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丁谦

丁谦

葑溪始祖 : 丁谦,字克逊.
丁谦简介资料
克逊
丁谦相关文献
弋谦
弋谦,明朝,代州人,永乐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副都御史、交趾右布政使等。性直敢言,仁宗曾嘉其清直。仁宗即位后,刘观兼任太子宾客,随即又加太子太保衔,给两份俸禄。当时大理寺少卿弋谦多次上书奏事,仁宗对弋谦繁琐言事感到厌烦。礼部尚书吕震、大理寺卿虞谦按照仁宗心思弹劾弋谦,刘观又让十四道监察御史上疏劾论弋谦所言为诬妄之词,他因此被上大夫中舆论所鄙视。1425年,朱高炽刚当皇帝,弋谦就上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折子批评时政。皇上知道弋谦这人骨鲠,也不怪罪他,可是忍不住厌恶,见了他就没好脸。众臣看出皇帝的心思,便联合起来攻击弋谦“卖直”,要求皇帝法办他。皇上宽宏大度,仅仅剥夺了弋谦上朝的权利。没想到,消息传开,众臣纷纷闭嘴,一个多月没人上疏言事。皇帝急了,他刚刚登基,很想做好工作,众人自我保全,默不作声,这工作如何开展?于是皇帝下诏做自我批评,让众臣直言无讳,并恢复了弋谦上朝的权利。
查看全文
桓谦
生平仕晋时期他初以父亲的功劳封宜阳县开国侯,历次升迁官拜辅国将军、吴国内史。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众进攻下会稽,并杀太守王凝之,三吴诸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桓谦闻乱出奔无锡(今江苏无锡)。后桓谦获征召入朝担任尚书,不久又先后转任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的咨议参军及司马。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要讨伐荆州刺史桓玄,司马元显心腹张法顺认为桓谦是桓玄在朝中的的耳目,应该除去,又建议命令刘牢之去下手,以测试其忠心。但司马元显不听从,反而想借助桓谦父桓冲在荆州的威望去安抚荆州人,于是调桓谦为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桓楚重臣同年,桓玄消灭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势力,掌握朝政,就以桓谦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加中军将军,甚得桓玄倚仗。后改封宁都侯,升任尚书令,加散骑常侍,不久再迁任侍中、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称帝,桓谦加领扬州刺史,封新安郡王。元兴三年...
查看全文
支谦
简介支谦为大月氏人的后裔,其祖先于汉灵帝时来到中国。汉献帝末年,京畿兵乱,他随族人逃避兵火来到江南,从事译经。对《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等重要经典,直接加以重译,并帮助印度僧人维只难和竺将炎译经。传说他受孙权信任,辅导太子孙登。孙登去世后隐居穹隆山,六十岁去世。支谦从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因此精通汉文,又从同族学者支亮出习得大乘佛教理论,且同梵典。他对那个时代义理隐晦,文风过分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很不满,因此翻译佛经时主张“尚文”和“尚质”要调和。从佛典翻译发展的全过程来说,由质趋文,乃必然之势;支谦则风气之先后世。支敏度评价他的翻译︰“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僧肇认为他的翻译“文胜于质”。但僧肇的老师鸠摩罗什翻译《维摩经》时,大篇幅引用支谦原来的译本。翻译经典现存出自支谦翻译的经典有以下二十九部:《阿弥陀经》(又称《无量寿经》)二卷;《须赖经》一卷;《维摩诘...
查看全文
支谦
(?—?)三国时僧人。名越,号恭明。先世月氏人,东汉灵帝时,从祖父法度移居中国。受业支谶门人支亮,深通梵典。东汉末,迁居吴地,得吴主孙权信任。他从黄武二年(223)到建兴二年(253)的三十余年间,先后译出《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等佛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安世高、支谶以后的译经大师。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丁氏四修宗谱 [3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和肃堂, 民国31[1942]. 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丁宏 ; 丁云间 ; 丁松隐 ; 丁珍,字以礼. 麻城始祖 : (明) 丁华甫. 与兄丁明甫 ; 丁唐甫. 洪武时由镇江若吴郡迁麻城东门外瓦泥塘. 子孙析置东山木樨河之佛塔山,殷家园,白水畈,石桥湾等地. 支祖(5世) : 丁忠 ; 丁赞(居东义洲丁家冲) ; 丁圭. 忠公生四子 : 丁伯鉴 ; 丁伯鏓 ; 丁伯鏛 ; 丁伯镇. 赞公生二子 : 丁伯荣(另谱) ; 丁伯奇. 圭公生五子 : 丁伯录,字大兆 ; 丁伯铭,字大雷 ; 丁伯锐,字大昌 ; 丁伯钿,字大赉 ; 丁伯钟,字大有. 辈派(17世起) : 载锡之楚 明达镇江 宋兴周茂 永保华阳 德仁恒普 继述生光 承先启后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丁氏宗谱
浏览:0
丁氏四修宗谱 [3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和肃堂, 民国31[1942]. 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丁宏 ; 丁云间 ; 丁松隐 ; 丁珍,字以礼. 麻城始祖 : (明) 丁华甫. 与兄丁明甫 ; 丁唐甫. 洪武时由镇江若吴郡迁麻城东门外瓦泥塘. 子孙析置东山木樨河之佛塔山,殷家园,白水畈,石桥湾等地. 支祖(5世) : 丁忠 ; 丁赞(居东义洲丁家冲) ; 丁圭. 忠公生四子 : 丁伯鉴 ; 丁伯鏓 ; 丁伯鏛 ; 丁伯镇. 赞公生二子 : 丁伯荣(另谱) ; 丁伯奇. 圭公生五子 : 丁伯录,字大兆 ; 丁伯铭,字大雷 ; 丁伯锐,字大昌 ; 丁伯钿,字大赉 ; 丁伯钟,字大有. 辈派(17世起) : 载锡之楚 明达镇江 宋兴周茂 永保华阳 德仁恒普 继述生光 承先启后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丁氏宗谱
浏览:0
丁氏七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松荫堂, 1996年七修. 19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至世杰公第三代, 嘉琏嘉珍分社西东两房. 本谱为嘉琏西房派系. 籍衡始祖 : (宋)丁世杰, 字俊英. 其子丁永日沿湘而上遂籍衡家. 建阳始迁祖 : 丁同葵, 嘉琏公次子, 仕官福建, 子孙落籍建阳县尔分支. 广西始迁祖 : 丁泰岳, 嘉琏公长子同兰之次子, 任广西总兵官, 落籍广西(另谱). 散居地 : 湖南省衡阳县, 福建省建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美堂, 民国30[1941]重修. 存21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10-16, 及卷18. 共缺9卷, 且部分破损难阅. 迁宁祖 : 丁必能. 潭头五世祖 : 丁正大. 七世支祖 : 丁秀卿,字崇俊. 荣伯公第三子. 九世派祖 : 丁宗勉,字梦学,行一 ; 丁宗励,字梦修,行五...等. 派行(5-37世)似为 : 正荣云敬宗 祖(组)勤秉叔弼 纹滕守大爱 允单可世立 此名邦学期 师有德来彦 永嘉详.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日照丁氏家乘 [8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6[1900].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明) 丁顺. 一世祖 : 丁良儒. 散居地 : 山东省日照县等地.
浏览:0
丹阳东门丁氏族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贤祠铅印本, 民国37[1948]. 32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周) 丁伋公,得姓于姜. 丹阳始迁祖 : (唐) 丁仙芝,字元祯. 支祖 : 丁道成 ; 丁道恒等. 散居地 : 江苏省丹阳县等地. 版心题 : 丁氏家乘.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