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半人马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被归类为轨道不稳定的小行星,并竞相以神话中半人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选择这一族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行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则像彗星。半人马小行星的轨道会穿越或曾经穿越过一颗或数颗气体巨星的轨道,并且有数百万年的动力学生命期。

第一颗类似半人马小行星的天体是在1920年发现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发现凯龙之前,它们并未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马小行星是1997年发现的女凯龙星,它的直径达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带中的一颗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没有半人马小行星曾经被拍摄过近照,但有证据显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号拍下特写镜头的费贝可能是被土星捕获的半人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远镜也已经获得一些飞龙星表面特征的资讯。

截至2008年 (200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三颗半人马小行星被发现有彗星状的彗发活动:凯龙、厄开克洛斯(Echeclus)和166P/尼特(...

半人马小行星相关文献
半人马
起源关于半人马的来源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不同的故事,一般它们都与拉庇泰国王伊克西翁和云有关。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伊克西翁与涅斐勒的后代,另一种说法是伊克西翁酒醉后开始对天后赫拉动手动脚,在宙斯的帮助下,赫拉将一块云化为自己的形象,半人马是伊克西翁与这块云的后代,或伊克西翁与这块云的儿子的后代等等。传说半人马一般被描写为粗野、狂暴和不讲道理。一般他们被作为野蛮的代表,与酗酒、暴力和色情相联系,但也有少数例外。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些知名的半人马是非常有知识和有教养的,比如多位大英雄的老师奇伦。这样的半人马(特别是奇伦)在中文里也常被美称为马人。(有的文献中也直接把“马人”等同于“半人马”。)考古研究认为半人马是当时未见到过骑兵的希腊人对从中亚来的游牧民族的反映。考古工作在近东发现了一些与半人马有关的艺术作品。半人马也可能是游牧民自身的图腾或荣誉的自称。代表星座半人马在天空的代表星座是半人马座和人马座。
查看全文
小行星
小行星研究的历史由左至右:灶神星(小行星4)、谷神星(矮行星)、月球1760年有人猜测太阳系内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构成一个简单的数位系列。按这个系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空隙,这两颗行星之间也应该有一颗行星。18世纪末有许多人开始寻找这颗未被发现的行星。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就是其中一例。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科研专案,在哥达天文台的领导下全天被分为24个区,欧洲的天文学家们有系统地在这24个区内搜索这颗被称为“幽灵”的行星。但这个专案没有任何成果。1801年1月1日晚上,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巴勒莫的天文台内在金牛座里发现了一颗在星图上找不到的星。皮亚齐本人并没有参加寻找“幽灵”的项目,但他听说了这个项目,他怀疑他找到了“幽灵”,因此他在此后数日内继续观察这颗星。他将他的发现报告给哥达天文台,但一开始他称他找到了一颗彗星。此后皮亚齐生病了,无法继续他的观察。而他...
查看全文
小行星1778
轨道参数小行星1778的轨道半长轴为3.1557881UA,离心率为0.118。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半人马小行星
分类半人马小行星并没有稳定的轨道且最后会被巨大行星移出太阳系。广义的半人马小行星定义是一个环绕太阳的小天体,轨道穿越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一颗或多颗行星轨道。由于在这一地区的轨道,,长期看来是不稳定的。即使像2000GM137和2001XZ255这样目前并未穿越任何行星轨道的半人马小行星,也会因为摄动逐渐改变轨道,直到它们的轨道与一颗或多颗大行星的轨道交会。然而,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各种天体的分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它们的轨道要素上:小行星中心(MPC)定义半人马小行星是近日点在木星轨道之外,而轨道半长轴比海王星短的天体。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有着相似的定义,是半长轴介于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天体(5.5AU<a"-34AU)。2007TB434:遵循近似圆形的轨道(e<0.026)。2001XZ255:有最低的轨道倾角(i70°,例如2007DA61、2004YH32;逆行,i<120°,...
查看全文
小行星族
一般特性大的、著名的小行星族包含数百颗被确认的小行星(为数更多的更小成员未被分析或是尚未被发现),小的、紧密的家族可能只有10颗被辨认出来的成员。在小行星带大约33~35%的小行星分属于不同的家族。大约有20~30个小行星族已经被明确的辨认出来,不明确的则10倍于此数量。大部分的小行星族都存在于小行星带内,但依然有些家族,像是智神星族、匈牙利族和福后星族(Phocaeafamily),有着很小的半长轴或相对于小行星带有着较大的轨道倾角。还有些研究试图发现在特洛依小行星中由碰撞形成小行星族的证据,但迄今仍没有具有决定性的证据。起源和发展家族的形成被认为是源自小行星之间的互撞。有许多或多数小行星家族的母体已经被撞碎,但也有几个家族的母体历经撞击之后未遭毁坏(例如灶神星族、智神星族、健神星族和马赛族)。像这类持续撞击的家族,典型都会有一颗独大的母体和为数众多的小行星。有些家族(像是花神星族)在同...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扶風茂陵馬氏宗譜, 1. 董事會人員 前言 家訓 序 名人 仕紳錄 世系表等, 2006
原书: 永康市 : 扶风茂陵马氏宗谱理事会, 2006年重修(祥达印务).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战国) 赵奢,字文华. 善战,破秦军于阏舆,有功而归. 赵惠文王赐马服之地,号马服君. 其孙曰兴,徙居咸阳,以马为氏. 东阳始祖(1世):(唐) 马大同,字逢吉. 臻公之子. 任吴宁县(今浙江东阳县)县令,迁居此地. 生一子: 马肖宗,又名高,字绍先. 为将军府君. 拓山始迁祖(4世) : (五代十国) 马缪,又名粗,行二. 生一子: 马道. 派祖(5世) : 马邈,字世代,行二(甘宗派,生二子: 马芝 ; 马兰) ; 马道,字世传,行一(上享堂派,生一子: 马释) ; 马登,字世科,行三(后徙义乌,永康,生一子: 马巨) ; 马进,字世达,行四(居龙游,生一子: 马薰). 义乌分祖(7世):(宋) 马谋,字智伯,行二. 巨公次子. 生二子: 马俦(自松山邑中城西,生一子: 马志) ; 马侣(迁居永康廿三都凤山即上马,生一子: 马记). 志公下派祖(11世):马定,更名为邦,字千里,行十一. 志公孙. 生五子: 马之经 ; 马之纶(居义乌官塘) ; 马之纯 ; 马之纪(居桑梓永寿,分解居嵊县) ; 马之纲(迁居象山西马畈). 平畴始迁祖(11世):马懿仲,字方明. 邈公裔. 自后马迁居平畴,任温州通判. 生二子: 马昌 ; 马昱(迁居会稽新街口). 昌公下分祖(13世):(宋) 马世儒,行庆十. 昌公之子. 生二子: 马洤,行安九 ; 马汰,行安十一. 派祖(16世) : (宋) 马奕仁,字子和. 世选公长子. 道公裔. 生三子: 马文荣(居圣溪) ; 马文讨(居南山) ; 马文福(居马府). 派祖(16世):马奕义,字子宝. 世选公次子. 生一子: 马文府(居防军). 派祖(16世) : 马奕礼. 世选公三子. 居武义枫林里. 生二子: 马文棣(居粉岭) ; 马百廿(居义乌马村). 派祖(16世):马奕智. 世选公四子. 生一子: 马仕贤(居壶山). 甘棠派祖(17世):(元) 马泰,字克阳,行晖七. 汰公裔. 生三子: 马道银 ; 马道珠 ; 马道钱. 皆系世儒公裔. 乌马村始祖(19世) : (明) 马洪. 文福公孙,居兰溪马洵镇. 生三子: 马衡 ; 马微 ; 马德. 西洋上,下甘棠祖(21世):(明) 马文和,行二. 思象公长子. 系邈公裔. 生四子: 马元亨 ; 马元佑(居西宅,现西阳村) ; 马元泰 ; 马元最. 下村方派水阁祖(21世):马安和,字彦棋,行四. 思象公三子. 遭回禄由平筹迁下村. 生二子: 马元简 ; 马元策. 半爿山派祖(21世):(明) 马贵杰,字广豪,行孚卅三. 文府公玄孙. 系道公裔. 生一子: 马仕容. 文和公下派祖(22世):马元泰,行五. 生六子: 马仕堂 ; 马仕俊 ; 马仕容 ; 马仕恺 ; 马仕松 ; 马仕禄. 均居上宅. 上甘棠祖(23世):马仕俊. 居上宅,现上甘棠村. 生七子: 马鐌(日房) ; 马铨(月房) ; 马鉴(星房) ; 马铖(辰房) ; 马鈫(高房) ; 马锦(照房) ; 马镰(耀房). 马乌岩下派祖(23世):(明) 马仕佶,字季豪,行十三. 元简公四子. 生五子: 马𨦡(干房) ; 马𨪜(元房) ; 马钲(亨房) ; 马[钅相)(利房) ; 马锵(贞房). 派祖(24世) : (明) 马权,字廷立,行茂九六. 海公三子. 道公裔. 生六子: 马文铢 ; 马文錬 ; 马文鎱 ; 马文铁(福房) ; 马文鉊(禄房) ; 马文(钅府)(寿房). 藻川派祖(14世) : (元) 马文翁,行昭三. 迪公长子. 系登公裔. 生二子: 马复宗 ; 马继宗. 注:各派排行字第不一, 详见谱中世系.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市, 金华市, 义乌县, 东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书脊题, 及部分版心题编目. 部分版心题 : 茂陵马氏宗谱.
浏览:100
昄仙髙氏族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10[1810].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记事至清嘉庆7年[1802]高嘉谟...[等]撰序, 但后续仍有续增. 鼻祖 : (唐) 高崇文,谥忠武. 因平蜀得功,封南平王. 居袁州宜表. 皈仙祖(3世) : (唐) 高骈,谥武昭. 承简公之子,开基皈仙. 吉水始迁祖(5世) : 高亿霞,号螺川,行五. 昂公长子. 任吉州判官,因避杨行密乱,携弟高亿云,行十一,徙居吉州皈仙. 亿云公生三子 : 高瑱 ,行四 ; 高珤 ; 高璋. 安福始迁祖(12世) : 高德胜. 亿霞公之8世孙. 由皈仙徙居安福嘉林. 大湾派祖(18世) : 高耆年,行十四郎. 茂中公之子,亦为亿霞公之裔. 自嘉林徙庐陵大湾. 耆年公派下房祖(20世) : 高念四(新溪房) ; 高念七(山下房) ; 高念八(江边房) ; 高念十(庄下房). 永丰始迁祖 : (宋) 高半云,行十三. 为盟叔公之子,瑱公之裔孙. 由吉水皈仙徙居永丰.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吉水县, 吉安县(旧称庐陵)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昄仙髙氏族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10[1810].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记事至清嘉庆7年[1802]高嘉谟...[等]撰序, 但后续仍有续增. 鼻祖 : (唐) 高崇文,谥忠武. 因平蜀得功,封南平王. 居袁州宜表. 皈仙祖(3世) : (唐) 高骈,谥武昭. 承简公之子,开基皈仙. 吉水始迁祖(5世) : 高亿霞,号螺川,行五. 昂公长子. 任吉州判官,因避杨行密乱,携弟高亿云,行十一,徙居吉州皈仙. 亿云公生三子 : 高瑱 ,行四 ; 高珤 ; 高璋. 安福始迁祖(12世) : 高德胜. 亿霞公之8世孙. 由皈仙徙居安福嘉林. 大湾派祖(18世) : 高耆年,行十四郎. 茂中公之子,亦为亿霞公之裔. 自嘉林徙庐陵大湾. 耆年公派下房祖(20世) : 高念四(新溪房) ; 高念七(山下房) ; 高念八(江边房) ; 高念十(庄下房). 永丰始迁祖 : (宋) 高半云,行十三. 为盟叔公之子,瑱公之裔孙. 由吉水皈仙徙居永丰.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吉水县, 吉安县(旧称庐陵)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皈仙高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10[1810].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记事至清嘉庆7年[1802]高嘉谟...[等]撰序, 但后续仍有续增. 鼻祖 : (唐) 高崇文,谥忠武. 因平蜀得功,封南平王. 居袁州宜表. 皈仙祖(3世) : (唐) 高骈,谥武昭. 承简公之子,开基皈仙. 吉水始迁祖(5世) : 高亿霞,号螺川,行五. 昂公长子. 任吉州判官,因避杨行密乱,携弟高亿云,行十一,徙居吉州皈仙. 亿云公生三子 : 高瑱 ,行四 ; 高珤 ; 高璋. 安福始迁祖(12世) : 高德胜. 亿霞公之8世孙. 由皈仙徙居安福嘉林. 大湾派祖(18世) : 高耆年,行十四郎. 茂中公之子,亦为亿霞公之裔. 自嘉林徙庐陵大湾. 耆年公派下房祖(20世) : 高念四(新溪房) ; 高念七(山下房) ; 高念八(江边房) ; 高念十(庄下房). 永丰始迁祖 : (宋) 高半云,行十三. 为盟叔公之子,瑱公之裔孙. 由吉水皈仙徙居永丰.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吉水县, 吉安县(旧称庐陵)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皈仙高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10[1810].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记事至清嘉庆7年[1802]高嘉谟...[等]撰序, 但后续仍有续增. 鼻祖 : (唐) 高崇文,谥忠武. 因平蜀得功,封南平王. 居袁州宜表. 皈仙祖(3世) : (唐) 高骈,谥武昭. 承简公之子,开基皈仙. 吉水始迁祖(5世) : 高亿霞,号螺川,行五. 昂公长子. 任吉州判官,因避杨行密乱,携弟高亿云,行十一,徙居吉州皈仙. 亿云公生三子 : 高瑱 ,行四 ; 高珤 ; 高璋. 安福始迁祖(12世) : 高德胜. 亿霞公之8世孙. 由皈仙徙居安福嘉林. 大湾派祖(18世) : 高耆年,行十四郎. 茂中公之子,亦为亿霞公之裔. 自嘉林徙庐陵大湾. 耆年公派下房祖(20世) : 高念四(新溪房) ; 高念七(山下房) ; 高念八(江边房) ; 高念十(庄下房). 永丰始迁祖 : (宋) 高半云,行十三. 为盟叔公之子,瑱公之裔孙. 由吉水皈仙徙居永丰.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吉水县, 吉安县(旧称庐陵)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昄仙髙氏族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10[1810].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记事至清嘉庆7年[1802]高嘉谟...[等]撰序, 但后续仍有续增. 鼻祖 : (唐) 高崇文,谥忠武. 因平蜀得功,封南平王. 居袁州宜表. 皈仙祖(3世) : (唐) 高骈,谥武昭. 承简公之子,开基皈仙. 吉水始迁祖(5世) : 高亿霞,号螺川,行五. 昂公长子. 任吉州判官,因避杨行密乱,携弟高亿云,行十一,徙居吉州皈仙. 亿云公生三子 : 高瑱 ,行四 ; 高珤 ; 高璋. 安福始迁祖(12世) : 高德胜. 亿霞公之8世孙. 由皈仙徙居安福嘉林. 大湾派祖(18世) : 高耆年,行十四郎. 茂中公之子,亦为亿霞公之裔. 自嘉林徙庐陵大湾. 耆年公派下房祖(20世) : 高念四(新溪房) ; 高念七(山下房) ; 高念八(江边房) ; 高念十(庄下房). 永丰始迁祖 : (宋) 高半云,行十三. 为盟叔公之子,瑱公之裔孙. 由吉水皈仙徙居永丰.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吉水县, 吉安县(旧称庐陵)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