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习爵

李习爵

新市始迁祖 : (明) 李习爵,字禄山.
李习爵简介资料
禄山
李习爵相关文献
习珍
生平早年追随刘备四处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据有荆襄,任命为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部都尉加裨将军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中原时,孙权迁吕蒙袭占荆州,为孙权袭杀关羽,荆州各郡陆续降于东吴,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亦落入孙权控制之下。唯其欲保城不降,在零陵孤军抗击。后以其弟习宏之言,暂屈节于孙权,留守零陵。私下阴结武陵从事樊胄,图谋再起,事泄。孙权遣奋威将军潘濬斩樊胄,习珍以所辖七县起兵归附刘备,自号邵陵太守。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孙权遣潘濬讨珍,潘濬引兵来攻,所至皆下,派使者前来招降,习珍大义凛然地说:"请回去告诉碧眼儿,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围守月余,最后因粮绝,援兵不到,拔剑自杀报国。刘备闻珍败,为发丧,追赠邵陵太守。家庭弟习宏,三国时吴国官员。子习温,三国时吴国官员。累官至荆州大中正。孙习宇,三国时吴国官员,曾为执法郎。
查看全文
习祯
生平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声亚于庞统,在马良之右。建安六年(201年),刘备投奔刘表,习祯于此时投奔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年),习祯随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占益州,大封群臣,习祯先后历任雒县县令、郫县县令、广汉太守。后事迹不详。亲属妹习氏,嫁庞林,曹操破荆州后,习氏仍在城中,与庞林、习祯失散,一人抚养著幼女十余年,因夷陵之战战败,庞林与黄权等无退路不得已降魏而团聚。曹丕对其贤慧是称赞,赐床帐衣物,彰显她的贞义节操。子习忠,有名望,官至尚书郎。孙习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
查看全文
符习
符习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求习归赵。庄宗遣之,习号泣曰:“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庄宗壮之,乃遣阎宝、史建瑭等助习讨文礼,以习为镇州兵马留后。习攻文礼不克,庄宗用佗将破之。拜习成德军节度使,习辞不敢受,乃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之。”乃拜习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习亦未尝攻取。后徙镇安国,又徙平卢。赵在礼作乱,遣符习以镇兵讨贼。符习未至魏,而明宗兵变,习不敢进。明宗遣人招之,习见明宗于胙县,而以明宗举兵不顺,去就之意未决,霍彦威绐习曰:“主上所杀者十人,公居其四,复何犹豫乎?”习意乃决。平卢监军杨希望闻习为明宗所召,乃以兵围习家属,将杀之。指挥使王公俨素为杨...
查看全文
学习
词源学习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学是指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习是指知识和经验的实践。学属知,习属行。中国大儒王阳明曾提倡知行合一。荀子在《劝学》中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一定要持之以恒。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查看全文
习经
习经:(生卒年待考),字嘉言,号寅清居士,自号寻乐翁,新余人。著名明朝文学家。公元1424年前后即明成祖永乐末前后在世。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举进士第。以试黄鹦赋称旨,擢授编修。官终詹事府詹事。经文结构有法,诗工七言长句。有寻乐文集二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6.李氏宗谱, 6, 卷5, 琳堂 纹禄 时爵 志信 16世开禄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锡堂, 民国33[1944]年四修. 11册:插图, 世系表.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 李珉,讳祖一. 由豫章卜迁冈邑. 珉公下五子(2世): (明) 李千一(住水店及破畈) ; 李千二(住夹石冲) ; 李千三(本宗祖, 居百福, 牛溪二乡) ; 李千四(居宋家墙) ; 李千五(居浠水陆城港). 千三公下二子(3世): (明) 李琳堂 ; 李崇振. 琳堂公派下支祖(4世): (明) 李纹禄 ; 李纹爵 ; 李纹金. 崇振公派下支祖(4世): (明) 李朝相 ; 李谟启 ; 李升 ; 李克荣. 合族宗派: 玉树扬辉久 恒春德泽长 同怀敦笃念 继序庆荣昌. 注: 卷首, 第26页影像尚有各族原派行. 注: 此谱无目录, 版心与卷端的卷数有异, 故以书衣的卷数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9.李氏宗谱, 9, 卷7: 善栋 士金 咸龙 37世盛爵公起, 191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念根堂镌, 民国8[1919]创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李盛德,册名聿修,字式敷,号韵吾,亦号庆常 ; 李朝儒,字汉英,号敬成 ; 李朝玑,字楚英,号克贤 ; 李朝佳,字重书,号训方 ; 李朝炎,字焱南,号醒华. 建昌始祖 : 李衟,字少贤,行三. 五季时迁建昌磨刀. 生四子 : 李轩(迁瑞昌清湓) ; 李辕 ; 李𫐌,行十三(本谱之祖) ; 李辂(迁武寍). 兴国州始祖(12世) : (宋) 李惟平,行一. 居江西建昌县桂塘. 英宗治平四年徙居兴国州永章里(今湖北阳新县). 生二子 : 李子广(居中邓牌楼下) ; 李子贵. 迁蕲始祖(30世) : (清) 李崇先. 李显志(字昌盟)之子. 由兴国州太子庙宝政里新屋下迁蕲春萧家畈. 另迁蕲始祖(30世) : 李崇初,字承初 ; 李崇伦,字承伦 ; 李崇安,字承安. 皆为李显景(字晓春)之子. 崇先公下支祖(32世) : (清) 李道德,字品端 ; 李道明,字宗达 ; 李道良 ; 李道正,字宗远 ; 李道沅,字良明 ; 李道忠,字至宜 ; 李道信,字名久. 汤家坝祖(32世) : 李道良,字宗逵. 由萧家畈迁大同汤家坝河西木长岭上. 道良公下五分房(33世) : (清) 李德裕,字敦厚(长房) ; 李德全,字尊三(二房) ; 李德盛,字伟储(三房) ; 李德华,字文彦(四房) ; 李德茂,字葢林(五房). 子贵公房行第(13世起)似为 : 子襄若万兆 孙玉卿祥贵 元廷再胜文 兴显崇修道 德善士咸盛 朝相名儒.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阳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6.李氏宗谱, 6, 卷5: 系图纪畧 绍爵 11世之萃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18[1929]. 16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1至5世之系图,纪畧等资料. 远祖 : 皐陶,字廷坚. 宗祖 : 李辂. 下两子 : 李德正 ; 李德新. 麻城始迁祖(1世) : (明初) 李智殷,字南山. 东崖公之子. 德新之裔. 智殷公下六子(2世) : 李学诗(居白水畈) ; 李学礼(居二里河) ; 李学信(居黄柏山) ; 李学敏(居罗田) ; 李学颜 ; 李学渊(居罗田). 为六大房祖. 支祖(6世) : 李绍聪(学诗下) ; 李绍宽 ; 李绍爵 ; 李绍伦 ; 李绍祥 ; 李绍祖 ; 李绍国 ; 李绍魁 ; 李绍华 ; 李绍国. 派行(6世起) : 绍O民仕春 之O生应世 兴承祖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智殷公谱. 卷端题 : 李氏智殷公三修宗谱.
浏览:100
5.李氏宗谱, 5, 卷3-4: 系图纪畧 绍爵 11世之英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18[1929]. 16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1至5世之系图,纪畧等资料. 远祖 : 皐陶,字廷坚. 宗祖 : 李辂. 下两子 : 李德正 ; 李德新. 麻城始迁祖(1世) : (明初) 李智殷,字南山. 东崖公之子. 德新之裔. 智殷公下六子(2世) : 李学诗(居白水畈) ; 李学礼(居二里河) ; 李学信(居黄柏山) ; 李学敏(居罗田) ; 李学颜 ; 李学渊(居罗田). 为六大房祖. 支祖(6世) : 李绍聪(学诗下) ; 李绍宽 ; 李绍爵 ; 李绍伦 ; 李绍祥 ; 李绍祖 ; 李绍国 ; 李绍魁 ; 李绍华 ; 李绍国. 派行(6世起) : 绍O民仕春 之O生应世 兴承祖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智殷公谱. 卷端题 : 李氏智殷公三修宗谱.
浏览:100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原书: 永康市 : 李店村志编纂委员会(国强文印公司印), 2001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 : 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迁杭始祖 : (唐) 李文远. 永康祖 : 李德明,字宗仁,行从二. 青龙李店祖 : (宋) 李孟,字克贤,行绣九,改嵩十三 ; 李恭,字克顺,行嵩十四. 李店村 : 古称青龙庄, 后因姓而改.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册4 (卷20) 为墓图及碑文.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册三书衣题 : 李店村志.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