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瑞典-挪威联盟

瑞典-挪威联盟

瑞典及挪威联合王国,也称瑞典-挪威联盟。在拿破仑战争中,瑞典于1813年正式加入反法同盟。根据1814年基尔条约,瑞典可从丹麦手中获得挪威,但是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了宪法。瑞典于此时发动了一场短暂的战争,挪威投降,被迫作为一个臣属国,服从于瑞典国王,即由瑞典方主导的“瑞典-挪威联盟”,该联盟于1905年解散。因此,瑞典-挪威联盟是指瑞典和挪威两个王国于1814年至1905年成立的共主邦联的联盟。

1905年,经过瑞典和挪威多月的协商,瑞典在同年10月26日承认挪威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联盟解体。

瑞典-挪威联盟相关文献
北欧五国中除了冰岛外还有冰岛、挪威、芬兰、瑞典
北欧五国中除了冰岛外还有冰岛、挪威、芬兰、瑞典,在《丹麦是全球幸福度最高的国家吗?》一文中介绍了丹麦,那么北欧五国还有冰岛、
查看全文
瑞典
历史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搜集、捕鱼为生。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器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抢略、侵略、贸易、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受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公元1397年,挪威、丹麦、瑞典三国共拥一主,但各国仍维持国家的身份,史称卡尔马联合。15世纪起,瑞典人极力抗拒丹麦的企图吞并。152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再次建立王权,瑞典从联盟中独立。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809年芬兰更从瑞典分裂出来成为附属于俄国的大公国。瑞典南部斯科讷阿勒斯巨石阵,估计为公元500年建造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后一次参与的战争是1814年...
查看全文
挪威语
历史挪威语是从古诺尔斯语发展出来。它与丹麦及瑞典地区的语言分别不大。事实上,维京商人促使了古诺尔斯语在俄罗斯及欧洲各地散布。公元872年,哈拉尔一世统一了挪威。当时开始使用卢恩字母。字母挪威语字母有29个。挪威语和丹麦语十分相似,而大家也使用相同的字母。使用情况在小学和初中里,大约85.3%接受bokmål的教育,而14.5%则接受nynorsk的教育。而到了初二,学生则要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在挪威的433个政区里,161个宣布他们希望使用bokmål与中央政府沟通,116个希望使用nynorsk,其余的,即156个表示中立。在挪威的4549份刊物当中,92%使用bokmål,8%使用nynorsk。语法书写语言书面挪威语和新挪威语就像其他欧洲语言,挪威语有一个官方的咨询的委员会——挪威语言会(Språkrådet)——挪威文化部决定和认可挪威语官方的文法、拼法和词语。例子以下通过几个例句来...
查看全文
瑞典-挪威联盟
参考
查看全文
挪威议会
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瑞典-挪威联盟相关标签
1814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前国家联盟
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
1905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拿破仑战争
欧洲近代
北欧近代
古政权(世界)
国家
家族谱大览
彭城刘氏宗谱
彭城刘氏宗谱: 二十一卷首一卷:[江西瑞金] 作者 刘集成纂修 版本 民国三十年(1941), 木活字本 居地 江西省瑞金市 堂号 天録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刘广传 摘要 始迁祖广传、字源达,号毓正,由广东梅县因官授江西赣州府瑞金县正堂,因居瑞金。卷首谱序、传、讚、墓誌铭、坟图、屋图、祠图、宗祀记、家训、谱跋、刘氏源流世系,卷一至卷二十一世系。
浏览:0
上湘北门彭氏族谱
浏览:0
中华万姓溯源
中华万姓溯源
浏览:6221
张氏联修族谱 [卷数不明]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藏, 民国36[1947]. 35册.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祖 : 挥公,号青阳氏. 黄帝第五子. 闽杭始祖 : (南宋) 张化孙,讳衍,字传万. 黄帝第140世孙. 二传分下列各支: 田子支祖 : (宋) 张吉云,字瑞世,号一郎. 泮迳支祖 : 张庆云,字瑞亮,号二郎. 进元塘支祖 : 张祯云,字瑞典,号三郎. 子孙散居赣邑爱敬乡, 万邑黄柏等地. 雩都岭支祖 : 张祥云,字瑞庭,号十六郎. 子孙散居雩都岭乡, 泰和石陂子, 万邑窝溪, 富竹, 兴邑衣锦乡, 龙坪等地. 樟树坛支祖 : 张集云,字瑞彩,号五郎. 胜运里支祖 : 张从云,字瑞明,号六郎. 居黄竹头. 胜运里支祖 : 张龙云,字瑞云,号七郎. 居香坑墙. 广东程乡县支祖 : 张福云,字瑞霭,号八郎. 后迁居嘉应州. 广东潮州府支祖 : 张自云,字瑞山,号九郎. 迁居大浦县三河垻. 广东崇口支祖 : 张绵云,字瑞人,号十郎. 横山支祖 : 张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 清留县支祖 : 张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 福州支祖 : 张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 潮州支祖 : 张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 章州支祖 : 张阙云,字瑞发,号十五郎. 徽州支祖 : 张倬云,字瑞凌,号家承. 江西瑞金祖 : 张彼云,字瑞崇,号家营. 永定支祖 : 张定云,字瑞东,号三十郎. 迁居金沙. 赣县一世祖 : 张功猷,字载发. 居爱敬乡43都新溪. 福建一世祖 : (南宋) 张七郎,号荣亨. 居连城张家营.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 永丰县, 万载县; 及广东省;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联修族谱 [卷数不明]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藏, 民国36[1947]. 35册.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祖 : 挥公,号青阳氏. 黄帝第五子. 闽杭始祖 : (南宋) 张化孙,讳衍,字传万. 黄帝第140世孙. 二传分下列各支: 田子支祖 : (宋) 张吉云,字瑞世,号一郎. 泮迳支祖 : 张庆云,字瑞亮,号二郎. 进元塘支祖 : 张祯云,字瑞典,号三郎. 子孙散居赣邑爱敬乡, 万邑黄柏等地. 雩都岭支祖 : 张祥云,字瑞庭,号十六郎. 子孙散居雩都岭乡, 泰和石陂子, 万邑窝溪, 富竹, 兴邑衣锦乡, 龙坪等地. 樟树坛支祖 : 张集云,字瑞彩,号五郎. 胜运里支祖 : 张从云,字瑞明,号六郎. 居黄竹头. 胜运里支祖 : 张龙云,字瑞云,号七郎. 居香坑墙. 广东程乡县支祖 : 张福云,字瑞霭,号八郎. 后迁居嘉应州. 广东潮州府支祖 : 张自云,字瑞山,号九郎. 迁居大浦县三河垻. 广东崇口支祖 : 张绵云,字瑞人,号十郎. 横山支祖 : 张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 清留县支祖 : 张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 福州支祖 : 张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 潮州支祖 : 张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 章州支祖 : 张阙云,字瑞发,号十五郎. 徽州支祖 : 张倬云,字瑞凌,号家承. 江西瑞金祖 : 张彼云,字瑞崇,号家营. 永定支祖 : 张定云,字瑞东,号三十郎. 迁居金沙. 赣县一世祖 : 张功猷,字载发. 居爱敬乡43都新溪. 福建一世祖 : (南宋) 张七郎,号荣亨. 居连城张家营.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 永丰县, 万载县; 及广东省;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联修族谱 [卷数不明]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藏, 民国36[1947]. 35册.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祖 : 挥公,号青阳氏. 黄帝第五子. 闽杭始祖 : (南宋) 张化孙,讳衍,字传万. 黄帝第140世孙. 二传分下列各支: 田子支祖 : (宋) 张吉云,字瑞世,号一郎. 泮迳支祖 : 张庆云,字瑞亮,号二郎. 进元塘支祖 : 张祯云,字瑞典,号三郎. 子孙散居赣邑爱敬乡, 万邑黄柏等地. 雩都岭支祖 : 张祥云,字瑞庭,号十六郎. 子孙散居雩都岭乡, 泰和石陂子, 万邑窝溪, 富竹, 兴邑衣锦乡, 龙坪等地. 樟树坛支祖 : 张集云,字瑞彩,号五郎. 胜运里支祖 : 张从云,字瑞明,号六郎. 居黄竹头. 胜运里支祖 : 张龙云,字瑞云,号七郎. 居香坑墙. 广东程乡县支祖 : 张福云,字瑞霭,号八郎. 后迁居嘉应州. 广东潮州府支祖 : 张自云,字瑞山,号九郎. 迁居大浦县三河垻. 广东崇口支祖 : 张绵云,字瑞人,号十郎. 横山支祖 : 张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 清留县支祖 : 张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 福州支祖 : 张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 潮州支祖 : 张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 章州支祖 : 张阙云,字瑞发,号十五郎. 徽州支祖 : 张倬云,字瑞凌,号家承. 江西瑞金祖 : 张彼云,字瑞崇,号家营. 永定支祖 : 张定云,字瑞东,号三十郎. 迁居金沙. 赣县一世祖 : 张功猷,字载发. 居爱敬乡43都新溪. 福建一世祖 : (南宋) 张七郎,号荣亨. 居连城张家营.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 永丰县, 万载县; 及广东省;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