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谢偃

谢偃

谢偃(6世纪?-643年),卫县(今河南淇县)人。隋朝、唐朝官员。

先世为鲜卑人,姓直勒氏,祖父孝政,官至北齐散骑常侍,并改姓谢。谢偃在隋朝时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诏求直谏,谢偃上书极言得失,唐太宗赞之,引为弘文馆直学士,迁魏王府功曹。当时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卒于贞观十七年(643年)。高适有诗〈逢谢偃〉。

谢偃简介资料
643 年
谢偃相关文献
谢岗镇谢岗村
谢岗镇谢岗村,谢岗村位于谢岗镇北部,辖区内有莞惠公路、谢常公路、谢岗镇工业大道、广梅汕铁路贯通
查看全文
谢偃
参考书目《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谢偃传》
查看全文
言偃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今虞山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言偃为上海市奉贤县所崇尚,以为是其故乡,奉贤的得名就是来自言偃。据说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被后世尊为圣贤的孔子办学兴儒,其弟子言偃学成后,辞官归学。相传公元前444年,言偃来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为纪念...
查看全文
戴偃
宋国第三十三任国君 周显王三十一年,即宋偃元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齐灭宋,偃凡称王四十三年。循是下算,合前十年,为在位五十三年也。 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史载戴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
查看全文
偃姓 即嬴姓,先秦文献皆为嬴姓,自西汉始误作偃姓(段玉裁等考证)。祖先是颛顼的子孙,高阳氏八恺之一的皋陶(据春秋史书《左传》)。因皋陶生于曲阜,故舜帝赐姓曰嬴。西汉的司马迁仕汉而非嬴秦,乃故不言伯益之父为皋陶,而言嬴姓始自伯益,污嬴姓母系为高阳氏,后人以为司马迁据秦国史书而著,故而信之因之。近年出土的西周秦景公墓石磬刻有“高阳有灵,四方以鼐”
查看全文
谢偃相关标签
唐朝作家
淇县人
643年逝世
6世纪出生
唐朝王府参军
唐朝弘文馆学士
谢姓
隋朝中央官员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浏览:24
(谢氏)袁郡谢公祠牌位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陈留堂藏, 清光绪15[1889]修. 1册.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祠自光绪6年兴工创构, 建祠江西宜春. 谱含祠章程, 祠规, 凡例等内容. 始祖 : 谢福山. 袁郡 : 即袁州, 现为江西省宜春县.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中华姓氏谱 : 谢(姓), 1600-200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现代出版社, 2000年. 1册 : 世系表. 受姓祖 : 申伯. 佐周中兴,封谢邑,以邑为姓. 浙江始祖 : 谢灵运. 闽中始祖 : (唐) 谢成. 福建永春支祖 : (唐) 谢万宠. 因官饶阳太守,家于泉州莆田. 闽西支祖 : (唐) 谢善宰. 后裔分布建宁,宁化 ; 又迁江西广昌; 广东梅县; 浙江等地.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中华姓氏谱 : 谢(姓), 1600-200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现代出版社, 2000年. 1册 : 世系表. 受姓祖 : 申伯. 佐周中兴,封谢邑,以邑为姓. 浙江始祖 : 谢灵运. 闽中始祖 : (唐) 谢成. 福建永春支祖 : (唐) 谢万宠. 因官饶阳太守,家于泉州莆田. 闽西支祖 : (唐) 谢善宰. 后裔分布建宁,宁化 ; 又迁江西广昌; 广东梅县; 浙江等地.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周口姓氏文化(五).谢姓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开县座堂岭谢师夷支谱, 1, 1719–2011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