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嘉庆15[1810]云凹水曲山房藏板本影印.
里塘: 今西康省理化县等地.
Also available on microfilm
里塘志略简介资料
清嘉庆15[1810]云凹水曲山房藏板本影印
里塘志略相关文献
文恪公行状颂志略
文恪公行状颂志略,文恪公行状颂志略东冈鲁氏,长林来迁。追溯鼻祖,思F启元。卜居竟陵,松石湖边,古树
文恪公行状颂志略
文恪公行状颂志略,文恪公行状颂志略东冈鲁氏,长林来迁。追溯鼻祖,思F启元。卜居竟陵,松石湖边,古树
安南志略
《安南志略》的编撰《安南志略》的作者黎崱,原是越南陈朝人,曾任义安镇守陈键的幕僚。公元1285年,中国元朝军队攻入义安,陈键与黎崱一同投降,于是黎崱便归化元朝,曾获授以官职。黎崱在晚年时,“聊乘暇日,缀葺已,同采摭历代国史、交趾图经,杂及方今混一典故”,写成《安南志略》。至于编撰《安南志略》的原因,据《安南志略·自序》所述,有以下数点。黎崱在暮年时,希望有一点作为。据他的自述,他自从“内附圣朝,至是五十余年矣”(《自序》中称他写作时是“元统初元乙卯”学者武尚清认为可能有误)。感到“自愧朴愚,旧学芜落,垂老嗜书,卒恨晚;于古今文籍,不能遍览”,于是便开始着手撰书工作。宣示中国元朝与越南陈朝宗藩关系的合理性。黎崱虽原是越南人氏,但郤全心归向元室,他说:“庸表天朝德化所被,统一无外,而南越其有惓惓向慕朝廷之心,亦可概见于此者。”黎崱认为越南终究是自成一国,有她自身独特的历史发展,“声教文物所尚,...
瀛寰志略
内容书中首先以地球为引子,介绍了东西半球的概况。之后以此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顺序依次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在介绍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欧洲文明时,摒弃了以往士大夫们对于中国以外地区的偏见,尽可能地做到了客观真实。比如对于西方文明的要点之一的基督教的介绍,他就这么写道“摩西十诫,虽浅近而尚无怪说。耶稣著神异之迹,而其劝人为善,亦不外摩西大旨。周孔之外无由宣之重译,彼土聪明特达之人,起而训俗劝善,其用意亦无恶于天下。”除了风土人情的介绍,徐继畬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对于英国的议会制度,书中就有如下介绍:书目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影响此书与《海国图志》于日本锁国体制崩解后,成为对外参考依据,例如《神奈川条约》对美国使用的日文译名“亚墨利加”,以及后来成为正式称呼的“米利坚合众国”等,可谓影响深远。轶闻石碑照片,可知正确书名为“...
岛夷志略
影响《岛夷志略》对明代地理书有很大的影响。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曾阅读《岛夷志》,他在《瀛涯胜览序》写道:“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理、人物之异,感慨然叹气曰:普天之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译番书,添被使末,随其(指郑和宝船)所至,鲸波浩渺,不知其几千万里。历涉诸邦,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曾随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翻译官费信所著《星槎胜览》,其内容有一半来自《岛夷志略》。明代地理学家张燮撰写的《东西洋考》也引用《岛夷志》。1867年英国汉学家、伦敦传道会传教士伟烈亚力首次在《中国文献纪略》(NotesonChineseLiterature)中列举《岛夷志略》。1871年俄罗斯汉学家贝勒在《古代中国对阿拉伯、阿拉巴属地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知识》一书中,用大号汉字“岛夷志略”列举书名,并简略地介绍《岛夷志略》中的“天堂”条。美国汉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