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秉庆

刘秉庆

台湾始迁祖 : (清) 刘秉庆
刘秉庆简介资料
刘秉庆相关文献
刘秉璋
刘秉璋,刘秉璋(1826~1905),晚清重臣,清末淮军名将。字仲良,安徽庐江人。胸
查看全文
刘秉忠
刘秉忠,刘秉忠(1216年—1274年),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
查看全文
刘秉忠
生平刘侃出身华北,十七岁时曾仕金朝,蒙古灭金后,曾担任邢台节度府令史。时逢乱世,刘侃感慨“大丈夫怀才不遇,应当隐居起来寻找机会”,于是放弃官职上了武安山。后被武安山天宁寺虚照禅师招至该寺内为僧,授法名子聪。后被海云禅师推荐给尚未即位的忽必烈,成为其重要谋臣。时人更以他才能卓著,称其“聪书记”,位列“邢州五杰”之首。刘侃出仕后,他与姚枢等人,制定“广招天下英俊,讲论治道”的用人方针,大举招贤纳士。如当时的大儒许衡、王恂、张易等人入仕,为当时仍为藩王的忽必烈出谋划策。后来,蒙哥可汗在钓鱼山被宋兵的矢石击死,忽必烈听从张易计策,抢在其弟阿里不哥行动之前,带着刘侃、姚枢等重要谋士,日夜兼程,轻骑奔回北方称帝。先后被任命他为光禄大夫,位太保、中书令,敕赐名“秉忠”。秉忠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将政权名为“大元”,同时他亦向忽必烈进言“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
查看全文
刘秉璋
生平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元年(1862年)入淮军赴上海。次年转战江苏福山、太仓和浙江的嘉善等地,镇压太平军;后又驰聘苏、皖、鲁、豫、鄂五省压捻军。授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未到任)、江西布政使。光绪元年(1875年)任江西巡抚,光绪四年(1878年)以乞终养老母辞职回家农桑。光绪八年(1882年)又被起用,任浙江巡抚,当法军侵占越南,继而侵犯东南沿海时,他于宁波设立海防营务处,加强统一调遣,布置沿海防务,沿岸筑长墙、置地雷、封海口,以所有兵轮据险设防。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法舰突入跤门,他命守备发巨炮,击伤法船两艘,法舰败逃金塘山。几天后,法舰又进犯虎蹲山北,再痛击之,火炮击中要舰,法将迷禄当即毙命,法舰仓惶驰逃,不敢再犯。但法军贼心不死,后以小轮窜犯宝山口,他命守将选勇突起击之,法军伤亡惨重。镇海之役,计击沉法舰一艘,重创三艘,火轮、小船多只,给侵
查看全文
刘秉
生平刘秉早年为著作郎,历任羽林监、越骑校尉、中书侍郎及黄门侍郎。宋明帝泰始初,出任侍中,后历任左卫将军、丹阳尹、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刘秉作为宗室中少有的杰出者,得到朝野的赞誉,也素为宋明帝所器重。泰始七年七月辛未(471年8月16日),出任使持节、都督南徐、徐、豫、青、兖、冀六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徐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泰豫元年闰七月甲辰(472年9月12日),改任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豫州之西阳二郡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未就任,十一月己亥(473年1月5日),改任左仆射,参选举事。元徽元年(473年)再获加领吏部,加兵五百人。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起兵直扑建康,刘秉权兼领军将军,并准率所加兵士入卫殿省。同年休范被平定,获加散骑常侍、丹阳尹,但解领吏部,受封当阳县侯,食邑一千户。其后刘秉与袁粲、褚渊及萧道成四人按日轮换入值决断朝事,当时人将之号为“四贵”。元徽四年(476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刘氏族谱 : [刘淑庆派下]
原书: 稿本影印, 日本大正14[1925]记事. [59]页. 始祖 : (夏) 刘累,名华羹. 台湾始迁祖 : (清) 刘淑庆,赠文林郎. 散居地 : 台湾省台中县外埔乡, 及苗栗县等地. 卷端题 : 彭城刘氏族谱.
浏览:0
重庆市渝北区外迁渝荆刘氏族谱
重庆市渝北区外迁渝荆刘氏族谱
吾支刘氏清朝初期居住在重庆巴县江北镇、义里三甲杉树屋基。(现在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多宝、王家镇、一带的杉树屋基)。 始祖刘国瑞髙氏、刘国祥陈氏。 一世祖:刘正益、刘正凤。 二世祖:刘三松髙氏。 三世祖:刘天仁、刘天义、刘天礼。 四世祖:刘德禄黄氏、刘德珍、生于公元1751年、在重庆巴县江北镇义里三甲杉树屋基生长人氏、约公元1770年左右外迁重庆江北镇礼里四甲静观场庆云街和周家岩、现在的北倍区静观镇。又于公元1860年左右七世祖刘世文和刘世薰在静观场外迁四川泸州市古蔺县黄荆老林。有知道这支情况和家人们、宗长!宗亲们与联系,晚辈刘树云感恩叩谢!电话13518385168
浏览:0
重庆大足通远桥刘氏族谱
重庆大足通远桥刘氏族谱
[祖宗概要] 北宋元丰八年(1085),江西泰和梅子村文斌公之子吉祥迁宝庆府,居邵阳槲木山,数传至元未南聊公生五子:应麒、应麟、应虎、应龙、应凤。吾祖虎公传仕潮、易名仕栊、户名雅成。仕潮公历五世,而至兴义公,分居邵阳兴宁三都伏龙严曹家坪石滩。兴义公生开祥,祥公生君穆。穆公生二子:思清、思干。清公生二子:长大宽(宽早卒)、次大成。成子才钦。干公配高氏,生三子:长大利、次大通、三大道。康熙四十八年(1709)利、通、道三公负母高氏,并携侄才钦一行十余人迁川,先居富顺,后迁大足县化龙刘家湾立业,康熙四十九年高氏故,大利公送葬毕,仍回邵邑。通、道二公居化龙刘家沟上湾,才钦公居下湾,形成大足通邑桥刘氏。 [在楚原班序] [入川班序] 思大才仁祖宗永 世应朝廷福泽长 天开文仕成良辅 光国奇珍显家邦
浏览:0
庆阳刘氏家谱第一册
先祖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民甘肃庆阳刘家洼,先祖是手艺人,织罗罗匠。
浏览:3207
庆阳刘家洼刘氏家谱
明朝初期洪武永乐年间先祖从大槐树移民至庆阳市庆城县刘家洼,先祖为织罗的罗匠。
浏览:18149
3.刘氏宗谱, 3, 卷1: 一分始祖 玺公 庆公起 各分至5世, 1370-198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藜照堂, 1989年. 共43册 : 插图, 世系表. 一分始祖 : (元明之际) 刘玺,字兴一(下二子: 刘玄斌,字尚斌 ; 刘玄文,字如文) ; 刘庆,字文庆(下一子: 刘玄章,字头章). 兄弟二人同自江右迁楚,居黄冈. 二分始祖 : 刘广三. 明季进士. 洪武初年由江右梓西迁居湖北,居黄州府黄冈县. 生子二 : 刘公礼 ; 刘公让. 三分始祖 : 刘荣武,字永隆(生三子: 刘道兴 ; 刘道玄 ; 刘道贞) ; 刘添一(生二子: 刘道安 ; 刘道俊,字玄俊). 兄弟二人于洪武初年由江西饶州瓦屑霸迁楚北,居黄冈县. 四分始祖 : (明) 刘三正,字永兴. 洪武十九年自江西兴国州峡山迁楚北,居黄冈柳林下刘家湾. 生子三: 刘主凤 ; 刘主丰 ; 刘主三. 一分下房祖(6世) : 刘大彦(大房) ; 刘大仕(二房) ; 刘大厦(三房) ; 刘大章(四房) ; 刘大学(五房) ; 刘大富(六房) ; 刘大艾,字受录(七房) ; 刘大信,字秀五(八房) ; 刘大孔,字希孔(九房). 二分下房祖(5世) : 刘士试,字道德(继秀公长子,大房元字分) ; 刘士斗(继昌公长子,二房亨字分) ; 刘士君(继孝公长子,三房利字分). 三分下房祖(6世) : 刘世魁(大房) ; 刘世甲(二房) ; 刘世用(三房) ; 刘世扬,法名海忍(四房). 四分下房祖(7世) : 刘绍唐(大房) ; 刘绍虞(二房) ; 刘绍高(三房). 皆为金青公之子. 一分原派语 : 玺玄道守万 大廷单仕文 东思之单国. *单 = 单名辈 二分原派语 : 广公宗继仕 应大子存学 启邦经必定. 三分原派语 : 荣道洞尚谟 世邦大士绍 自文超越亢. 四分原派语 : 三主川长风 金绍之士宏 应其守性中. 新派语(16世起) : 熙基铭润树 炳在鉴源彬 焰址钧滋植 炎培锡泽琳. 续派语 : 金根满焕地 银柱法爟堂 铜柳波煜至 铁桥济烁场.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四分续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