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可见光

可见光

可见光Visible light)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看见(感受得到)的部分。这个范围中电磁辐射被称为可见光,或简单地称为。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一般是落在390到700nm。对应于这些波长的频率范围在430–790 THz。但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到780奈米之间的电磁波。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纳米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

可见光相关文献
可见光
可见光源可见光谱激光(红光,绿光,蓝紫光)可见光的主要天然光源是太阳,主要人工光源是白炽物体(特别是白炽灯)。它们所发射的可见光谱是连续的。气体放电管也发射可见光,其光谱是分立的。常利用各种气体放电管加滤光片作为单色光源。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波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光谱中并不能包含所有人眼和脑可以识别的颜色,如棕色、粉红、紫红等,因为它们需要由多种光波混合,以调整红的浓淡。可见光的波长可以穿透光学窗口,也就是可穿透地球大气层而衰减不多的电磁波范围(蓝光散射的情况较红光为严重,这也正是为何我们看到天空是蓝色的)。人眼对可见光的反应是主观的定义方式(参见CIE),但是大气层的窗口则是用物理量测方式来定...
查看全文
飞马座51b成为第一个在可见光波段探测的系外行星
这张艺术图展示了飞马座51b围绕母星公转的情景(神秘的地球报道)据腾讯太空(编译/小五):系外行星飞马座51b位于飞马座,距离地球50光年。它发现于1995年,是人类发现的首个围绕像太阳这样的常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它也被认为是典型的热木星——一类相对比较常见的行星,大小和质量都与木星类似,但是运转轨道距离母星更近。这项新研究的科学小组由JorgeMartins领导,他是一名博士生,来自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研究所和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目前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工作。该科学小组的研究使用了3.6米口径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上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该望远镜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当前,研究系外行星大气层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光谱透射技术,即在系外行星经过母星时(类似于凌日),观察母星的光传播经过行星大气层时的光谱。另一种新方法是在恒星运动至行星的前面时观察整个系统,主要用来...
查看全文
可见光相关标签
光谱
视觉
颜色
电磁波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