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丁志谅

丁志谅

横洲涧祖(3世) : (明) 丁志谅,字其贞.
丁志谅简介资料
其贞
丁志谅相关文献
滕宗谅墓志铭
滕宗谅墓志铭,滕待制宗谅墓志铭君讳宗谅,字子京。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
查看全文
滕宗谅
生平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授泰州军事判官,迁当涂(今安徽当涂县)、邵武(今福建邵武市)知县。天圣中又改大理寺丞(审核刑狱案件)。天圣九年(1031年)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明道元年(1032年)奉调入京,任掌殿中丞。景祐元年(1034年)调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次年调池州监酒。宝元元年(1038年)调江宁(今江苏南京)府通判,不久徙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康定元年(1040年)官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任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立有战功,任庆州知州职位。不久,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滕子京在泾州滥用钱财,监察御史梁坚弹劾他浪费公使钱十六万贯,贬知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市境),后又贬虢州(今河南灵宝市境)。御史中丞王拱辰上奏,以为滕子京“盗用公使钱止削...
查看全文
杨谅
生平开皇元年(581年),六岁时,立为汉王。开皇十二年(592年),17岁时,封为雍州牧,加上柱国、右卫大将军,转左卫大将军。开皇十七年(597年),26岁时,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领地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距黄河的52州,杨坚很宠爱这幼子,特授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率骑兵万余进扰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遂命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睺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进攻高句丽。强渡辽水又时逢雨季,军中疫病流行,不利而还。开皇十九年(599年)突厥犯边境,隋文帝以杨谅为行军元帅,杨素大败突厥。太子杨勇被废令杨谅心不安稳,因据守在当时天下精兵之地,心中便有了异心,上谏隋文帝说:“突厥方强,立即让太原为重镇,宜修武备。”隋文帝听从。于是召了很多工人,制造兵器,贮存于并州。招雇亡命之徒,左右
查看全文
高谅
元朝兵部尚书、营国公高谅简介,高谅是个怎么样的人?高谅,高天锡子,辽阳人。裕宗初封燕王,以谅为符宝郎,俄命袭其父官,为鹰房都总管。裕宗甚爱之,谓符宝郎董文忠曰:“汝为我奏请,以谅所管民户隶于我,庶得谅尽力为我用。”文忠入奏,帝从之。未几,授谅嘉议大夫,迁兵部尚书。卒。仁宗时,赠推诚保德赞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营国公,谥宣靖。
查看全文
高谅
北魏沧州刺史、平北将军高谅简介,高谅因何被杀死?高谅(485—525年),字修贤,北魏河北景县人。少好学,多学识强记。初为太尉主薄、国子博士,后为驰骑将军,出为徐州行台。徐州刺史元法僧造反,自称宋王,高谅不从,被杀,年四十一。赠左将军、沧州刺史、平北将军、等等。 居丧以孝闻。太和末,京兆王愉开府辟召,高祖妙简行佐,谅与陇西李仲尚、赵郡李凤起等同时应选。稍迁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5.丁氏族谱, 5, 卷2, 禹谅 16世济元公起, 194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梦松堂藏, 民国31[1942]续修. 存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总纂丁用瑶,字蕴崖 ; 协纂丁用焱,字咏薰. 注: 此谱不全. 缺卷3(枨祖房系派), 及卷8(河东西分系派). 麻城始祖(1世) : (宋) 丁宏,字邦兴. 原籍江西浮梁县,后因避乱,迁居麻邑西南湖畈. 黄冈始迁祖(3世) : 丁松隐. 云间公之子. 下一子 : 丁珍. 宏公下派祖(5世) : (明) 丁鉴,字竹溪,号士明 ; 丁鍷,号道证(迁居至白泉丁家河) ; 丁钊,号道诠 ; 丁铨(迁居丁诠湾). 皆为珍公之子. 鉴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禹谦,号自牧(后徙居凤帔) ; 丁禹谅 ; 丁禹让. 鍷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应宗,号国学. 钊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应全 ; 丁应龙 ; 丁应祖 ; 丁应礼 ; 丁应心. 注 : 此谱主要记载鉴公, 及鍷公后裔. 辈派字(23世起) : 朝廷用汝 时庆(如)明(以)良(求) 松(向)仍(应)有(世)兆(祖) 美(永)誉(能)鸿(知)彰 元勋克献 先德允芳.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浏览:100
23.丁氏宗谱, 23, 卷22, 同伦 自正 生宜 16世天志公起, 194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梦松堂, 民国32[1943]创修. 存2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8. 始迁祖(1世) : (宋) 丁宏. 原籍江西浮梁县,后因避乱迁居麻邑西南湖畈. 派祖(5世) : (明) 丁鉴,字竹溪,号士明. 珍公长子. 鉴公下四子 : (明) 丁禹谦,号自牧 ; 丁禹谅 ; 丁让谟 ; 丁禹谟(出继三弟鍷公为嗣). 此谱仅含谦, 谅二房后系资料. 禹谦公派下房祖(9世) : (明) 丁伸居(迁居丁家沟) ; 丁士居 ; 丁崇居(迁老屋塆). 禹谅公派下房祖(9世) : (明) 丁良居(居竹林) ; 丁唐居(居丁家寨东分) ; 丁鲁居(居丁家寨西分) ; 丁廷居(居枣林). 辈份字(26世起) : 聿修厥德 先祖是皇 子孙保之 万寿无疆.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浏览:100
2.华圻丁氏宗谱, 2, 卷2~3, 宗图 传 志略 等; 传 寿序 等,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3.华圻丁氏宗谱, 3, 卷4~5, 家传 墓志铭 等; 传 行述 合传 序 等,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2.丁氏族谱, 2, 卷首中, 赞传 行述 墓志 列传 名目 产业 引 序, 194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梦松堂藏, 民国31[1942]续修. 存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总纂丁用瑶,字蕴崖 ; 协纂丁用焱,字咏薰. 注: 此谱不全. 缺卷3(枨祖房系派), 及卷8(河东西分系派). 麻城始祖(1世) : (宋) 丁宏,字邦兴. 原籍江西浮梁县,后因避乱,迁居麻邑西南湖畈. 黄冈始迁祖(3世) : 丁松隐. 云间公之子. 下一子 : 丁珍. 宏公下派祖(5世) : (明) 丁鉴,字竹溪,号士明 ; 丁鍷,号道证(迁居至白泉丁家河) ; 丁钊,号道诠 ; 丁铨(迁居丁诠湾). 皆为珍公之子. 鉴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禹谦,号自牧(后徙居凤帔) ; 丁禹谅 ; 丁禹让. 鍷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应宗,号国学. 钊公下房祖(6世) : (明) 丁应全 ; 丁应龙 ; 丁应祖 ; 丁应礼 ; 丁应心. 注 : 此谱主要记载鉴公, 及鍷公后裔. 辈派字(23世起) : 朝廷用汝 时庆(如)明(以)良(求) 松(向)仍(应)有(世)兆(祖) 美(永)誉(能)鸿(知)彰 元勋克献 先德允芳.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浏览:100
1.丁家志谱, 1, 1630-1992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