修青睐,遂被擢为第一。当时欧阳修并不知道刘煇就是当年被自己刷...
山东朱肇煇
鲁靖王肇煇,1388-146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孙,荒王朱檀庶长子,母妃戈氏。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六月十二日,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封为世子,至永乐元年【1403】三月初二日,始袭封鲁王。在王位六十四年,成化二年【1466】七月十五日薨,年七十九。为历代鲁王之最。肇煇死后谥号靖王,由子惠王泰堪袭封。朱肇煇诸子长子朱泰堪鲁惠王次子朱泰墱巨野僖顺王三子朱泰塍邹平庄靖王四子朱泰坾安丘靖恭王五子朱泰壆乐陵恭惠王六子朱泰壄东阿端懿王
四川省-眉山市宋煇
[生卒?-?[籍贯眉州眉山人[朝代宋朝[主要著作[小传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进士。自幼嗜古好学,以文墨议论为缙绅推重。尝以所学质疑于李壁、李?二人,名声益显。及壮,弃去科举,锐精典籍。遂摭采经传之纪述,研核同异,断以已见,著成《周鉴》一书,以古为鉴,有补时政。是书今佚。程公许《沧州尘缶编》有《周鉴序》。
朱肇煇
鲁靖王墓鲁靖王墓位于山东邹县大束镇官厅村北五云山之麓,距离其父鲁荒王墓5公里。出土有《鲁王圹志》一合,现存孟庙泰山气象门东侧北壁。由篆盖和志石两合组成。篆盖高75厘米,宽74厘米。篆书2行每行2字。字径高0.29米,宽0.25米。石面有黄斑,左侧中上部边缘有残损,但不影响字迹。周有阴线刻龙纹饰。志石高74厘米,宽75厘米。志文楷书,共21行,每行18字。周有阴线刻龙纹饰。保存完好。鲁王圹志王讳肇煇,鲁荒王之子,母戈氏,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十二日生,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封为世子,永乐元年三月初二日袭封鲁王,成化二年七月十五日以疾薨,享年七十有九。讣闻,上辍视朝三日,遣官致祭,谥曰靖,命有司治丧葬如礼。妃严氏,中兵马指挥敬之女。子六人:泰堪封世子,泰坾封安丘,泰壆封乐陵,泰墱封钜野,泰壄封东阿,泰塍封邹平,皆郡王。女五人,封诸城、文登、郓城、福山,皆郡主,第五女未封,早丧。孙男一十九人,阳铸封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