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子鲜

子鲜

子鲜,姬姓,名鱄,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卫定公之子,卫献公的弟弟。

前559年夏,孙林父驱逐了卫献公,四月廿六,子展作为卫献公的亲信,逃到了齐国。子鲜跟随卫献公随后也逃到了齐国。鲁国郈成叔到卫国访问,回去对臧武仲说,卫献公终会回国,内有太叔仪留守,外有同胞兄弟公子鱄跟随。臧纥到齐国慰问卫献公,与卫献公交谈。卫献公态度粗暴,臧纥对下人说,卫献公说话像粪土,不知悔过,大概不能复位了。之后又和子展、子鲜交谈。臧纥事后又对下人说,卫侯一定能回国,有子展、子鲜,一个拉他,一个推他,想不回国都难。

前547年,卫献公想让子鲜帮助他复辟,子鲜知道卫献公没有信用,不想答应。他母亲敬姒请求,子鲜只好答应。二月初六庚寅,甯喜要帮助卫献公回国复辟,要求一定和子鲜接洽。子鲜告知卫献公的态度,复辟成功,“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甯喜派右宰榖到夷仪见卫献公。右宰榖对卫献公非常失望,但是甯喜非常信任子鲜。二月初七...

子鲜简介资料
子鲜相关文献
鲜氏起源一,源于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鲜氏起源一,源于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源于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因氏。(《风俗通》)箕子名胥馀,商纣王叔父。
查看全文
鲜氏起源四,春秋齐国大夫申鲜避难,子孙改姓
鲜氏起源四,春秋齐国大夫申鲜避难,子孙改姓,春秋时齐国大夫申鲜虞避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食采于申,(《古今姓氏书辩证》)其子孙以申鲜、鲜虞、鲜于、申、鲜为氏。
查看全文
鲜氏起源五,源于鲜阳式,后简化成鲜氏
鲜氏起源五,源于鲜阳式,后简化成鲜氏,源于鲜阳氏。青海湟有鲜水,居于鲜水之阳者以地名氏。(《姓氏考略》)汉有扬州刺史鲜阳戬,鲜阳氏后裔有人简化为鲜氏。
查看全文
箕子朝鲜
史料记述箕子朝鲜与朝鲜半岛“朝鲜”这一名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大传》之中。根据《尚书大传·卷二》记载:“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尚书大传》还记载:“西方者何也?鲜方也。”周武王灭商之后,把被纣王囚禁的大臣箕子(又名胥余,子姓)从监狱中释放。箕子不愿臣服于周朝,率商朝遗民出走东方的“朝鲜”。周武王听说之后,便以“朝鲜”之地封之,成为朝鲜侯。在之后的《史记》、《汉书》中也记载了箕子出走朝鲜的事件。箕子教朝鲜人民(濊人)礼仪、耕织农耕及养蚕,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受商朝文化的教化下,还定下“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的法律条文(出自《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大大地改善了朝鲜人民的生活。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的“八条之教”的全部内容如下:其一,“相杀,以当时偿杀”。其二,“相伤,以谷偿”。其...
查看全文
海鲜
历史早期人类的文化当中,海鲜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人类利用篓和篮这类的工具在河流和湖中捕鱼,古埃及文明中,可见到以鱼叉标记的计数方式。日本古代绳文时代,贝类是他们的主食,考古学家利用这些食用后被丢弃的贝类,计算该地当时的人口数量。营养鱼类海鲜由于种类众多,故所附有的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下列为数量最多的鱼类中营养成分:一般营养成分:矿物质:维生素:特殊成分:胶质。甲壳类贝类蚶蛏蚝(牡蛎)蚬贻贝料理在世界各地沿海地区对于海鲜的料理各有特色,由日本生鱼片的饮食可见一般,华人社会中对于鱼类的料理方式更是多样。但也有不少民族虽然靠海,却没有食用海鲜的习惯风气,如印度、中东地区等。选购现捕现切的生鱼片摊位海上鲜,不但味道鲜美,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过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海域都受到严重的污染。若不小心进食到受污染的海产,就会食物中毒,严重者更可以导致死亡。应在可靠的店铺购买海鲜。选购急冻海产时,应留意...
查看全文
子鲜相关标签
春秋人
卫国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仪陇鲜家坪家谱
仪陇鲜家坪家谱
湖北宜都鲜氏字辈:正大光明,景开文运,永士其昌。
浏览:0
卜子大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卜子大宗谱河南鄢陵卷编修委员会, 2012年(郑州鉴志家谱古籍印刷). 全1册(约191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文忠公房下第60-67世大多均已失考. 谱内仅说明清朝初期, 文节公, 文见公部份后裔迁居河南鄢陵县卜寨村, 及文忠公后裔由卜岗迁至前彪岗, 但都无详细说明何时何人. 续注 : 此谱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23-72页. 受姓祖 : (周) 康公. 任大卜之官,因以为氏. 原籍山东曹州. 始祖(一世) : (周) 卜子夏, 讳商. 下有一子 : 卜判, 字子决. 派祖(58世) : 卜良鳌. 居山东巨野. 下有三子,分三大房祖. 房祖(59世) : (明) 卜文节(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见(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忠(原迁山东微山,后徙居河南鄢陵卜岗村). 文忠公下支祖 : 卜效曾(下一子 : 卜文合) ; 卜显曾(下二子 : 卜文秀 ; 卜文福) ; 卜文允(下一子 : 卜五堂) ; 卜万寿(下三子 : 卜永康 ; 卜永良 ; 卜永和)...[等]. 前彪岗村系祖 : 卜留根(下一子 : 卜年礼) ; 卜文立(下一子 : 卜和尚) ; 卜凤明(下三子 : 卜治 ; 卜新立 ; 卜三岗) ; 卜万清(下二子 : 卜新安 ; 卜继安) ; 卜起(下二子 : 卜冬 ; 卜勋)...[等]. 卜寨村世系 : 卜国栋(下五子 : 卜六合 ; 卜付田 ; 卜丙臣 ; 卜丙木 ; 卜来朝) ; 卜营(下一子 : 卜西方) ; 卜秀文(下一子 : 卜国燕) ; 卜群(下二子 : 卜四合 ; 卜合义)...[等]. 旧字派(65-84世) : 兆继万端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业念显扬. 新字派(85-104世) :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散居地 : 河南省鄢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孔子世家谱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支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罗山孔子世家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3年版. 1册(约30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繁杂, 详请查阅谱第129-287页. 名祖 : (春秋) 孔子,讳丘,字仲尼. 孔家老庄祖(64世) : 孔尚时. 下有二子 : 孔衍申 ; 孔衍泰. 衍申公下四房 : 孔兴鲁 ; 孔兴述 ; 孔兴先 ; 孔兴赐. 衍泰公下一房 : 孔兴璋. 竹竿镇孔家老庄片支祖 : 孔昭焕(孔老湾祖) ; 孔昭程(孔小湾祖) ; 孔宪刚(南孔小湾祖)...[等]. 孔家竹林片支祖 : 孔贞用(青山镇, 朱堂乡) 民权县支龙堂镇吴塘村片支祖 : 孔繁典. 下有一子 : 孔祥瑞. 字派 :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济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清代为避帝讳, 弘改为宏, 胤改为衍.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孔子世家谱. 散居地 : 河南省信阳县, 罗山县等地.
浏览: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太原鲜宇氏世谱
首尔国立中央图书馆 平安南道大同郡龙山面龙凤里72号,鲜于悳,1932年发行。 始祖鲜于靖的子孙录。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