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溪始迁祖(9世) : 周称二,讳德荣,字世杰. 改从祖母骆氏姓.
周称二相关文献
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二)陆羽及其《茶经》
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二)陆羽及其《茶经》,陆羽是唐朝中期一位著名学者,也是我国和世界茶学的最初创建者。他一名疾,字鸿渐
周氏家族族谱称周瑜是舒城人
周氏家族族谱称周瑜是舒城人,“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是《三国志》对周瑜的介绍,但这个“舒”字指的是庐江
职氏起源(二):职洪显要称先祖
职洪是职姓最早的先祖。据获嘉职王村职姓家谱中所载的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撰写的碑文,以及清朝康熙甲午年(公元1714年)、雍正甲辰年(公元1724年)两次续谱时的序文中均记有“职姓在汉朝元帝时已有趾迹”。所说“址迹”是指职洪在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曾任山阳(现在的焦作市)县令,且他在任时,“一方面打击奸邪,一方面发展生产。又遍访民间,有耕而无牛犋者、婚姻而无财聘者,皆重为资给;流民自外来者,量免差徭税粮;留心在学校,暇则课其勤惰,策其甲乙。由是仁政闻于上,升兖州太守,不数年擢为谏议大夫”,出入朝廷上下,身显位重,实为职姓的骄傲。
博山炉:中国香炉历史,我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历经千年的中国香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真正记载其各阶段发展状况的标志是各个历史朝代使用的香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被称为鼻祖的,是汉代的博山炉。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后来,这种炉盖高耸如山的博山炉逐渐演变成香炉的一个固定类型。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博山炉。虽然在博山炉之前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象博山炉那样特点明确,使用广泛,影响久远,所以人们也常将博山炉推为香炉的鼻祖,并常把“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特别是在南越(今两广地区),熏香的风气更胜。但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相传,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初期的博山炉大都是铜炉,也有以鎏金或错金(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装饰的高档器物。博山炉设有炉盖...
结婚周年的雅称
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