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王国昌

王国昌

始祖 : 王国昌.
王国昌相关文献
东哥特王国是一个怎样的王国?东哥特王国介绍
东哥特王国是一个怎样的王国?东哥特王国介绍,东哥特王国(TheOstrogothicKingdom)古国名。是日耳曼民族
查看全文
王国光
生平王国光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授吴江知县。调仪封(今河南兰考)。擢兵部主事。改吏部,历文选郎中。迁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神宗即位后,王国光重新管理户部事务。万历三年(1575年),京察拾遗,王国光被南京给事中、御史弹劾,于是上疏请求罢官,被神宗挽留。次年,王国光再次请辞,获得批准,临行将多年心得总结成《万历会计录》献上,神宗深为赞赏,发送户部订正,书成后,神宗又下诏褒扬。万历五年(1577年)冬,吏部尚书张瀚被罢官,重新启用王国光代职。不久加太子太保。王国光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助手。张居正死后,御史杨寅秋以六项罪名弹劾国光,神宗震怒,将王国光撤职。之后又念其功劳,命其复官以致仕。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病卒。《明史》有传。佚事《万历野获编》记载其年逾八旬,仍然好色不衰之事。参考文献(清)张廷玉等.《明史》.
查看全文
王国宝
生平靠附帝弟王国宝无士人节操,品行不端,岳丈谢安厌恶他偏离正途,不任用他做重要的职位。后王国宝获授尚书郎,王国宝却以家族名望只愿当吏部郎,不肯拜任。因其堂妹是司马道子的王妃,王国宝于是靠拢时为琅琊王兼摄会稽国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当时王国宝亦向司马道子中伤谢安,并经司马道子传至晋孝武帝那里,致令孝武帝亦对谢安有所顾忌。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司马道子掌握权力,以王国宝为秘书丞。王国宝后迁琅邪内史,领堂邑太守,加辅国将军。又入朝为侍中,太元十五年(390年)迁中书令,兼中领军,与司马道子共掌大权。当时中书郎范甯厌恶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的行为,请孝武帝贬黜他。王国宝知道后十分畏惧,派袁悦之请尼姑妙音写信向陈淑媛称王国宝忠心敬慎,应该亲近信赖。孝武帝知道后十分愤怒,又因早已听闻袁悦之常劝司马道子专擅朝权,于是因他罪处死袁悦之。袁悦之死后,王国宝大惊,借司马道子中伤范甯,范甯出贬豫章太守。纵...
查看全文
王国
中国中原王朝的周朝天子的封地被称为诸侯列国。初期,只有中央政府(周王朝天子)自称“王”,分封诸侯依“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分封不同大小的领地,成为各诸侯国后,慢慢有了僭称;秦在前期非常长的时间,都是以“子”称“侯”,在周王室被迫承认三家分晋后,王权更加弱化,各诸侯纷纷效法“楚”(楚起原周封诸侯,但只有诸侯封臣本身来自周王朝的华夏族,封地内的卿大夫多为当地百越宗族出身,士,长期被视为蛮夷)开始称王,如齐王、楚王等,中文称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王国为诸侯。汉朝之后,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之后各个朝代各有分封,封国的统治者时称为“国王”。基于传统“中国”、“天子”的观念,中国皇帝通常不会允许周边国家有皇帝的存在,仅允许周边属国在册封下称“王”,在中原政权弱化的时期,才会出现多个帝国(如宋,辽,夏,大理,吐番),朝鲜即是在日本势力介入下才脱离与中国的主从关系,自立为大韩帝国(韩国...
查看全文
亲王国
称谓亲王国是欧洲封建制中的一种封地,拉丁文为principatus,其统治者称为亲王(Prince),字义为“元首”。在某些国家亲王是皇帝或国王的儿子,或其爵位的世袭继承人。亲王国经常被译为公国,和Duchy或Dukedom混淆。在一些国家,亲王仅为封号,而亲王国仅为名义上亲王的封土,但亲王并不居住于封土内,亦没有实质上统治封土的权力。例如英国的储君(通常是国王或女王的长子)传统上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在13世纪至16世纪之间确实统领威尔士北部及西部的部分土地,1536年的威尔士法案取消了这些土地的分界。今天的威尔士亲王并不统治威尔士,亦无任何属于亲王的土地,威尔士国会亦不需要视威尔士亲王为名义上的国君。但威尔士亲王通常亦同时被封为康沃尔公爵,康沃尔公国现时仍然拥有德文郡570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存的亲王国主权亲王国非主权亲王国因语言不同,中欧和东欧的一些封国的译名在中文、英文既可译作“亲王国”...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昌氏二修族譜
原书: [湖南邵阳] : 喻义堂, 2007年. 1册(25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昌意. 黄帝之子. 后以昌为姓. 始祖 : (明) 昌世美. 由江西迁湖南,居宝庆府邵阳. 世美公下三子 : 昌应祯 ; 昌应祥(不详) ; 昌应禄. 祯公下一房 : 昌大胡. 禄公下四房 : 昌大龙 ; 昌大虎 ; 昌大凤 ; 昌大尧. 龙公下二子 : 昌光义,字秀文 ; 昌光福. 光义公下二支 : (清) 昌明惟,字登凤 ; 昌明聪,字登学. 虎公下三子 : 昌光陛 ; 昌光再,字再文 ; 昌光荣.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昌氏族谱. 版心题 : 邵阳昌氏族谱. 江西
浏览:100
昌氏二修族谱
原书: [湖南邵阳] : 喻义堂, 2007年. 1册(25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昌意. 黄帝之子. 后以昌为姓. 始祖 : (明) 昌世美. 由江西迁湖南,居宝庆府邵阳. 世美公下三子 : 昌应祯 ; 昌应祥(不详) ; 昌应禄. 祯公下一房 : 昌大胡. 禄公下四房 : 昌大龙 ; 昌大虎 ; 昌大凤 ; 昌大尧. 龙公下二子 : 昌光义,字秀文 ; 昌光福. 光义公下二支 : (清) 昌明惟,字登凤 ; 昌明聪,字登学. 虎公下三子 : 昌光陛 ; 昌光再,字再文 ; 昌光荣.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昌氏族谱. 版心题 : 邵阳昌氏族谱.
浏览:0
昌氏四修族譜 [1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1877]. 存15册 : 插图.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5, 及13. 且多处水渍难阅. 编纂者 : 昌安鹑,字正卫. 益阳始迁祖 : (元明之际) 昌复元. 由浙江任楚南吏目,著籍益阳八里夹流溪. 二大派祖(5世) : (明) 昌惟善 ; 昌惟聪. 善房下分桂, 槐, 松三支 ; 槐房下再分燧, 美, 熛三房. 美公下四子 : (明) 昌时奉,字豁溪 ; 昌时凰,字来仪 ; 昌时冕,字对山 ; 昌时鹏,字高举.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浙江余姚
浏览:100
4.王氏有益公家谱, 4, 卷3: 敬公六子 昌邦 12世振骏公起, 19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有益公家谱续修委员会编, 1994年11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一世祖 : 王晋. 周灵王太子. 始祖(1世) : (宋) 王有益. 太祖自浙江会稽仕琼为司户,居乐会(今琼海县)迈汤. 四大房祖(6世) : (明) 王珫,字伯玉 ; 王玘,字美玉 ; 王璞,字必辉 ; 王𤩽,字南园. 珫公生三子(7世) : (明) 王世勋,字汝承 ; 王世贤,字汝德 ; 王世能,字汝才. 玘公生二子(7世) : (明) 王世光,字汝谦 ; 王世荣,字汝仁. 璞公下二支祖(7世) : (明) 王世禄,字汝厚,号静庵 ; 王世缨,字汝清. 𤩽公下一子(7世) : (明) 王世泰,字汝亨. 世勋公下三支祖(8世) : (明) 王廷佐,字志学,号瑶峰 ; 王廷俊,字志道,号石峰 ; 王廷任,字志用,号金峰. 牛漏支祖(9世) : (明) 王耿业. 另牛漏支祖(10世) : (清) 王德卿 ; 王维卿. 康熙时由乐会迈汤村移居万宁牛漏. 青塘支祖(11世) : 王昌邦. 世勋公之后. 由保武移居青塘. 生四子 : 王振骏 ; 王振麟 ; 王振驩 ; 王振惠. 澄迈支祖(11世) : (明) 王昌奇,字肇澄,号忠厚(移居澄迈楼雁岭村) ; 王昌季(移居澄迈旧市坡村). 皆为世勋公之后. 万宁双溪支祖(11世) : (清) 王经业. 康熙年间从万洲西门迁双溪村. 排行 : 有德体存 顼珫世廷 天卿梦振(连仕) 启时元会 文年德业 翰兴家崇 礼让辅. 散居地 : 海南省乐会县, 琼海县, 万宁县, 澄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1.昌氏族谱 : 双芝堂, 1, 人像 凡例 派行 目录 索引 谱序 协修人员 照片 士宦 源流 传略 分布图 世系 1世大桩公起, 2005
原书: 湖北省仙桃市 : 昌氏族谱纂修委员会, 2005年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远祖 : 昌意. 一世祖 : (宋) 昌大桩,讳龄. 居湖南潭州长沙县. 生二子: 昌光烈,讳隐德 ; 昌光熙. 本谱为光烈公派下世系. 迁沔始祖(18世) : (元明之际) 昌友谅. 大桩公17世孙. 与弟友训公由吉安庐陵楚汉川,复徙沔城. 生一子: 昌孟远. 孟远公生三子(20世) : 昌惠祖 ; 昌惠福 ; 昌惠礼. 惠祖公下派祖(23世) : 昌寅(沔城二羊). 惠福公下派祖(23世) : 昌学(潜江葛柘) ; 昌定(潜江东门口) ; 昌安(潜江赵坮) ; 昌文(潜江) ; 昌奇(潜江杜家坮). 惠礼公下派祖(23世) : 昌伟(光湖咀) ; 昌偃(老湾,沙咀) ; 昌伦(仙镇) ; 昌仕(仙镇) ; 昌福(红阳南昌家榨). 新派序 : 传家惟忠孝 才智胜万金 诗书承礼义 世代永振兴. 注 : 另列各地昌姓旧字派. 详阅谱78-79页(影像54页). 散居地 : 湖北省仙桃市, 潜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昌氏族谱 : 双芝堂, 1, 人像 凡例 派行 目录 索引 谱序 协修人员 照片 士宦 源流 传略 分布图 世系 1世大桩公起, 2005
原书: 湖北省仙桃市 : 昌氏族谱纂修委员会, 2005年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远祖 : 昌意. 一世祖 : (宋) 昌大桩,讳龄. 居湖南潭州长沙县. 生二子: 昌光烈,讳隐德 ; 昌光熙. 本谱为光烈公派下世系. 迁沔始祖(18世) : (元明之际) 昌友谅. 大桩公17世孙. 与弟友训公由吉安庐陵楚汉川,复徙沔城. 生一子: 昌孟远. 孟远公生三子(20世) : 昌惠祖 ; 昌惠福 ; 昌惠礼. 惠祖公下派祖(23世) : 昌寅(沔城二羊). 惠福公下派祖(23世) : 昌学(潜江葛柘) ; 昌定(潜江东门口) ; 昌安(潜江赵坮) ; 昌文(潜江) ; 昌奇(潜江杜家坮). 惠礼公下派祖(23世) : 昌伟(光湖咀) ; 昌偃(老湾,沙咀) ; 昌伦(仙镇) ; 昌仕(仙镇) ; 昌福(红阳南昌家榨). 新派序 : 传家惟忠孝 才智胜万金 诗书承礼义 世代永振兴. 注 : 另列各地昌姓旧字派. 详阅谱78-79页(影像54页). 散居地 : 湖北省仙桃市, 潜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