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从隆

刘从隆

台湾始迁祖 : 刘孔高 ; 刘从隆
刘从隆简介资料
刘从隆相关文献
刘义隆
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
查看全文
刘隆
世系图参考资料《后汉书》列传12·本传
查看全文
刘从谏
简介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刘悟病死,将作监刘从谏以父遗表求留后,朝廷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派认为昭义军地近首都,节度使人选应该由朝廷指派为宜,而对藩镇向来持姑息态度的李逢吉、王守澄一党不想得罪对方,加上事先已收受刘悟的贿赂,于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迫使皇帝答应刘悟的请求。刘从谏于翌年得到节度使的任命,得以站稳阵脚。进检校尚书左仆射,拜司空,封沛国公。敬宗宝历六年(832年)刘从谏入朝,本想归顺中央,在京城目睹政令混乱后,有意独立。翌年归昭义,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成元年(836年)为甘露之变王涯等人上书呜冤,矛头直指宦官仇士良。甘露之变涉事官员的一些家属也都投奔刘从谏,得到刘从谏的庇护。此后刘从谏与仇士良互相攻击,唐武宗即位,刘从谏献上一匹高达九尺的骏马,武宗没有接受。刘从谏认为是仇士良从中作梗,大怒之余,杀马泄恨。使得刘从谏与朝廷不睦,李德裕认为刘“跋扈难制,累上表迫胁朝廷”。会
查看全文
刘隆
资料来源《资治通鉴》晋纪九
查看全文
刘从谏
唐朝御史大夫、沛国公刘从谏简介,刘从谏的儿子都被杀了吗刘从谏(公元803年-843年),唐代范阳(今北京、保定一带)人。唐朝藩镇,前任昭义节度使刘悟之子。继父职任昭义节度使。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刘悟病死,刘从谏以父遗表求留后。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刘从谏入朝,本想归顺中央,在京城目睹政令混乱后,有意自立。公元833年回到昭义,进同中书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景隆公裔刘氏十修族谱
景隆祖先进公裔十修族谱
浏览:0
武隆黄柏渡刘氏家谱
武隆黄柏渡刘氏家谱
黄柏渡刘氏家族重写家谱,是以追颂祖先,此先贤之功,世世代代传承,祖先行之恩,子子孙孙相继而不忘。 我族原江西泰和人,明朝末年魁祖公、杨氏祖婆从江西临江府起祖迁至四川东道花溪酉阳州黄金峡居住,在此生长子文鼎、二子文举。后举家从花溪酉阳州黄金峡拖儿带家移居四川东道涪州武隆黄柏渡插占为业,又復生三子文芳、四子文递、五子文甲。 康熙十数年间魁祖公病故后,冉义仕(继祖公)带三子(之红、之益、之昌)前来刘府与杨氏祖婆组合成家,刘冉两性合家共八弟兄,弟兄长大后进行分家各自创业,冉氏三兄弟分得黄柏渡马桑坡(上坝),刘氏五兄弟分得黄柏渡毛坪沟河两岸(下坝),长房、二房、幺房后裔居住黄柏渡下坝及武隆周边。三房移居四川涪州散水坝(现涪陵区焦石镇卷洞桥梯子岩),后裔居住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卷洞桥梯子岩及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虾子镇及湄谭县。四房移居忠州万县落业(部份迁回武隆),居住忠州万县部份的宗亲已有一百多年没联系,现已失联。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我族刘永元、刘远庚等前辈脚穿草鞋,腰背干粮,肩夸洋布衬花,徒步拨山涉水下涪州、忠州各方奔走,找寻宗亲,查看墓碑古文,各方收集资料,编写家谱,立碑续文,才使我众多族人至今都遵询祖史,不乱辈,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是他们前辈为我族刘氏文化传承募定了基础。 从写谱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后辈对家谱传承保管不挡,现以全部失落,只能靠记载不完整的碑文和口传祖史(始)文化,知到祖史的年高长者越来越少,马上面临失传! 幸于改革开放,国家安定,喜庆丰收,民富国强,遵老爱幼之道又兴追宗念祖之风,我族于2016年萌生重修家谱夙愿,族人由然同声,经反复思考,凡男娶女适功显事绩,生亡时日,坟向墓址,无不尽量捜集,决定由刘寿奎、刘廷友、刘长华、刘长贵、刘长江、刘良友等族人编写我族迁居家史传略,这次广印家谱,望尔后子子孙孙对谱认亲,遵家规,守家训,继传百世。此是当今族人之予愿望! 黄柏渡刘氏写谱组
浏览:0
3.刘氏宗谱, 3, 卷1, 1世世隆公起, 19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藜照堂, 民国2[1913]年创修. 13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明)刘世隆. 由江西南昌迁至麻城. 唐殿区上义祖(2世): 刘彦二. 其兄刘彦一迁返江西几头城, 弟刘彦三居所口河. 彦二公下四房祖(4世): 刘志昂(大房) ; 刘志初(二房) ; 刘志聪(三房) ; 刘志文(四房). 志昂公下房祖(5世): 刘大乐,字清溪(由老屋冈迁居破院墙) ; 刘大墟(由老屋冈迁居王家冲) ; 刘继坤. 志初公下房祖(5世): 刘大豪,号孟行 ; 刘大初,字希儒. 志聪下房祖(5世): 刘大亮. 志文公下房祖(5世): 刘大聘. 派行: 家愈天辉先(永) 身修法泽长 明良开泰运 礼义复祯祥.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藜照堂宗谱.
浏览:100
14.刘氏宗谱, 14, 卷5, 从学 濵公 11世继元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
18.刘氏宗谱, 18, 卷8, 从学 濵公 一煌 之垣 20世凤君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
13.刘氏宗谱, 13, 卷4, 从学 澜公 11世继名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