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周朝伋

周朝伋

始祖 : 周朝伋字义园.
周朝伋相关文献
郭伋
郭伋,郭伋(公元前39年―公元47年),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
查看全文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那么孔伋的父亲是谁?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那么孔伋的父亲是谁?,不用我多说,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孔子这个名字,如他的思想般
查看全文
山东齐丁公吕伋
齐丁公吕伋(?—前975年),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尚长子,西周时期诸齐国第二代国君,前1014年—前976年在位。传位于嫡次子齐乙公吕得。辅佐天子西周时期,周王室还是很有威严的,为了避免各诸侯国不听命调遣,都需要各诸侯当权者或者其至亲男子留在天子都成镐京任职,实为“人质”。在京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天子统治诸侯,其国家并对天子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即位,成王年幼,周公和召公奔赴镐京辅佐天子,令长子留封地守国。姜子牙则相反,自己留守封地齐国,派儿子吕伋到镐京辅助周成王。周成王姬诵的生母是吕伋的妹妹邑姜,因此吕伋还是周成王的舅舅。周成王时期,受武王分封的商朝遗民武庚利用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伙同周边诸侯起兵反叛。吕伋领成王之命,随周公东征,其父吕望响应西征,最终平定了“武庚之乱”。吕伋像他的父亲那样为周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天子赏识。周康王分鲁、晋、卫、齐四位诸...
查看全文
孔伋
生平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孟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中庸思想《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
查看全文
孔伋
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孔伋即子思,子思是孔子之孙,《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汉收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偶也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就表示怀疑),程朱一派对之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朱熹《四书集注》)。唐宋开始,传达有“道统”论兴起,学者一般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但近世学者对《中庸》是子思所作的传统说法皮肤有疑问,认为其中有“今天...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6.周氏宗谱, 6, 继公 学伋 11世义昌公起 失考名目, 189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清光绪23[1897]年创修. 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周受七(西分). 由江西鄱阳县板桥同其兄周受六(东分)迁至麻城. 受六公后居邑东蕨淡(琰)山,受七公后居邑西新店家畈. 盐田祖(3世): 周仲瑞,字庆四. 仲瑞公派下支祖(8世): 笏公 ; 简公 ; 继公. 派行(1世起): 受单仲金福 本正单学光 奇世永必之 大锦泽礼乐 绍邠邰文章 自岐伯守先 次第传万代 緜宗德.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周氏宗谱, 5, 继公 学伋 洪昌 16世大伦公世系, 189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清光绪23[1897]年创修. 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周受七(西分). 由江西鄱阳县板桥同其兄周受六(东分)迁至麻城. 受六公后居邑东蕨淡(琰)山,受七公后居邑西新店家畈. 盐田祖(3世): 周仲瑞,字庆四. 仲瑞公派下支祖(8世): 笏公 ; 简公 ; 继公. 派行(1世起): 受单仲金福 本正单学光 奇世永必之 大锦泽礼乐 绍邠邰文章 自岐伯守先 次第传万代 緜宗德.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6.胡氏宗谱, 6, 卷4: 范公 伋公 11世维范公起,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7[1918]续修. 12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虞庭派鼻祖 : (周) 虞阏. 受姓祖 : (周) 胡满. 阏公之子. 江西始祖 : (唐) 胡𩫨. 满公88世孙. 生五子 : 胡珰(守华林,次子迁山西) ; 胡瑜(迁居陈留) ; 胡琼(迁居晋陵) ; 胡𤥢(迁居江川) ; 胡球(迁居武宁). 黄冈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胡伯猷,号受一. 𩫨公17世孙. 自江西南昌迁居湖北冈邑之龙坵. 伯猷公下派祖(3世) : (明) 胡范(居龙坵) ; 胡兴(自老屋塆迁邾城) ; 胡达(迁武昌大冶县). 此谱纂写时并未收集达公世系,故无达公家谱记录. 范公下支祖(10世) : (明) 胡依(汪家塆支) ; 胡伦(樊家闸支) ; 胡伋(隆盛房支) ; 胡于圣(中胡范支) ; 胡而色(下胡塆支)...等. 兴公下支祖(10世) : (明) 胡长荣(邾城上围支) ; 胡长元(金鸡区支) ; 胡长发,字承学(蔡家宛支) ; 胡长宁,字继盛(戚家塆支) ; 胡长亨(魏家墩支)...等. 辈份字似为(9世起): 孔(学)长维武 正(重)益必(奇)承 宗绪本厚为. 注: 卷2有鼻祖1世阏公至88世𩫨公的世系纪录.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100
9.张氏宗谱, 9, 卷6: 伋公 13世廷训公起,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百忍堂, 民国7[1918]三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卷首上多处残破不全, 难以阅读. 始祖(1世祖) : (宋末) 张必通. 原籍江西南昌府,隐居麻邑. 派祖(9世) : 张存荣,字国辅. 梁木公长子. 存荣公下二子(10世) : 张绍古,字述谟(上分祖,下一子: 张邦本,字永基) ; 张绍虔,字大元(下分祖,下二子: 张正本 ; 张齐本). 邦本公下房祖(12世) : 张化,字道成 ; 张伋,字师孔(下一子: 张廷训) ; 张伟,字小池(下二子: 张廷贤,字思轩 ; 张廷宾,字利用). 廷贤公下四子(14世) : 张元时,字华甫(长房) ; 张元聪,字荣甫(二房) ; 张元碧,字玉甫(三房) ; 张元美,字公才(四房). 廷宾公下二子(14世) : 张元珍,字贤甫(五房) ; 张元思,字敬甫. 派行 : 世泽维培远 家齐治国基 敬承光盛德 秀发际昌期.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四川省遂宁县, 巫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1.毛氏宗谱, 11, 世系卷11: 秀六 16世 尚伋公起, 193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睦族堂, 民国23[1934]续修. 合14册 : 插图. 编纂者 : 毛声远,字敬行 ; 毛明德,字克斋 ; 毛明伦,字次庵 ; 毛家驹,字昂青 ; 毛家焯,字孝坚 ; 毛明超,字炳南. 受姓祖 : (周) 郑公. 文王封分毛国,子孙以国为氏. 远祖 : 毛孝先. 迁麻始祖(1世) : (元初) 毛季二,字道真. 元初由江西饶州徙楚黄麻邑西南乡居高峰区永宁村. 生一子: 毛亨泰(下有九子,分九房). 房祖(3世) : 毛秀一,讳福(红石嘴) ; 毛秀二,讳贵(山东) ; 毛秀三(元通湾) ; 毛秀四,讳应受,字仁乡(前,后湾) ; 毛秀五(黄冈) ; 毛秀六,讳应麒,字显卿(大湾) ; 毛秀七,讳应麟,字朝乡(武昌河头湾) ; 毛秀八(黄安毛家岭) ; 毛秀九(世泰湾). 秀三公下二子(4世) : 毛元通 ; 毛元德(居当铺湾). 秀一公下支祖(5世) : 毛添富. 生五子 : 毛易初 ; 毛易裕 ; 毛易成 ; 毛易信 ; 毛易元. 秀四公下支祖(5世) : 毛添瑞 ; 毛添佐,字公辅(细洼) ; 毛添贵(前后湾) ; 毛添锡(甘泉寺) ; 毛添祥 ; 毛添禄 ; 毛添澍(待考) ; 毛添祯(待考) ; 毛添鉴(待考). 皆为伯纯公之子. 秀六公下派祖(5世) : 毛志高. 生三子 : 毛鍹 ; 毛鏎 ; 毛钊. 秀八公下派祖(10世) : 毛继先. 生三子 : 毛宏道 ; 毛宏义 ; 毛宏理. 秀九公下支祖(15世) : 毛凤,字远智 ; 毛肃,字远秀. 皆德威公之子. 派语(17世起) : 正大光明 家道有成 广培先业 克振鸿声 文华佐理 武绍芳勋 贻谋笃庆 玉树春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黄安县, 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6.柯氏大成宗谱, 16, 以柏房 伋公分系, 1322-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民国27[1938]合修.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除卷首外,皆不标卷数. 不含谱序或编纂者. 至少缺失始祖至23世祖总世系资料.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一世组 : 柯成. 23世祖 : (元) 柯士昭,字名可,行重十(应高公长子) ; 柯士凯,字胜可,行重十四(应章公长子). 大冶西埜祖(30世) : (明) 柯荣昌. 贵辅公长子. 尚轩公之后. 荣昌公下六子 : 柯茂盈 ; 柯茂策 ; 柯茂实 ; 柯茂贯 ; 柯茂简 ; 柯茂籍. 派祖 : 柯茂贯,字廷富,号云山. 荣昌公第四子. 开基滥泥畈. 茂贯公下四子 : (明) 柯国春,字锦太,号柳溪 ; 柯寿春,字景福,号前川 ; 柯康春,字景利,号左桥 ; 柯宁春. 大冶石堰庄祖 : 柯洪,字右三. 玉明公之后.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