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祖 : (明) 丁明义 ; 丁兴义,字以质 ; 丁守义,字秉正等.
丁明义相关文献
马丁的因信称义马丁金的故事有哪些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马丁路德金的故事有哪些,马丁·路德·金早年曾研读过保罗的“因信称义”和艾克哈特的“心灵之光”思想,之
明朝官员丁惟宁
明朝官员丁惟宁,人物简介丁惟宁(1542年-1611年),字汝安,号少滨,又字养静。明朝官员。四
丁姓图腾释义
丁氏图腾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圆实点或圆圈,像钉子的俯视形,而篆体乃钉的侧视形。最早的丁人以此为氏族原始图腾,以丁名氏族名和族徽,丁人长期居住的地方称丁,建成的城堡称丁邑,进而发展成国家,最终形成姓氏。
丁昭:怜贫惜弱,轻财重义
五世丁昭(1582.8--1648.5),字诚吾,居阳信东门里。丁昭仗义疏财,家境贫寒,因此虽擅文词却未能走上科举仕宦之路。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前后,沾化县举人范元寀(cǎi)偶然与丁昭结识,对其学问人品深为赞赏,出资帮助其做起了粮食买卖。丁昭虽然做了买卖人,但读书人的品性一点都没变。他怜贫惜弱,不计小利,常说:“穷人急待买粮糊口,不要因为几文小钱,让人家断了炊。”每年年关,他都把账本烧毁,表示不再催讨无力偿还者。遇有久欠不还的穷人,他甚至主动邀请其再来购粮,说:“年前的账本已经烧了,大家可放心来卖粮。”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丁昭为人磊落,待人以诚,反而从无恶意拖欠者。一日,丁昭于门前捡到一个包袱,随手丢进了柜子里。过了些时日,见一人在门前徘徊,若有所失,忙问缘由。那人说:“前几日喝酒喝大了,丢了包袱,估计是在这附近。”丁昭问明详情,拿出包袱一同验看,见是纹银一百余两。那人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