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Malaysia)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联邦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在马来西亚当地简称为大马,部分国外地区简称为马国。国家整体依地理位置可区分为两大部分:

  • 位于马来亚半岛的部分称为西马,又细分为中马、北马、南马和东海岸4部分,半岛上有11个州属和2个联邦直辖区;
  • 位于婆罗洲的部分称为东马,有沙巴和砂拉越2个州属以及1个联邦直辖区。

根据联邦宪法,马来西亚的第一级行政区为州(Negeri)和联邦直辖区(Wilayah Persekutuan),州的界线是以马来西亚成立日(Hari Malaysia,1963年9月16日)之时为准,任何意图将州界线改变的决定必须先获得有关州政府及统治者会议的同意方为有效。

自马来西亚成立以来,第一级行政区的变更有:

  • 1966年宪法(修正)法案 -新加坡独立
  • 1973年宪法(修正)(2)法案 -吉隆坡划为联邦直辖区
  • 1984年宪法(修正)(2)法案 -纳闽划为联邦直辖区
  • 2001年宪法(修正)法案 -布城划为联邦直辖区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相关文献
英国行政区划
参见英格兰行政区划威尔士行政区划苏格兰行政区划北爱尔兰行政区划英国海外领土英国皇家属地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
语词来源1914年美国出版的地图上,马来西亚用来指称马来群岛马来(Melayu)一词源自梵文Malaiur或Malayadvipa,可译为“群山之地”,这个词由古代印度商人所采用,指称马来半岛。这个名称后来用来指末罗瑜王国,它在7世纪到13世纪存在于苏门答腊。在1850年,英国民族学家乔治·厄尔(GeorgeEarl),在《印度群岛和东亚期刊》的文章中,建议将印尼群岛命名为Melayunesia或Indunesia。他支持前者用作殖民者命名。法国航海家杜蒙德·于维尔在1826年于大洋州从事探险时,发明了“Malaisia”、密克罗尼西亚群岛(Micronesia)与美拉尼西亚(Melanesia)这三个字汇,将这些太平洋文化和岛群从波利尼西亚区分出来。1831年,他将这些名称提交到法国地理学会。杜蒙德于维尔描述“Malaisia”是“通称为东印度群岛的这个地区”。当时,有人认为,这个区域的...
查看全文
中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沿革中国行政区划的雏形从夏朝建立国家就开始了。《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建立了诸侯国。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则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时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参见:先秦行政区划)从秦朝起,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代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行省时代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在不同的朝代同一政区其管辖范围并不见得相同,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州郡时期(前221年-583年)秦朝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以郡统县。秦始皇在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到秦末增加到40多个郡。县共有1000多个,一个郡一般管十几到二三十个县。到了汉朝,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称为王国。...
查看全文
东马来西亚
行政区域沙巴(旧称北婆罗洲)及砂拉越:在1963年9月16日和马来亚联合邦共同组成马来西亚。作为联邦的一员,沙巴及砂拉越比半岛的州属享有更高度的自主权,譬如不同的移民系统。2006年以前,进入东马的半岛人民必须持有马来西亚护照。目前则采用内附芯片的大马卡进出东马。纳闽:原是沙巴的一部分;1984年纳闽被划为联邦直辖区,直接由联邦政府管辖。主要城市:政治东马两州一直是执政国民阵线的大本营。天然资源东马虽然经济上普遍落后于西马,但它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石油及天然气:丰富的藏量尚待开采。姆禄石洞群:位于砂拉越的姆禄国家公园,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石灰岩洞穴-砂拉越洞厅。沙巴北端的京那峇鲁山,海拔4,095.2米。
查看全文
泰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历史1892年前1892年的行政改革1932年以后参考文献TejBunnag,TheProvincialAdministrationofSiam1892-1915,ISBN0-19-580343-4泰国内政部民政局(DepartmentofProvincialAdministration)网址(英文)参见曼谷区名表泰国城市列表泰国的次级行政区划泰国行政区划列表(按面积)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相关标签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家族谱大览
马来西亚槟城王氏太原堂庆祝百周年纪念特刊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宗敬. 晋公长子,仕周为司徒. 时诸侯争霸,避乱于晋阳. 世人以之为王室之后,仍呼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为太原王室之始祖.后人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新安始祖 : 王壁,字大猷. 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瑯琊始祖 : 王元. 避祸,迁山东瑯琊. 江左金陵始祖 : 王导. 咸阳始祖 : 王褒. 散居地 : 马来西亚槟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1.马来西亚槟城王氏太原堂庆祝百周年纪念特刊, 1600-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宗敬. 晋公长子,仕周为司徒. 时诸侯争霸,避乱于晋阳. 世人以之为王室之后,仍呼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为太原王室之始祖.后人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新安始祖 : 王壁,字大猷. 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琅琊始祖 : 王元. 避祸,迁山东琅琊. 江左金陵始祖 : 王导. 咸阳始祖 : 王褒. 散居地 : 马来西亚槟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1.马来西亚沙巴华北同乡会族谱, 1, 1913-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马来西亚沙巴洲张氏寻根录
原书: 马来西亚 : 清河堂张氏公会, 1997年修胶印本. 1册 : 插图, 肖像. 收藏所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受姓祖 : 张挥,字天禄,号玉爵. 因官赐姓. 挥公下四子 : 张文钦(昧公) ; 张文光(般公) ; 张文逸,又名文逵(选公) ; 张文盛(盛公). 散居地 : 河北省清河县, 及全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马氏宗谱[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记事约至民国7[1918]. 8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马成辅. 自吴西迁楚北. 成辅公下二派祖(2世): 马贵卿(东分) ; 马秀卿(西分). 东分房祖(6世): 马万里 ; 马万良 ; 马万益 ; 马万忠 ; 马万金...等. 西分房祖(6世): 马伏德 ; 马伏骆. 此谱主要记载伏德公后裔. 东分辈份字似为(6世起): 万单文从呈 正邦荣富元 中泽本厚传. 西分辈份字似为(6世起): 伏英载泽希 之如能有天 遇(正)时(光)必世传. 注: 此谱作者,出版年代不详. 卷端题: 楚黄马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0
來氏宗譜, 18, 1987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