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旷姓
旷姓
旷姓
为中文姓氏之一,旷姓在中国国内姓氏人口排名为第282位,总人口11万多。
旷姓相关文献
旷姓渊源--邝旷本一家之旷氏佐证
旷姓渊源--邝旷本一家之旷氏佐证,旷姓渊源--邝旷本一家之旷氏佐证 按江西省泰和县后谷旷氏族谱中记载:邝、旷姓来
查看全文
湖南各地旷姓来源
南岳旷氏始祖东汉河阳侯宣公,本姓黄,数十传至唐神龙间郓国公贤,生旦、丞二公,以难改姓“邝”“旷”。丞公徙江西吉州。凡二十传至善卿公,生汝霖、作霖。汝霖因慕衡岳山水之胜,元末明初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境竹小源迁居衡山杨林头左家坪,今南岳祝融水口。作霖迁攸县。汝霖生道孙、进孙、胜孙。道孙生仁清、仁泰。仁清居衡山福田东湖,称东湖房。仁泰生惟宽,居南岳止观桥,后衍材、清、兴、诚四房。清雍正3年(1725)、乾隆元年(1736)、乾隆29年(1764)、乾隆57年(1792)、道光5年(1825)、咸丰10年(1860)、光绪17年(1891)、1920年、1941年、1993年纂有族谱。至1993年,共有丁口48112人。班行:士本大儒(圣贤)学,一经启运昌,文章鸣国盛,礼义兆家祥,懿德流芳远,先畴缵绪长,忠良绳祖武,勋业振河阳。该族名人旷深本,雍正28年武进士。旷敏本,乾隆元年进士。旷学本,乾隆2年
查看全文
旷姓
姓氏起源源于姬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晋国师旷之后。源于黄姓起源于黄姓,东汉时河阳侯黄宣之后,属于避祸改姓。黄宣的后代黄贤有两个儿子,长子名黄旦,次子名黄丞,唐朝神龙年间黄贤守关失败,黄贤命令两个儿子逃往外地易姓,长子黄旦改为邝姓,迁徙到河南陈留东村,次子黄丞改为旷姓,迁徙到江西吉州。其后裔子孙播迁各地。源于古旷国起源于古旷国。迁徙分布祖籍旷姓人祖籍江西省吉安县。分布当代旷姓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阳县,衡山县,常德市,株洲县,攸县,湘潭县,祁东县,洞口县,湘乡市,娄底市,四川省大英县,旺苍县,南江县,绵竹市,长宁县,开江县,眉山市,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岳池县,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吉安县,泰和县,信丰县,永新县,重庆市万州区,梁平县,大足县,奉节县,云阳县,永川区,贵州省石阡县,德江县,盘县,岑巩县,普安县,思南县,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南雄市,湖北省武汉市...
查看全文
旷(kùang)姓
旷(kùang)姓【摘要】始祖为师旷。旷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师姓。古代间乐鼻祖师旷的后裔有以先人名字中的旷字作为姓者。②源自邝姓。邝是吉国名。邝国国君的后裔有以国名邝作为姓者。后来又有人将邝姓改为旷姓。〔郡望〕旷姓的郡望有河东郡、京兆郡。河东郡:秦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旷氏1例,《中国历代人名始祖为师旷。旷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师姓。古代间乐鼻祖师旷的后裔有以先人名字中的旷字作为姓者。②源自邝姓。邝是吉国名。邝国国君的后裔有以国名邝作为姓者。后来又有人将邝姓改为旷姓。〔郡望〕旷姓的郡望有河东郡、京兆郡。河东郡:秦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
查看全文
旷姓郡望庐江郡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邑(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查看全文
旷姓相关标签
中国姓氏
旷姓
汉字姓氏
家族谱大览
旷氏三修族谱 [6卷,首2卷]
原书: [湖南洞口] : 南阳堂, 1993年. 10册 : 插图.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源流 : (唐) 黄贤,字四明. 黄宣之后. 生二子 : 旦 ; 蒸(丞). 后因边关失守而易姓. 旦改邝, 蒸(丞)改旷, 此为两姓之始祖. 江西祖 : (唐) 旷蒸,封安定侯. 迁江西吉州. 远祖 : (宋) 旷孟宋,字火于. 蒸公十四世孙. 始祖 : (宋) 旷中信,字性. 孟宋公少子. 由桑梓游楚南,至宝庆武冈,至江南垅(今洞口县管竹乡洪桥村). 信公下三子 : (宋) 旷厚载,字扬帆 ; 旷厚爵(迁新化) ; 旷厚禄(迁沅江). 派祖 : (宋元之际) 旷治平,字仲,又名冲. 下有三子,分三房. 三大房祖 : (元) 旷风啸,别号春伯(尖江始祖) ; 旷风鸣,字成(群溪始祖) ; 旷风嘘,字九嫩(柘溪始祖). 散居地 : 湖南省洞口县, 武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 : 旷氏族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旷氏三修族谱 [16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修, 民国30[1941]. 16册 : 世系表. 注 : 缺卷16. 始祖 : (东汉) 旷宣. 常德始迁祖 : (元明之际) 旷寿一 ; 旷寿二. 散居地 : 湖南省常德县等地. 版心题 : 旷氏族谱. 江西吉水
浏览:100
旷氏族谱 [3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礼义堂, 清光绪17[1891].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远祖 : (元) 旷汝霖,字宏雨. 始迁祖 : (明) 旷道孙,字昌期.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衣题 : 旷氏七修族谱. 卷端题 : 衡山旷氏七修族谱. 湖南沅州
浏览:100
旷氏南岳房十修通谱 [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礼义堂梓, 2004年再版(1997年初版).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之卷7至卷9, 及卷15各含2册; 卷10至卷14各含3册. 远祖 : (东汉) 黄宣,封河阳侯. 为河南籍. 受姓源流 : (唐) 黄贤,字四明. 黄宣之后. 生二子 : 旦 ; 丞. 后因边关失守而易姓. 旦改邝, 丞改旷, 此为两姓之始祖. 江西祖 : (唐) 旷丞,字佐相,封安平侯. 迁江西吉州. 南岳宗祖 : (元明之际) 旷汝霖,字宏雨(宇). 始迁祖 : (元明之际) 旷道孙,字昌期. 下有二子 : 旷仁清(居东湖) ; 旷仁泰,字静山. 仁泰公下四房 : (明) 旷友材 ; 旷友清 ; 旷友兴 ; 旷友诚,字克明,号敬夫. 皆惟宽公之子,仁泰公之孙. 友材公下四子 : 旷琳 ; 旷玪 ; 旷琮 ; 旷玉. 友兴公下房祖 : (明) 旷远,字德明,号福庄 ; 旷进,字德先,号月庄. 友诚公下房祖(7世) : (明) 旷师孔,字时钦,号鲁源 ; 旷师颜,字愚卿,号悟庵 ; 旷师孟,字义卿,号仁斋.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旷氏十修通谱.
浏览:0
旷氏南岳房十修通谱 [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礼义堂梓, 2004年再版(1997年初版).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之卷7至卷9, 及卷15各含2册; 卷10至卷14各含3册. 远祖 : (东汉) 黄宣,封河阳侯. 为河南籍. 受姓源流 : (唐) 黄贤,字四明. 黄宣之后. 生二子 : 旦 ; 丞. 后因边关失守而易姓. 旦改邝, 丞改旷, 此为两姓之始祖. 江西祖 : (唐) 旷丞,字佐相,封安平侯. 迁江西吉州. 南岳宗祖 : (元明之际) 旷汝霖,字宏雨(宇). 始迁祖 : (元明之际) 旷道孙,字昌期. 下有二子 : 旷仁清(居东湖) ; 旷仁泰,字静山. 仁泰公下四房 : (明) 旷友材 ; 旷友清 ; 旷友兴 ; 旷友诚,字克明,号敬夫. 皆惟宽公之子,仁泰公之孙. 友材公下四子 : 旷琳 ; 旷玪 ; 旷琮 ; 旷玉. 友兴公下房祖 : (明) 旷远,字德明,号福庄 ; 旷进,字德先,号月庄. 友诚公下房祖(7世) : (明) 旷师孔,字时钦,号鲁源 ; 旷师颜,字愚卿,号悟庵 ; 旷师孟,字义卿,号仁斋.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旷氏十修通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旷氏族谱 [3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礼义堂, 清光绪17[1891].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远祖 : (元) 旷汝霖,字宏雨. 始迁祖 : (明) 旷道孙,字昌期.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衣题 : 旷氏七修族谱. 卷端题 : 衡山旷氏七修族谱.
浏览:0
旷姓导读知识
旷姓的来源
旷姓,中华姓氏之一,在2006年国内姓氏人口排名中位于第464位,湖南、四川、重庆、江西、贵州多此姓,湖南、江西的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旷姓总数的87%,湖南省是旷姓人口的第一大省。旷姓在2016年年末总人口数大约为10.93万。 旷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师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旷,<风俗通>云:师旷之后。皇朝潭州旷元则,生用宗。用宗生无忌,无忌生湜,字次渊,绍兴二年进士,皇朝,今按:四库本原作宋,据残宋本改。”《风俗通义》:“旷氏,师旷之后,(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六、古今姓氏书辩证三三)。”《姓解》:“旷,《姓苑》云:师旷之后也。” 源流二:源于黄姓 出自东汉时期河阳侯黄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姓邝的祖先黄氏携带家眷南下,逃到了史称“南莽”的广东与郴州,而南莽历来朝廷不管,于是“黄氏”就在这带扎营,“黄氏”为了隐姓埋名,且不让自己的后人忘记自己的祖先姓“黄”,再者黄氏所在之地是广东与郴州,顾而黄氏就改姓为邝,还有一说“黄广邝乃一家”。 源流三:源于古旷国 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一带,古称旷林,居人因以为氏。据代代谣传所言,古旷国起源于五代古国之首,辖管江南东部一带,始祖流落他乡为不忘家国而以国为姓。旷姓与况姓是两种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义的姓氏。
浏览量:2892次
旷姓怎么读
旷姓为中文姓氏之一,读Kuàng,湖南、四川、重庆、江西、贵州多此姓,湖南、江西的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旷姓总数的87%,湖南省是旷姓人口的第一大省。旷姓在2016年年末总人口数大约为10.93万。 【旷姓郡望堂号】 郡望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邑(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浏览量:2602次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