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永正

刘永正

始祖: 刘永正.
刘永正简介资料
刘永正相关文献
河南省-商丘市刘永
刘永(?-27年),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宗室,梁孝王刘武八世孙。王莽执政,失去梁王继承权。更始政权建立后,恢复了梁王爵位,建都睢阳(今商丘)。此后据梁国,笼络关东势力,成为割据东方的霸主。更始政权灭亡后,自立为天子,与刘秀争夺汉朝正统,在与刘秀的对抗中-连败,最终被部将庆吾所杀。割据东方刘永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第八代孙。刘永的父亲刘立是第八代梁王。西汉元始年间,刘立因为与外戚卫氏家族(汉平帝生母的家族,是王莽的政敌)往来密切,而被王莽杀死,刘永也被剥夺了继承梁王封爵的资格。公元23年(更始元年)九月,王莽被杀,更始帝刘玄移都洛阳,刘永跑到洛阳求见刘玄,请求恢复他的王国爵位,刘玄按旧制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今河南商丘)为梁国国都。刘玄迁都长安之后,政治日益腐败。远在睢阳的刘永也听说了,就决定凭着梁国的地盘起兵割据,他先任命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幼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加封鲁王。接着
查看全文
刘永
生平父刘立,与汉平帝的外戚卫氏有交往,元始年间被王莽诛杀。更始元年(23年)刘玄即位为更始帝,入洛阳,刘永被封为梁王,以睢阳(梁郡)为都。之后,听说更始帝统治混乱,刘永开始独立行动。刘永任命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幼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封少公鲁王。任命周建招聘豪杰为将帅,进攻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各郡,获得28城。刘永笼络近邻群雄,任命西防(山阳郡)佼彊为横行将军、东海郡董宪为翼汉大将军、齐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将豫州、兖州、青州、徐州的部分郡地域纳入统治下。更始三年(25年),更始帝败于赤眉军,刘永自称天子。建武二年(26年)夏,光武帝刘秀派虎牙大将军盖延和更始降将苏茂讨伐刘永。但是二将反目,苏茂投靠刘永。刘永任命苏茂为大司马,封淮阳王。盖延攻克睢阳,刘永逃到虞(梁郡)。虞民反刘永,杀其母及妻子,刘永再逃到谯(沛郡)。苏茂、佼彊、周建前来救援刘永,被盖延击败,佼彊、周建跟着刘永退守湖陵(...
查看全文
刘永
生平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封刘永为鲁王。建兴八年(230年),因与东吴预定灭魏后分疆,鲁在吴地而改封刘永为甘陵王。刘永向来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得宠当权后,向刘禅诬陷刘永,使刘永十多年都不能朝见刘禅。咸熙元年(264年),刘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家庭父刘备兄弟刘禅(同父异母)刘理(同父异母)子孙刘玄,刘永之孙,永嘉之乱时奔蜀,被成汉皇帝李雄封为安乐公作为刘禅后代。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
查看全文
刘永标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
查看全文
永姓 永姓,中国罕见姓氏据《郑樵通志》记载:“永氏,见《姓苑》,《列仙传》有永石公。” 中文名 永姓 记载文献 《郑樵通志》 姓氏 较少 属性 姓氏 目录 1 姓氏名人 ? 汉 ? 晋 ? 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刘永通派系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914]修, 民国70[1981]重印(广东梅县 : 梅县泰丰兴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刘累. 宗祖 : 刘荣,字仁号. 累公56世孙. 开基沛县. 宁化开基祖 : (唐末) 刘祥. 因黄巢乱,自镇江府沛县入闽,避居福建汀州府. 兴宁祖 : 刘开七. 因官潮州,自闽之宁化入粤. 始迁祖(一世) : 刘永通,谥勤创垂裕. 为千一公之子. 迁梅县凤岭. 派祖(3世) : 刘宗生,谥龟灵耆寿 ; 刘祖生,谥醇裕德寿. 皆为伯二郎公之子. 名辈(21世起) : 上绍唐尧祚 燃藜大乙光 朝宗江汉远 奕世颂其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20.刘氏宗谱, 卷20, 廷正公支谱, 188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10[1884]. 20册:世系表. 始祖(1世): (明) 刘君受. 携四子由江右南昌府迁至楚黄麻邑. 四子: 刘千一 ; 刘端一 ; 刘万一 ; 刘正一. 此谱为正一公派下世系. 正一公下派祖(4世): 刘廷(庭)芳(迁居曹河区) ; 刘廷(庭)正(移居东义州) ; 刘廷(庭)训(早卒失传). 皆为谷中公之子. 廷芳公下房祖(5世): 刘海 ; 刘滨,号仲谨 ; 刘清. 海公派下支祖(6世): 刘汝敏 ; 刘汝俭. 滨公派下支祖(6世): 刘汝让 ; 刘汝美 ; 刘汝礼. 清公派下支祖(6世): 刘玉. 廷正公下房祖(5世): 刘蜜 ; 刘斌. 辈派字(2世起): 一中廷水汝玉源草乗启自金龙延. 五十六辈派字(前32字): 启自金龙延德家 贻谟燕翼悉宗麻 青缃黄卷开佳世 执笏埀绅振国华 远溯初封尧是祖 递观奕业汉为芽. 五十六辈派字(后14字): 忠贞朴茂常如昔 厯卜源流派演遐. 1829年重议派字: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一从敦孝友 万代沐清光. 1884年新增派字(16世起) :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兴仁恹祖绪 崇礼振宗祊 根本培深厚 支条兆炽昌 大原开两汉 爼豆永馨香. 注: 目录有2种不同的卷数, 以下所列卷数以书衣及卷端的卷数列载.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卷端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刘氏宗谱, 3, 卷2: 正飏 16世绍傅公起, 191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清宣统2[1910]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刘熙文,字怀乐 ; 刘厥堃,字堃乐 ; 刘熙爝,字成金 ; 刘初显,字文谟 ; 刘熙爵,字成金 ; 刘初海,字星亭,号济川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刘君受. 携四子由江右南昌府迁楚黄麻邑. 君受生四子 : 刘千一 ; 刘端一 ; 刘万一 ; 刘正一. 此谱为正一公派下世系. 曹家河凉亭祖(4世) : (明) 刘庭芳. 谷中公长子. 高涧河祖(5世) : 刘淙. 庭芳公第五子. 生五子 : 刘胜一 ; 刘胜二 ; 刘胜三(七道河) ; 刘胜四(霍球县) ; 刘胜五. 本派析自胜二公后. 房祖(11世) : 刘绽 ; 刘级 ; 刘纲 ; 刘绪. 大禄公之子. 胜二公5世孙. 此谱为绽公房下谱系. 绽公生三子(12世) : 刘文衢 ; 刘文衡(不详) ; 刘文学,字学闻. 文衢公下支祖(15世) : 刘正飏,字伟臣 ; 刘正飓,字伟贤 ; 刘正𩖶,字伟堂 ; 刘正𩙪,字伟文 ; 刘正飔,字伟元 ; 刘正䬃,字伟献. 文学公下支祖(15世) : 刘正盛,字盛公. 本支原辈派 : 淙胜必天守大单 文尚应正绍先传 世熙厥出唐汉纪 盛德恢猷百福骈. 新派 : 君正谷廷淙胜 必天守大单文 尚应正绍先传 世熙厥初唐汉 纪盛重开鼎甲 祚绵复肇皇纶 长发皆由祖德 克昌咸頼群英. 曹家河辈派 : 君一中廷水 汝玉源草秉 启自金龙延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又新订派 : 兴仁恢祖绪 崇理振宗祊 根本培深厚 支条兆炽昌. 本支派 : 兴仁恢令绪 崇理发祯祥 根本恒膺盛 支条永克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刘氏宗谱, 5, 卷4: 正飓 16世绍信公起, 191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清宣统2[1910]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刘熙文,字怀乐 ; 刘厥堃,字堃乐 ; 刘熙爝,字成金 ; 刘初显,字文谟 ; 刘熙爵,字成金 ; 刘初海,字星亭,号济川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刘君受. 携四子由江右南昌府迁楚黄麻邑. 君受生四子 : 刘千一 ; 刘端一 ; 刘万一 ; 刘正一. 此谱为正一公派下世系. 曹家河凉亭祖(4世) : (明) 刘庭芳. 谷中公长子. 高涧河祖(5世) : 刘淙. 庭芳公第五子. 生五子 : 刘胜一 ; 刘胜二 ; 刘胜三(七道河) ; 刘胜四(霍球县) ; 刘胜五. 本派析自胜二公后. 房祖(11世) : 刘绽 ; 刘级 ; 刘纲 ; 刘绪. 大禄公之子. 胜二公5世孙. 此谱为绽公房下谱系. 绽公生三子(12世) : 刘文衢 ; 刘文衡(不详) ; 刘文学,字学闻. 文衢公下支祖(15世) : 刘正飏,字伟臣 ; 刘正飓,字伟贤 ; 刘正𩖶,字伟堂 ; 刘正𩙪,字伟文 ; 刘正飔,字伟元 ; 刘正䬃,字伟献. 文学公下支祖(15世) : 刘正盛,字盛公. 本支原辈派 : 淙胜必天守大单 文尚应正绍先传 世熙厥出唐汉纪 盛德恢猷百福骈. 新派 : 君正谷廷淙胜 必天守大单文 尚应正绍先传 世熙厥初唐汉 纪盛重开鼎甲 祚绵复肇皇纶 长发皆由祖德 克昌咸頼群英. 曹家河辈派 : 君一中廷水 汝玉源草秉 启自金龙延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又新订派 : 兴仁恢祖绪 崇理振宗祊 根本培深厚 支条兆炽昌. 本支派 : 兴仁恢令绪 崇理发祯祥 根本恒膺盛 支条永克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5.刘氏宗谱, 25, 卷25: 君受 廷正 5世蜜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民国9[1920]五续.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卷不全. 缺卷首2, 卷8, 及卷21. 撰序者 : 刘谟经,字常齐 ; 刘远象,字精一. 赐姓祖 : (陶唐) 伯启,帝尧之十子. 封于刘,及今彭城. 始迁祖(1世) : 刘君受. 由江右南昌迁麻邑. 受君公下四子 : 刘千一(居白畈) ; 刘端一(迁河南) ; 刘万一(居锁口河) ; 刘正一(下一子: 刘谷中). 本谱仅记载正一公后裔. 谷中公下三子(4世) : 刘庭芳(迁居曹河区) ; 刘庭正 ; 刘庭训(失传). *注: "庭" 亦作 "廷". 庭芳公下五子(5世) : 刘海 ; 刘滨,号仲谨 ; 刘江 ; 刘清 ; 刘淙(后繁不录). 廷正公下房祖(5世) : 刘蜜 ; 刘斌(下步冲支祖). 海公下支祖(6世) : 刘汝敏. 汝敏公下分祖(9世) : 刘薇 ; 刘莙(皆源淞公子) ; 刘莪 ; 刘黄,号前溪 ; 刘藤 ; 刘荐(皆源汰公子) ; 刘萃 ; 刘蔚(皆源治公子) ; 刘蒲(源洛公子). 滨公下支祖(6世) : 刘汝让 ; 刘汝美. 美公下三子(7世) : 刘琦,字东岩 ; 刘琼 ; 刘璋,字滴岩. 琦公下三子(8世) : 刘源洋 ; 刘源溢 ; 刘源浩. 璋公下六子(8世) : 刘源沐 ; 刘源洞 ; 刘源淳 ; 刘源沂 ; 刘源渭 ; 刘源澄. 江公下五子(6世) : 刘汝禧 ; 刘汝赞 ; 刘汝敬 ; 刘汝政(后裔居双河口) ; 刘汝丽,号玄青(居派夫岭). 此谱仅记载汝丽公后裔. 清公下二子(6世) : 刘文玉(下三子: 刘必隆 ; 刘必兴 ; 刘必文) ; 刘文炳(失考). 必兴, 必文二公皆失考.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7.刘氏宗谱, 17, 卷19: 世系 世传 三分 自永 10世应聘公起 自忠 10世应昌公起,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藜照堂重刊, 民国22[1933]年三修.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刘基金,字清和 ; 刘绍铎,字金台 ; 刘绍焮,字步兴 ; 刘大鑫,字金品 ; 刘大四,字鸿儒 ; 刘炳南,字楚雄 ; 刘大远,字秀臣 ; 刘大吉,字惠臣 ; 刘廷念,字御卿.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16. 一世祖 : (明) 刘元弼,箓名道晟 ; 刘元魁. 兄弟自江西紫溪迁居黄冈永宁乡马鞍山之西土门㭰上屋湾. 元弼公下二分(5世) : 刘永昌(一分) ; 刘永科,箓名玄明(二分). 元魁公下一分(5世) : 刘永太, 刘永元(三分) . 永昌公下二支(8世) : 刘邦翰 ; 刘邦英(下二子 : 刘自俊 ; 刘自仲). 永科公下房祖(9世) : (明) 刘自唐,字愤生 ; 刘自敏,字鲁生 ; 刘自彻,字解生. 永太公下房祖(9世) : 刘自贤 ; 刘自和 ; 刘自永,字吉之(徙居吕杨城桂花庄) ; 刘自忠,字大生. 永元公下房祖(9世) : 刘自美 ; 刘自秀 ; 刘自贞. 皆邦启公之子. 邦翰公生四子(9世) : 刘自通(下一房 : 刘应鲁,字登儒) ; 刘自晓(止) ; 刘自长(下一房: 刘应高,字可升) ; 刘自青(止). 自唐公生五子(10世) : (明) 刘应煌,字伯亟 ; 刘应炜(子孙迁上巴河) ; 刘应灿(止) ; 刘应焻,字幼凾,号矩炎 ; 刘应𪸩,字只凾. 自敏公生四子(10世) : (明) 刘应琇,字公实(居刘栱屋) ; 刘应球,字序贻 ; 刘应琳,字友琰 ; 刘应琛,字友章. 自彻公生五子(10世) : (清) 刘应仁,字友德(居陶家山) ; 刘应义,字友宜 ; 刘应礼,字有和 ; 刘应智,字友达 ; 刘应信,字友实. 自和公生二子(10世) : 刘应鸣,字显甫 ; 刘应尚(随母居杜家坳). 自永公生三子(10世) : 刘应聘,字朋举 ; 刘应奇,字文举 ; 刘应祥,字容举. 自忠公生三子(10世) : (清) 刘应昌,字绪周 ; 刘应征,字希位 ; 刘应泰. 自美公生六子(10世) : 刘应泰,字期安 ; 刘应元,字圣三(迁麻城) ; 刘应达,字德扶(迁四川) ; 刘应举,字孝文 ; 刘应周,字纯希(迁四川) ; 刘应宗,字建先. 先字派行 : 应启宗士世 明基绍大廷 炳时宏尚道 光汉祚思承. 新字派行 : 礼乐从先进 诗书裕后昆 文章华帝国 忠孝达升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三修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