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创作的器乐曲,1883年柴可夫斯基受到莫斯科委托作一曲典礼进行曲,用以庆祝沙皇亚历山大的正式加冕礼,于是创作了这首作品。柴可夫斯基也成为众所周知的指挥家。他于1891年访问了美国,他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场音乐会上指挥了自己的这部作品《节日加冕进行曲》。
节日加冕进行曲(钢琴版)简介资料
Festival Coronation March (version for piano)
节日加冕进行曲(钢琴版)相关文献
钢琴
古代的钢琴现代钢琴发明以前,巴洛克时代,就已经有了两种类似的键盘乐器。一种是拨弦键琴(又称大键琴),这些种类的古键琴的发声原理类似于吉他这样的拨弦乐器,用机械传动装置带动一个拨弦的小臂由羽管或皮制拨子拨动琴弦,缺点是没有办法控制力度,音量总是一样大小。另一种是击弦键琴(又称小键琴),体积较小,用铜楔槌击打琴弦,和钢琴不同的是,楔槌不是立刻离开琴弦,而是保持在弦上的压力,直到手指离开琴键,因而击弦键琴可以用手指控制音量,并且可以有细微变化的效果,音色富有歌唱性,缺点是音量很小,只适合家庭使用。17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对伴奏乐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提琴声音太细,鲁特琴的技巧要求太高难以掌握,各种古钢琴的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让人满意。大键琴的制造者,在总结了大键琴和小键琴的优缺点以后,在约1709年试制了一种增加了击槌装置的键盘乐器,它和小键琴的最关键的区别是击弦机的机械系统:击槌敲击琴弦后会立...
教皇进行曲
创作《教宗进行曲》由法国作曲家夏尔·古诺于1869年4月11日,为庆祝时任教皇庇护九世的晋铎银禧而创作。该曲的纯乐器演奏版由三部分组成,最初被称为Marchepontificale(法语,"宗座进行曲")。自1869年首次演奏以来,该曲成为了梵蒂冈一首非常知名的进行曲。国歌地位1949年10月16日,教宗庇护十二世正式认可此曲为新的宗座和梵蒂冈颂曲,取代了自1929年梵蒂冈城国建立以来,由奥地利作曲家维克托林·霍尔迈耶(ViktorinHallmayer)创作并一直沿用的《凯旋进行曲》(Marciatrionfale)作为宗座和梵蒂冈颂曲的地位。夏尔·古诺创作的教宗进行曲首次以“国歌”身份进行演奏是在1949年圣诞平安夜,即公元1950年“圣年”前一天。作为对旧国歌的尊重,迈耶厅的凯旋进行曲也在当天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奏。当时圣彼得大教堂其中一位风琴手,安东尼·阿莱格拉(意大利语:Antoni...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简介《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37年,作者是肖邦。《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肖邦极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摆脱了之前优美而华丽的音乐创作风格。这首奏鸣曲虽沿用了传统奏鸣曲四个乐章的形式,结构规整严谨,但在乐章结构以及排序上却打破了传统古典奏鸣曲的格局,其重心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上,本文通过比较、举例、归纳等分析了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创作背景1837年,肖邦与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在巴黎沙龙相逢复相识,两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远离城市之喧嚣和人言之可畏,加之医生的劝说(肖邦患有结核症),他们于1838年底来到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马略卡岛。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宾馆,没有公寓,他们在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一座修道院里租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共同度过了南国的一个冬季。而《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SonataNo.2inb-flat...
拉德茨基进行曲
参考UrbanBacher:DeutscheMarschmusik,Konstanz2013,S.111/112.
加冕
各国加冕在1822年9月7日巴西摄政王佩德罗一世的加冕典礼非常的隆重。相关君权神授英国君主加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