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図书: 写本、明治写。1 册。
所蔵者: 宫内庁书陵部。
要约: 徳川頼房(1603 - 1661)から徳川笃敬(1898没)までの徳川家 水戸の家系。
徳川家 水戸简介资料
徳川頼房(1603 - 1661)から徳川笃敬(1898没)までの徳川家 水戸の家系
徳川家 水戸相关文献
管氏怀徳堂脉衍源流初探
管茂青撰写的《合肥东梁乡管氏怀徳堂西分宗谱·创修宗谱序》01、怀徳堂管氏的形成与世系怀徳堂管氏人口过万,以安徽肥东梁园镇为中心,主要分为东、西、南、北四个较大的支派及肥东青龙场和陕西山阳两岔村管家坡等小支派。管氏怀徳堂除新修族谱外,目前尚存二套旧谱。一部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合肥东梁乡管氏怀徳堂西分宗谱》(创修),一部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管氏怀徳堂南分宗谱》(重修)。从族谱内容看,南分族谱草创于咸丰五年(1855),存有“咸丰五年老序”及咸丰五年的“续修总谱序”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草创的《合肥东梁乡管氏怀徳堂西分宗谱》根据族谱记载,管氏怀徳堂源自江西“瓦砾坝”,于明初洪武年间,因强制移民,由江西顺江而下迁至句容(今属江苏省镇江市下辖的句容市)。再由句容迁合肥东乡古慎城(今肥东梁园镇)。初到梁园为“伯、仲、叔、季”四兄弟,在当时大移民的时代背景下,“时势虽遭荡析,而情深...
好水川之战
三川口之战后,宋仁宗大怒,对于西夏边防进行调整,贬官范雍,下令封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在对西夏的战上略,韩琦、范仲淹二人的意见不同,韩琦主张集中兵力,寻找西夏军决战,而范仲淹则主张先巩固自己的防务,进取绥,宥,然后占领茶山,横山,只要能控制这一战略地带,就能阻止西夏的侵扰活动。从后来哲宗年间对战西夏的战略和战果来看,确实是范仲淹的方略正确,但是这次宋仁宗,刚刚吃了西夏的亏,得找回来,采用了韩琦的战略,准备攻夏。可是宋军还没有攻夏,韩琦的战略是否正确,验证的机会就来了。公元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军十万余犯境,从天都山出发,准备同韩琦带领的泾原路主力决战。当李元昊的兵力抵达怀远城的时候,韩琦听说西夏军来攻时,正在巡边,赶紧赶到镇戎军,集结宋军近两万,交给大将任福率领,同时任命耿傅为参谋,泾原驻泊都监桑怿为先
水户德川家
历代藩主的后嗣初代(藩主)德川赖房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第三代(藩主)德川纲条(高松藩赖重的子)第四代(藩主)德川宗尧(支藩高松藩继子,夫人吉孚的女儿)第五代(藩主)德川宗翰第六代(藩主)德川治保第七代(藩主)德川治纪第八代(藩主)德川齐脩(无子)第九代(藩主)德川齐昭第十代(藩主)德川庆笃第十一代(藩主)德川昭武水户侯爵德川家第十二代(侯爵)德川笃敬(式部次官)第十三代(侯爵)(后来公爵)德川圀顺(日本红十字社社长,贵族院的议长)战后的水户德川宗家第十四代(当主)德川圀齐第十五代(当主)德川齐正系谱举例:粗线为亲生子、破线为养子、粗体字为当主关联项目水户黄门松户德川家(子爵)德川庆喜(公爵)
清水德川家
概要江户幕府第九代将军家重的第二子重好为家祖,与其他御三卿一样有资格成为德川将军家后继。家格仅次于德川御三家,俸录10万石。明治维新后列为华族。明治三年(1870年)2月,水户藩10代藩主庆笃次子笃守继承为第七代清水德川家家督,赐家禄2500石,并改姓清水。到明治十年(1880年)复姓德川。明治十七年(1884年)授与伯爵爵位;其嫡子好敏因在日本陆军航空兵分立中有功劳而昇为陆军中将,1928年授与男爵爵位。历代当主与后嗣初代当主重好1795年无亲生子而死去。1795年-1798年无当主。2代当主敦之助(德川将军家迎来的养子、11代将军家齐之子)1799年,4歳的他夭折。1799年-1805年无当主。3代当主齐顺(11代将军家齐之子)1816年成为纪州德川家德川治宝的养子,后袭封纪州藩,为其11代藩主。4代当主齐明(11代将军家齐之子)1827年,19歳的他夭折。5代当主齐彊(11代将军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