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洪疾

洪疾

始祖 : 洪疾
洪疾相关文献
大秦帝国樗里疾(嬴疾)简介樗里疾怎么死的?
大秦帝国樗里疾(嬴疾)简介樗里疾怎么死的?,导读:樗里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公子,名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
查看全文
疟疾
历史多米尼加琥珀(英语:Dominicanamber)中保留的疟原虫卵囊。恶性疟原虫已存在约5至10万年,但直到1万年前族群数量才开始增加,这可能与人类发展农业并群聚定居有关。人类疟原虫的近亲物种迄今仍时常感染黑猩猩,一些证据显示恶性疟原虫可能源于感染大猩猩的物种。公元前2700年起,中国就有关于疟疾引起的独特的周期性发烧的历史记载。希波克拉底按发热周期把疟疾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次间日疟和每日疟。罗马人科鲁迈拉也曾经提到疟疾可能与沼泽有关。疟疾在罗马非常流行,以致它有“罗马热(英语:RomanFever(disease))”之称,并可能和罗马帝国的衰落有关。当时罗马帝国内的南意大利、萨丁尼亚岛、彭甸沼地(英语:PontineMarshes)、伊特鲁里亚沿岸及罗马城的台伯河沿岸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病媒蚊生长,推测可能是当时的疫区。这些地区的灌溉花园、沼泽地、田地径流,和道路积水为蚊子提供了繁殖的...
查看全文
冯去疾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七^《资治通鉴》卷八
查看全文
严君疾\樗里疾
初为将领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介绍樗里疾:“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疾,名叫疾,是秦惠王的弟弟,与惠王同父异母。他的母亲是韩国女子。樗里疾待人接物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所以秦人都称他“智囊”。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封樗里疾为右更,派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驱逐了那里所有的人,占领了城池,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秦惠文王二十五年(前313年),秦惠文王命他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一名豹),夺取了蔺邑(今山西离石西)。第二年(前312年),他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因功受封于严道(蜀郡有严道),号为严君。进抵周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一举攻下宜阳,同时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进抵东周都城。周赧王派士兵列队迎接樗里...
查看全文
方去疾
方去疾不仅是一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的篆刻家,还是著述丰硕的印学家。仅以他编订出版的《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为例,乃印学界第一次对这个领域进行突破性总结分析,被认为“大有功于印坛”。在艺术创作上,方去疾从深厚的传统积淀中蜕化,形成倚侧清奇如骏马驰骋的印风。他还曾开创性地将简化字入樱看过他治印的人说他落刀如风,一气呵成。殊不知他有时为一方印易稿数十过。他为唐云一方“药翁写意”,沉吟14载始成;为叶潞渊一方“叶丰”鸟篆,竟殚思竭虑28年。他还是对上海的文物事业颇有贡献的鉴定家和收藏家,病后曾数次将珍藏的古代书画印章捐给博物馆。病中的方去疾有时厌恨透了那纠缠不去的病魔,发狠不肯吃药。但只要有学生或后辈来向他请教,他思路就显得特别清晰。很少说话的他会开口告诉你从哪几本典籍中,从哪位名家的哪方印章中,借鉴哪种篆法、刀法,解决创作难题。篆刻家施元亮说:“方老师教学生话不多,但很实在,很管用。”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云山洪氏家誊族谱 [6卷]
原书: 抄本, 明万历32[1604](清道光26[1846]重录). [44]双叶.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洪四公,讳全.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浏览:100
左山洪氏九修族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九修(三大房合修). 7册 : 肖像,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谱含三大房祖 : 洪念一公孙辈(上族始祖)洪一公, (下族始祖)洪三公, (中族始祖)洪四公三族世系. 左山洪氏一世祖 : (宋)洪念一名澄字见清.公孙洪三公迁居进贤县各村.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左山洪氏族谱. 散居地 : 江西省进贤县, 崇仁县等地.
浏览:0
云山洪家乘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干隆7[1742]. - 约218双叶 : 世系表. 新安始祖 : 洪经纶字汝仁(唐) 云山始迁祖 : 港綦字符绪(唐)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等地.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宗谱 [24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鲤村 : 宝山书院梓, 清光绪29[1903]续修. 合12册 : 插图.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唐) 洪昺,字文昺. 源公长子. 迁歙之黄墩. 乐平始祖(6世) : (唐) 洪玉,字世宝. 下有一子 : 洪蔚,字公邺. 为岩前始祖. 派祖(8世) : 洪献孚(一里村) ; 洪献义(一轮溪) ; 洪献彖(一鸿村). 皆蔚公之子. 婺北岩下祖(20世) : 洪敏大,名文八. 婺北里村祖(23世) : (宋) 洪景范,字文轨,号印溪. 婺北江村祖(31世) : (明) 洪遇兰. 婺北芳岩硚头祖(25世) : (元) 洪全翁,字肇五,行一. 符祝派祖(17世) : 洪宗德. 婺西盘坑祖(31世) : (明) 洪瑞新. 婺西毕源祖(25世) : 洪彦住. 通派行(38-67世) : 立志宜修德 兴宗定振声 传家光祖泽 世守永丕承 凤阁銮坡上 云来连步登.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通宗谱 [62卷,首1卷] (1-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3[1818].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缺卷5-6, 卷26, 卷38-39. 安徽第一世祖 : (唐) 洪昺. 婺源始迁祖(第三世) : (唐) 洪延寿. 婺源近祖 : (宋元之际) 洪元中,行来五三,字长卿,号北观.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版心题 : 炖煌共洪通宗谱.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通宗谱 [62卷,首1卷] (1-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3[1818].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缺卷5-6, 卷26, 卷38-39. 安徽第一世祖 : (唐) 洪昺. 婺源始迁祖(第三世) : (唐) 洪延寿. 婺源近祖 : (宋元之际) 洪元中,行来五三,字长卿,号北观.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版心题 : 炖煌共洪通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