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宪陵

汉宪陵

宪陵,是中国汉顺帝刘保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三十里铺南。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八月初六,汉顺帝驾崩。九月十七,汉顺帝葬在洛阳城西十五里的宪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四尺。四出司马门,石殿在行马内,寝殿、园侍吏舍在殿东,堤封田十八顷五十九亩。汉顺帝安葬当年,宪陵就被盗贼盗掘。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三月初三,顺烈皇后葬于宪陵。2001年,作为邙山陵墓群的一部分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宪陵相关文献
东汉权臣窦宪
东汉权臣窦宪,简介: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
查看全文
李宪之唐惠陵
李宪之唐惠陵,幼”的传统,李宪身为长子本当被立为太子,但他后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有能力有才学
查看全文
汉霸陵
位置与结构霸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公里处,是两座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西汉帝陵之一(另一座是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其他九座西汉帝陵,都在渭河北面的咸阳原上)。至于为何霸陵选址在此,据推测和汉初仍被遵循的“昭穆制度”有关。但从《史记》来看,霸陵选择依山而建,防盗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的。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霸陵因“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并且史料文献对霸陵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根据仅有的记载来推测霸陵的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等。但目前也没有发现陵园的遗迹。据记载,霸陵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内部以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墓室以石片垒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计,后来排水系统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门后来被水冲开,墓室结构遭到破坏。霸陵最迟在西晋即遭...
查看全文
汉长陵
外部链接《走访关中帝王陵》之汉高祖陵-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EmperorGaozuatChinaculture.org
查看全文
汉宪陵
参考文献《中国皇室宫廷辞典》《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三》
查看全文
汉宪陵相关标签
东汉墓葬
河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朝皇家陵寝
洛阳墓葬
人文建筑
家族谱大览
4.袁氏支谱, 4, 卷3: 世传 宪公 之奎 汉臣 三房 载琳 16世生明公起, 191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汝南堂刊, 民国8[1919]年修. 10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袁启瑞,号吉皆. 注 : 修谱名目及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鼻祖 : (元) 袁普化,字国安. 由豫章迁黄安袁英河. 下四子 : 袁英 ; 袁胜 ; 袁宗 ; 袁满. 此谱为宗公支后裔世系资料. 一世祖(1世) : 袁宗,字海若,行三. 迁黄安高桥河. 下一支 : 袁福,字兴一. 派祖(6世) : 袁本寿. 福公4世孙. 生三子 : 袁宪 ; 袁介,字石甫 ; 袁回,字渊甫. 宪公下支祖(10世) : 袁之奎,字𠫭辅 ; 袁之万,字松年. 之奎公生三子(11世) : (明) 袁汉臣,字秩廷 ; 袁汉师,字世卿 ; 袁汉弼,字若昌. 之万公生二子(11世) : 袁汉国,字伯炎 ; 袁大定,字武城. 介公下支祖(11世) : 袁汉启,字卿云 ; 袁汉明,字重卿. 汉臣公生五子(12世) : 袁载文,字贞生 ; 袁载彩,字畴若 ; 袁载琳,字林玉 ; 袁载亮,字熙若 ; 袁载美,字采玉. 汉师公生三子(12世) : 袁载辉,字集美 ; 袁载华,字集文 ; 袁载贵,字集武. 汉弼公生三子(12世) : 袁载荣,字云集 ; 袁载谱,字集成 ; 袁载范,字文玉 ; 袁载鼎,字秀玉. 汉启公下一房(12世) : 袁载德,字时泰. 移居杨家田,即东袁家塆. 汉明公生二子(12世) : 袁载遴,字公玉 ; 袁载选,字公希. 载德公下房祖(15世) : 袁镐,字德华 ; (清) 袁铭,字德盛 ; 袁铫 ; 袁铣,字辉周 ; 袁钟,字辉文. 载选公下房祖(15世) : 袁金铎,字天顺 ; 袁金华,字坤顺 ; 袁金富. 派行 : 继绪鸿功起 传家用廸光 中兴明有道 立品贵端方 厚德绵先泽 休风美炽昌 贤良朝佐圣 敦化重伦常. 宗分派行(17世起) : 承前启后 孝友从先 功成可必 继善流传. 注 : 另含英分, 胜分, 满分各派之辈分字. 详见卷首上影像37-38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袁氏支谱, 3, 卷2: 世传 普化 宪公 汉臣 12世载文公起, 191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汝南堂刊, 民国8[1919]年修. 10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袁启瑞,号吉皆. 注 : 修谱名目及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鼻祖 : (元) 袁普化,字国安. 由豫章迁黄安袁英河. 下四子 : 袁英 ; 袁胜 ; 袁宗 ; 袁满. 此谱为宗公支后裔世系资料. 一世祖(1世) : 袁宗,字海若,行三. 迁黄安高桥河. 下一支 : 袁福,字兴一. 派祖(6世) : 袁本寿. 福公4世孙. 生三子 : 袁宪 ; 袁介,字石甫 ; 袁回,字渊甫. 宪公下支祖(10世) : 袁之奎,字𠫭辅 ; 袁之万,字松年. 之奎公生三子(11世) : (明) 袁汉臣,字秩廷 ; 袁汉师,字世卿 ; 袁汉弼,字若昌. 之万公生二子(11世) : 袁汉国,字伯炎 ; 袁大定,字武城. 介公下支祖(11世) : 袁汉启,字卿云 ; 袁汉明,字重卿. 汉臣公生五子(12世) : 袁载文,字贞生 ; 袁载彩,字畴若 ; 袁载琳,字林玉 ; 袁载亮,字熙若 ; 袁载美,字采玉. 汉师公生三子(12世) : 袁载辉,字集美 ; 袁载华,字集文 ; 袁载贵,字集武. 汉弼公生三子(12世) : 袁载荣,字云集 ; 袁载谱,字集成 ; 袁载范,字文玉 ; 袁载鼎,字秀玉. 汉启公下一房(12世) : 袁载德,字时泰. 移居杨家田,即东袁家塆. 汉明公生二子(12世) : 袁载遴,字公玉 ; 袁载选,字公希. 载德公下房祖(15世) : 袁镐,字德华 ; (清) 袁铭,字德盛 ; 袁铫 ; 袁铣,字辉周 ; 袁钟,字辉文. 载选公下房祖(15世) : 袁金铎,字天顺 ; 袁金华,字坤顺 ; 袁金富. 派行 : 继绪鸿功起 传家用廸光 中兴明有道 立品贵端方 厚德绵先泽 休风美炽昌 贤良朝佐圣 敦化重伦常. 宗分派行(17世起) : 承前启后 孝友从先 功成可必 继善流传. 注 : 另含英分, 胜分, 满分各派之辈分字. 详见卷首上影像37-38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8.徐氏宗谱, 8, 卷8: 徐家垱 三分汉垱 12世大宪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贻源堂, 民国34[1945]年续修(陶兰台刊). 18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徐国钦,字文周 ; 徐华锐,字华亭 ; 徐孝宽,字定元 ; 徐国汉,字广斋 ; 徐国清,字玉斋 ; 徐华兆,字子明.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徐亚 ; 与弟徐九. 于洪武十年由江西乐平县瓦𡎮坝汉楼塆迁湖北黄冈县上伍乡. 亚公下二大派祖(6世) : (明) 徐荣卿(西分) ; 徐实卿(东分). 实卿公下三房祖(10世) : 徐权吾(东六分) ; 徐伺回 ; 徐权恒(东八分,居长家山). 荣卿公下分祖(11世) : (明) 徐汉傩(西一分,居徐汉楼塆) ; 徐庭宪(西二分) ; 徐汉垱(西三分,居徐家垱) ; 徐庭傩(西四分,居杨家岗塆). 汉傩公下支祖(12世) : 徐大哲(居商邑新街等地) ; 徐大朴(居商城枣阳等地) ; 徐大宇(居大木店等地) ; 徐大茂 ; 徐大饶(居细屋嘴,楼上塆等地). 庭宪公下支祖(12世) : 徐大同 ; 徐大宾 ; 徐大聘 ; 徐大治. 汉垱公下支祖(12世) : 徐大宪(居商邑江南枣阳等地) ; 徐大纲(居麻邑徐家山等地) ; 徐大任 ; 徐大海 ; 徐大济. 庭傩公下支祖(12世) : 徐大栋 ; 徐大训(止). 大饶公生四子(13世) : 徐月明(东九分,居楼下塆) ; 徐月朗(居细屋嘴上塆) ; 徐月理(居细屋嘴上塆) ; 徐月义,字扶天(迁居刘家前塆). 权恒公下支祖(13世) : 徐廷伦 ; 徐廷金. 子孙析置孔夫子河,祝家塆,多根树,徐家山坡塆,富家冲等地. 派行(1-25世)似为 : 亚荣胜兴万 卿添碧久秩 汉○庭大义 应光高世齐 家惟怀孝宗 ○义华国在.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徐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8.徐氏宗谱, 8, 卷8, 徐家垱 三分汉垱世系12世大宪公起, 191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贻源堂, 民国5[1916]年创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徐亚,行九二. 明洪武年间自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亚公派下支祖(6世): (明) 徐荣卿(西分始祖) ; 徐实卿(迁居东山铁治区后得名徐家龙,东分始祖). 西分荣卿公派下房祖(11世): (明) 徐汉傩(西一分) ; 徐庭宪(西二分) ; 徐汉垱(西三分) ; 徐庭傩(西四分). 东分实卿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徐权吾(东六分) ; 徐权恒(东八分). 西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碧单秩庭. 东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单玖权尚.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100
邵陵汉口李氏家乘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
邵陵汉口李氏家乘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