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连有鸣

连有鸣

房祖 : (明清之际) 连有富,字介五,号余胜 ; 连有鸣,字开五(缺传) ; 连有凤,字辉五 ; 连有凰,字仪五. 兴亮公之子.
连有鸣相关文献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军与夏军在鸣条(今
查看全文
鸣条之战
背景夏朝统治了400多年,到夏桀履癸统治时期,已是危机四伏。他宠信王后妺喜,重用嬖臣,残杀忠臣关龙逄,并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通鉴外纪》记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夏桀常把自己比作太阳,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予偕汝皆亡”(太阳啊你何时会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在夏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商汤继位后,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并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计划。战前准备在与夏朝决战之前,商汤在贤臣伊尹、仲虺的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商汤首先派遣伊尹数次潜入夏都斟鄩(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当时夏王...
查看全文
马鸣
行业时间线马鸣马鸣菩萨(梵文:अश्वघोष,Aśvaghoṣa,?-?),音译阿湿缚窭沙,大约生活在西元二世纪或更早,佛教僧侣,在说一切有部出家,经常被归为譬喻师一派。为古印度佛教宗师、诗人、剧作家。对汉传佛教有深远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常被认为是由他所作,但至今仍有争议;在杂密中,他以乘白马之白衣大士形象成为密教本尊[...名号马鸣菩萨是尊称,其本名或法名不详。此尊号之由来,有很多解释,唐朝法藏略举三种马悲鸣说,其中最常见的是因其说法能感动众生,使马悲鸣不食;亦有说他前世用神通力,现白马,使白鸟鸣妙音。此外,他又被尊称为功德日。他作为东印度佛教领袖代表,与龙树、提婆、鸠摩罗罗陀齐名,被誉为四日照世。根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记载,比较了《大毘婆沙论》与《俱舍论》,印顺法师认为《大毘婆沙论》中的“达摩苏婆底”、“法善现”是马鸣的别名;马鸣与毘罗为一人异名,毘罗意译为勇,因此他认为大勇菩萨...
查看全文
鸣门市
历史7世纪大化革新后,属于阿波国板野郡,室町时代至战国时代期间先后由细川氏、三好氏所治理,这段期间内,在现在的辖区内先后建有林崎城、木津城、土佐泊城。蜂须贺氏入主阿波国后,也修建抚养城,但在1638年实施一国一城令后被废除。年表1889年10月1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板野郡抚养町、鸣门村、濑户村、里浦村、板东村、堀江村、大津村、北滩村。1915年11月10日:板东村改制为板东町。1928年11月10日:濑户村改制为濑户町。1940年4月1日:鸣门村改制为鸣门町。1947年3月15日:抚养町、鸣门町、濑户町合并为鸣南市。1947年5月15日:改名为鸣门市。1953年4月1日:堀江村改制为堀江町。1955年2月11日:大津村被并入鸣门市。1956年9月30日:北滩村被并入鸣门市。1959年4月1日:堀江町和板东町合并为大麻町。1967年1月1日:大麻町被并入鸣门市。变迁表行政历...
查看全文
鸣条之战
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安邑)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由于夏桀姒履癸无道,矛盾重重,当时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予偕女皆亡”,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夏的属国商渐渐演变为与之抗衡的对手。汤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力辅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首先派遣伊尹数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二是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之决策,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继而集中兵力逐步灭韦、顾,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堡垒即实力较强的昆吾,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三是把握时机,当汤停止向桀纳贡时,桀即刻调九夷之师,准备伐商,汤则视情马上“谢罪请服,复入...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暨阳蔡村周氏宗谱 : 大房期昌公分支鸣雍公支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2013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烈公. 平王之少子. 封于汝南(今河南临汝),邑于周,遂以邑为氏. 爱莲堂宗祖 : (北宋)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敦实,号濂溪先生. 原籍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始祖(4世) : (明) 周龙江,又名文盛. 率侄周义元. 万历间因避战乱,由南京北兆村逃至暨阳蔡村. 文盛公下三子 : 周继云 ; 周仰云(三房祖) ; 周望云(四房祖). 继云公下二子(6世) : (明) 周期昌(嗣与义元为后,乃大房祖) ; 周期盛(二房祖). 此谱为期昌公之房谱. 支祖(9世) : 周鸣雍. 鸣雍公下四子 : 周维城 ; 周维藩 ; 周维铭 ; 周维礼.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周氏家谱.
浏览:0
1.暨阳蔡村周氏宗谱 : 大房期昌公分支鸣雍公支家谱, 1580-20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2013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烈公. 平王之少子. 封于汝南(今河南临汝),邑于周,遂以邑为氏. 爱莲堂宗祖 : (北宋)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敦实,号濂溪先生. 原籍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始祖(4世) : (明) 周龙江,又名文盛. 率侄周义元. 万历间因避战乱,由南京北兆村逃至暨阳蔡村. 文盛公下三子 : 周继云 ; 周仰云(三房祖) ; 周望云(四房祖). 继云公下二子(6世) : (明) 周期昌(嗣与义元为后,乃大房祖) ; 周期盛(二房祖). 此谱为期昌公之房谱. 支祖(9世) : 周鸣雍. 鸣雍公下四子 : 周维城 ; 周维藩 ; 周维铭 ; 周维礼.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周氏家谱.
浏览:100
利川徐氏 鸣岩公派谱 上
2009年己丑发行, 1500-2009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利川徐氏 鸣岩公派谱 上, 始祖 徐神逸, 图片、分坡录、族谱出版年报、文中简史、附录 咸安鸣岩公派谱的文献录
浏览:0
利川徐氏鸣岩公派谱 下 : 观察史 徐仁元
2009年发行, 1500-2009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仁川西氏明暗公派,始祖徐神逸, 行列表,世界图,上界,鸣岩公派始祖
浏览:0
7.雷氏宗谱, 7, 卷6: 八甲 兰公 步鸣 懋全 16世时桂公起, 189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叙堂藏板, 清光绪22[1896]年重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雷锡芹,号鲁臣 ; 雷锡光,字丰恺 ; 雷祚功,号植三 ; 雷宜相,字唐卿 ; 雷宜宪,字字哲夫 ; 雷宜选,字长生 ; 雷宜盛,字海廷. 始祖 : (明) 雷正三. 明初同兄正一,正二公由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湖北黄冈庶安乡长乐村石屋山. 下传一派(5世) : 雷元湖. 元湖公生一子(6世) : (明) 雷阳荣. 下有六子 : 雷大儒(一甲) ; 雷大栋(二三甲) ; 雷大魁(五甲) ; 雷大相(四七甲) ; 雷大吉(八甲) ; 雷大元(九六甲). 大儒公生五子(8世) : 雷䤠,字锺甫 ; 雷钓 ; 雷锺 ; 雷镗 ; 雷鉴. 大栋公生五子(8世) : 雷芝(二甲) ; 雷民 ; 雷施(迁山东) ; 雷季(居毕家铺) ; 雷福(子孙居雷家岗). 民公,施公,季公,福公编为三甲. 大魁公生一子(8世) : 雷鸿,字翼臣. 大相公生二子(8世) : 雷资(四甲) ; 雷洧(七甲). 大吉公生一子(8世) : 雷兰,字馥香. 大元公生三子(8世) : 雷义 ; 雷礼 ; 雷信. 原编为九甲,子孙兼顶六甲. 旧派序 : 正绍道文元阳大(单行)闻鸣云声万之懋时名. 续派序 : 锡祚宜于远 德传厚自昌 承先思佑启 宗本衍绪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冯翊家乘
浏览:100
3.雷氏宗谱, 3, 卷2: 七甲 洧公 酉鸣 11世至云公起, 189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叙堂藏板, 清光绪22[1896]年重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雷锡芹,号鲁臣 ; 雷锡光,字丰恺 ; 雷祚功,号植三 ; 雷宜相,字唐卿 ; 雷宜宪,字字哲夫 ; 雷宜选,字长生 ; 雷宜盛,字海廷. 始祖 : (明) 雷正三. 明初同兄正一,正二公由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湖北黄冈庶安乡长乐村石屋山. 下传一派(5世) : 雷元湖. 元湖公生一子(6世) : (明) 雷阳荣. 下有六子 : 雷大儒(一甲) ; 雷大栋(二三甲) ; 雷大魁(五甲) ; 雷大相(四七甲) ; 雷大吉(八甲) ; 雷大元(九六甲). 大儒公生五子(8世) : 雷䤠,字锺甫 ; 雷钓 ; 雷锺 ; 雷镗 ; 雷鉴. 大栋公生五子(8世) : 雷芝(二甲) ; 雷民 ; 雷施(迁山东) ; 雷季(居毕家铺) ; 雷福(子孙居雷家岗). 民公,施公,季公,福公编为三甲. 大魁公生一子(8世) : 雷鸿,字翼臣. 大相公生二子(8世) : 雷资(四甲) ; 雷洧(七甲). 大吉公生一子(8世) : 雷兰,字馥香. 大元公生三子(8世) : 雷义 ; 雷礼 ; 雷信. 原编为九甲,子孙兼顶六甲. 旧派序 : 正绍道文元阳大(单行)闻鸣云声万之懋时名. 续派序 : 锡祚宜于远 德传厚自昌 承先思佑启 宗本衍绪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冯翊家乘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