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江南遠祖 : 屈原,諱正則,字靈均.
屈原简介资料
靈均
屈原相关文献
屈原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
查看全文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楚国的大夫屈原屡
查看全文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简要介绍:《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
查看全文
屈原
家世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生年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屈原在《离骚》中说: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取名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
查看全文
屈原
(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双峰屈氏五修宗谱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0
屈氏族谱
屈氏族谱
浏览:0
湘鄉屈氏四修宗譜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惇敍堂, 民国32[1943].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雙峰屈氏五修宗譜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100
寶慶屈氏族譜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
1.临海屈氏世谱 [19卷]
常熟始迁祖 : 屈裳黻(宋) 散居地 : 江苏省常熟县等地
浏览:100
屈原导读知识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芈姓,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是爱国诗人,屈原是自沉投河而死,投河而死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周赧王三十七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楚步步紧逼攻下了郢都后,楚顷襄王和当政的贵族们四处逃串,在完全绝望、极度苦闷的心情之下,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河逝世的哪一年大约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纪年中的公元前278年,在当时屈原已经六十二岁左右了。小科普:屈原投河的江叫作“汨罗江”这边的"汨"字读作mì,这条河流属于洞庭湖水系,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湖北省通城县、江西省修水3县交界处的黄龙山梨树埚,全长254.4公里。
浏览量:1627次
屈原的诗小学10首简单
屈原的诗小学10首简单
屈原的诗属于“楚辞”这种文体,而“楚辞”也是屈原创立的,在以前也称为“骚体”,如果小学学生要学习屈原的诗,可以选择简短简单一些的诗词局部来阅读学习较为合适的有《九歌·湘君》、《九章之三哀郢》、《九歌·少司命》、《九歌·山鬼》、《九歌·河伯》、《九歌·国殇》、《九歌·东君》、《九歌·东皇太一》、《九歌·大司命》等,其中有包含历史写照的,也有相关神话人物的,对小学生来说也可以培养一些对历史文化上的知识点学习。一、《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二、《九歌·少司命》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三、《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四、《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五、《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七、《九章之三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八、《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九、《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十、《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浏览量:3411次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粽子一般都是端午节必备的,所以一般家庭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吃粽子,有些人的公司会发粽子,也有的会直接买现成的粽子,虽说简单方便热一下就好了,但是总会觉得自己家里不包粽子的话,就少了一些过节的氛围感。另外外面包的粽子,口味很多,但是口感上肯定比不上自家包的了,而且自己在家包也可以做多种口味的。包粽子也算是一个技术活,刚开始可能包不好,也许是米漏出来了,也许是形状包得不好看,总之多包几个肯定会越来越好看的,所以下面来分享一下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我们就拿最简单的肉粽举例。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第一步,准备材料,我们需要糯米500克,猪肉300克,粽叶适量、粽绳适量。第二步,将粽叶和粽绳泡软并清洗干净,如果粽叶是干粽叶的话,还需要提前一个晚上把粽叶泡软。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净,然后浸泡五、六个小时。第四步,猪肉要去皮,切成2-3厘米的块,然后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盐、1勺白糖用手抓匀,然后腌制3-5个小时,让肉充分入味。第五步,将粽叶放到热水中煮15分钟,煮好后,捞出放到凉水中备用。第六步,将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后放入一勺盐,一勺老抽拌匀。第七步,开始包粽子,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第八步,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往粽叶里装入糯米,再放上两块肉,再装入糯米,用勺压实,这个时候的米不要装的太满。第九步,把上面的粽叶向下折,直至完全盖住糯米。然后再将两侧的叶子捏下去,折叠起来。第十步,将粽子捆起来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到锅中煮熟。
浏览量:1814次
屈原本来姓什么
屈原本来姓什么
屈原本来姓芈。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因先秦时代姓与氏有严格区分,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所以他叫屈原,而不叫芈原。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虽然屈原出身贵族,但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上有良好的家庭的影响,所以十分同情贫苦的百姓,从小就做了很多好事。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并且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的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浏览量:1621次
汨罗屈子祠
汨罗屈子祠
汨罗屈子祠现在位于湖南省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汨罗屈子祠的前身其实是汉代所建的屈原庙,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汨罗屈子祠原地址是在屈原沉江地汨罗凤凰乡河泊潭渊北的汨罗戍地汨罗山上,凤凰山凤凰台南、玉笥山西;唐始也称三闾祠、宋代确定此庙为屈原正庙,端午祭祀屈之地,所以三闾庙相沿称之为汨罗庙。后来因为这个地址在湘水之中,常年会遇水,历代多有重修,因此到了乾隆二十一年的时候,就被移建于玉笥山东,民国时改称屈子祠,现辟为屈原纪念馆。汨罗屈子祠中的建筑面积是有1651平方米,其整体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汨罗屈子祠依山面江,景色秀美。站在屈子祠上南眺,大江南岸诸峰历历在目。而汨罗屈子祠最热闹的时候,应该是每年端午的时候,人们都会在这个地方举办龙舟竞渡,江上彩舟如梭,岸上游人如织,格外热闹。汨罗屈子祠正屋大概有三进,中、后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天井里各栽有两株200年以上的桂花。祠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祠赋。屈子祠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三进,祠正面为三孔大门,中门为牌坊式,下面镶嵌五龙捧白垂石雕刻,镌“屈子祠”三字。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的浮雕,如渔父谈心图、怀沙投江图等。由正门入中殿,可见巨幅雕屏,上刻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全文,其上梁则悬一幅“光争日明”横匾。屈子祠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由五十六根木柱支撑。整个建筑厅、堂、池、廊、楼、阁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雕花精细。屈子祠内现辟八个陈列室,对屈原的生平、著作,屈原在汨罗江一带的遗迹以及后人纪念屈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屈子祠前有宽阔的石坪,石坪南侧有石阶梯119级直通汨罗江边。屈子祠周围还有独醒亭、骚坛、桃花洞、招屈亭等纪念性的建筑。祠东的屈原碑林嵌当代名家书法碑刻356块。
浏览量:28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