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盛信元

盛信元

盛信元
盛信元简介资料
盛信元相关文献
针生盛信
经历芦名氏第14代当主・芦名盛滋的曾孙。针生氏是芦名氏的分家主要担任主家的外交事务,受到了芦名盛氏的重用,但后来因为金上盛备和权利问题与主家对立,招致了芦名家的分裂。天正17年(1589年)芦名氏被伊达政宗灭亡后侍奉伊达政宗。后在关原之战中从属于西军,失去了领地,之后再次侍奉伊达家。宽永2年(1625年)死去。享年73岁。
查看全文
仁科盛信
生平1582年,织田和德川联军大举征伐武田胜赖,势如破竹。3月1日,织田信长世子织田信忠率领的3万大军包围了只有3千兵力防守的高远城。信忠派遣当地僧侣前往劝降,遭到盛信拒绝,并将使者的耳鼻削去后送还。翌日织田军对高远城发动总攻,仁科盛信与小山田昌行等武将英勇奋战,使得织田家蒙受不小损失,包括岩仓家出身的织田信家战死。然而织田军最后仍挟其数量优势攻破了城门,仁科盛信及小山田昌行自尽,高远城沦陷。在织田信长大军的进攻之下,武田家治下的城主与将领,不是开城投降就是弃城逃亡,其中却只有仁科盛信勇于抵抗并奋战至最后一刻,令人感佩。盛信没有头颅的遗体被当地崇拜他的居民埋葬,埋葬之处后来被称做“五郎山”。后代长子仁科信基后来成为江户幕府旗本以仁科氏存续,次子武田信贞也成为江户幕府旗本存续。
查看全文
佐久间信盛
生平生于尾张国爱知郡山崎(今爱知县名古屋市南区),自小便侍奉织田信秀,同时是少年时期织田信长身边的重臣。信秀死后在家督继承问题上支持信长,于织田信行谋反时也帮助信长出战。桶狭间之战时在善照寺寡兵与今川氏大军奋战立功,以此功成为当时信长家臣中地位最高的重臣,并担任了信长长女五德姬嫁入德川家时的警护。因为善于指挥撤退时的殿军,因此又被称为‘撤退佐久间’。与‘进攻柴田’的柴田胜家并称。参加织田信长指挥的所有战争。在织田氏攻打观音寺城期间,攻下箕作城获得战功。在伊势长岛成功平定一向宗势力,在火烧比叡山获得相当大的功绩。1571年(元龟2年)获得近江国栗太郡一带的知行地。但自从三方原增援德川家大败开始,信盛的武运急转直下,信盛率领3000兵,支援德川军在三方原的战争,但是信盛率先撤退,使平手汎秀阵亡,战后遭信长斥责。在镇压伊势长岛的农民起义失利后,信盛就显得力不从心。在他的同僚水野信元被罢免的情况下
查看全文
关盛信
生平关盛信作为伊势国的有力豪族,以伊势龟山城为居城,迎娶了近江日野城主蒲生定秀的女儿为妻、一度臣从于六角氏。后在织田信长入侵伊势时降伏,但在元龟4年(1573年)时,因为对信长之子织田信孝的轻蔑,而受到织田信长处罚,与神户具盛一同被监禁在蒲生家的近江国日野城。天正2年(1574年)8月,因讨伐自越前逃亡到甲贺郡的樋口直房,建立军功而受到信长奖赏。天正10年(1582年),织田信孝被任命出征四国时,关盛信被允许重回伊势龟山城。在本能寺之变后离开织田信孝,从属于丰臣秀吉方,在天正11年(1583年)的贱岳之战中,居城龟山城一度被泷川一益夺去,关盛信父子被迫投靠蒲生氏乡,但关盛信又拉拢旧臣岩间八左卫门对泷川一益叛变,并在战后夺回龟山城。天正12年(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关盛信的龟山城遭到织田信雄的家臣神户正武的进攻,但在关盛信跟关一政父子的奋战下,顺利击退织田军,获得丰臣秀吉的赞赏,关...
查看全文
冈部元信
生平祖父纲就是今川氏重臣,在今川义元继任家督中担当重要角色(花仓之乱)。元信自身亦在平定远江和三河时贡献良多。天文17年(1548年)第2次小豆坂之战。及天文18年(1549年)安祥城之战都建立军功,受今川义元之命驻守在尾张的鸣海城。永禄3年(1560年),在桶狭间之战中以鸣海城为据点并与织田势交战。主君义元被织田信长杀死后仍然继续抵抗,在与织田方谈判夺回今川义元首级后才开城退兵,在返回骏府城途中攻击守军约100余人的刈谷城并杀死城将水野信近和烧毁城池。6月8日获得今川氏真颁给褒扬状并加封领地。虽然是今川家的谱代家臣,在义元死后的永禄11年(1568年),武田信玄侵攻骏河并流放今川氏真,于是元信降服并仕于武田氏,天正2年(1574年)6月被任命为远江高天神城的守将。天正3年(1575年)5月,面对织田、德川联军进攻(长篠之战),因在远江地区成功阻止德川军的进攻,获得胜赖加封领地。天正9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石塘盛氏宗譜, 4, 卷6, 聖五 23世元溫(蘭德一)公起, 19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清光绪27[1901]重修. 存9册: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无目录,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1, 5, 8, 10 12. 且部分页数破损模糊,无法阅读. 远祖 : (周) 樊寉. 文王第28子. 封于盛. 虞城祖 : (隋唐之际) 盛彦师,谥武庄,封葛国公郎. 兴贤公之子. 樊寉公53世孙. 居宋州之虞城. 钱塘祖 : (宋) 盛邦彦. 崇甫公长子. 樊寉公66世孙. 官吉州司理,随仁宗南渡,居钱塘. 始迁祖(1世) : 盛德恭,字文正,行养六. 邦彦公之子. 自钱塘来官兰谿学博,居邑之灵泉乡石塘. 派祖(7世) : 盛文宝,字时,行义廿七. 岩公第四子. 下有三子 : 盛美,字宗荣,行仁廿二 ; 盛诚,字宗仁,行仁四十 ; 盛谊,字宗义,行仁五十一. 美公下房祖(9世) : (宋) 盛思聪,行万十二(潘村,坛内,毛山凸等派共祖) ; 盛思明,行万十三(岭下,旧宅,新宅,上厅,下厅等派共祖). 诚公下房祖(9世) : 盛思济,字得众,行曾三二. 为瓦窑山, 马涧石, 鼓里, 旧屋, 湖店,后溪等派共祖. 谊公下房祖(9世) : 盛思通,行曾十(迁居浦江三都新塘角) ; 盛思达,字得志,行曾四二(井里派祖). 散居地 :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石塘盛氏宗譜, 7, 世系_ 上田派 賜六 信公(福十一) 25世永銜(睿百廿一)起, 193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民国26[1937]重修. 7册: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远祖: (周) 樊寉. 文王第28子. 封于盛. 虞城祖: (隋唐之际) 盛彦师,谥武庄,封葛国公郎. 樊寉公53世孙. 居宋州之虞城. 钱塘祖: (宋) 盛邦彦. 官吉州司理参军,南渡居钱塘绍兴. 樊寉公66世孙. 始迁祖(1世): 盛德恭,字文正,行养六. 邦彦公之子. 自钱塘来官兰谿学博,居邑之灵泉乡. 派祖(7世): 盛文宝,字时,行义廿七. 岩公第四子. 下有三子: 盛美,字宗荣,行仁廿二 ; 盛诚,字宗仁,行仁四十 ; 盛谊,字宗义,行仁五十一. 美公下房祖(9世): (宋元之际) 盛思聪,行万十二(潘村,坛内,毛山凸等派共祖) ; 盛思明,字思俊,行万十三(岭下,旧宅,新宅,上厅,下厅等派共祖). 诚公下房祖(9世): (宋元之际) 盛思济,字得众,行曾三二(为旧屋,马涧,石鼓里,下盛,张良山等派共祖). 谊公下房祖(9世): (宋元之际) 盛思通,字德明,行曾十(居浦江三都盛店下黄新塘角) ; 盛思达,字得志,行曾四二(井头里祖). 岭口祖(12世): (宋) 盛再旺,字子发,行庚三(为思济公之后). 派下支祖(16世): (明) 盛赐六 ; 盛赐七 ; 盛赐四. 行字母: 圣德敏睿 毅淑祯祥 宽宏俊伟 熹奕嘉彰. 名字母: 世元国永 一曾端(喜)方 守信存本 应际朝常. 表字母: 邦可君希 光大忠吉 继志甫生 启裕周立. 注: 卷1, 影像第49-52页还有其他支分派行字. 注: 此谱卷数杂异.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部分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盛氏宗谱.
浏览:100
石塘盛氏宗譜, 2, 卷3, 23世元遇公起, 19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清光绪27[1901]重修. 存9册: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无目录,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1, 5, 8, 10 12. 且部分页数破损模糊,无法阅读. 远祖 : (周) 樊寉. 文王第28子. 封于盛. 虞城祖 : (隋唐之际) 盛彦师,谥武庄,封葛国公郎. 兴贤公之子. 樊寉公53世孙. 居宋州之虞城. 钱塘祖 : (宋) 盛邦彦. 崇甫公长子. 樊寉公66世孙. 官吉州司理,随仁宗南渡,居钱塘. 始迁祖(1世) : 盛德恭,字文正,行养六. 邦彦公之子. 自钱塘来官兰谿学博,居邑之灵泉乡石塘. 派祖(7世) : 盛文宝,字时,行义廿七. 岩公第四子. 下有三子 : 盛美,字宗荣,行仁廿二 ; 盛诚,字宗仁,行仁四十 ; 盛谊,字宗义,行仁五十一. 美公下房祖(9世) : (宋) 盛思聪,行万十二(潘村,坛内,毛山凸等派共祖) ; 盛思明,行万十三(岭下,旧宅,新宅,上厅,下厅等派共祖). 诚公下房祖(9世) : 盛思济,字得众,行曾三二. 为瓦窑山, 马涧石, 鼓里, 旧屋, 湖店,后溪等派共祖. 谊公下房祖(9世) : 盛思通,行曾十(迁居浦江三都新塘角) ; 盛思达,字得志,行曾四二(井里派祖). 散居地 :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何元升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礼
何元升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礼
何元升老祖宗家住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古罗界村大红枣树下,他系下有五子两女,长子何作文,次子何作明,三子何作正,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两女名字不清楚,长子何作文现居住陕西省,次子何作明现居住湖北省,三子何作正现居住湖南老家张家界,次子何作明的子孙后代现已同三子何作正的子孙后代团聚,四子何作仁同五子何作晟及两女至今下落不明。听说五子何作晟没有后代子孙,在这作明作正的子孙后代们希望作文作仁的子孙后代们早日认祖归宗,落叶归根。
浏览:0
東陽三元徐氏宗譜, 32, 世傳14, 38世盛字行理鐘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重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卷数杂异, 书衣和版心及卷端的卷数不同,所以将此谱分成世系,世传及卷首三大类标注. 注 : 此谱不全. 世传部分缺: 26世, 28-29世, 31世, 及部分32世; 世系部分缺: 25-29世, 29-33世, 及部分33-37世. 东阳始祖(1世) : (唐) 徐回,字子回. 生二子 : 徐珏 ; 徐珪. 本谱为珪公世系. 分派祖(11世) : 徐懽,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生四子 : 徐世暐,行百四(印谷双溪始祖) ; 徐世益,行百六(三元始祖)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元世益公生三子(13世) : 徐善安,字伯宁,行千二 ; 徐善俊,字思仲,号菊隐,行千四 ; 徐善果,字千秋,行千五. 善果公生六子(14世) : 徐雄,字子厚,行万十七(下宅) ; 徐翥,字子光,又字原翔,行万十九(止) ; 徐载叔,字子升,行万廿一(前山) ; 徐志,字原礼,号浦潭渔隐,行万廿二 ; 徐毅,字原刚,行万廿六(止) ; 徐璇,字原卿,行万廿八. 水阁祖(19世) :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前山载叔公之5世孙. 生四子: 徐瑚,字宗器,号期颐翁,行义六十二 ; 徐璠,字原盛,行义八十 ; 徐珪,字廷芳,行义百十七 ; 徐㻞,字宗润,号三友翁,行义百四十六(夏溪). 夏溪㻞公生四子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浦潭) ; 徐存协,字守中,行礼百七十五(夏溪) ;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中宅) ; 徐存清,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双溪). 观光里始祖(21世) :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下宅雄公7世孙. 由下宅徙观里. 生二子 : 徐世平,字尚正,号衡庵,行智二百七十三(左房) ; 徐世中,字尚止,号松里,行智二百八十九(右房). 左房世平公生五子(23世) : 徐琦,字良玉,行信二百九十五(仁房) ; 徐瑄,行信三百十二(义房) ; 徐陇,行信三百三十四(礼房) ; 徐瑗,行信三百五十三(智房) ; 徐玠,行信四百一(信房). 右房世中公生四子(23世) : 徐瓘,行信三百六十七(福房) ; 徐琢,字良器,行信四百二十一(缘房) ; 徐瑀,字良佩,行信四百二十六(善房) ; 徐珝,字良夫,号竹峰,行信四百三十四(庆房). 后宅祖(24世) : 徐允昂,字廷英,行贤四十九. 水阁瑚公之子. 由前山徙后宅. 双溪祖(24世) : 徐寿奎,行贤二百八十一(金钩) ; 徐寿进,字子益,行贤四百廿六(七分). 皆为存清公3世孙. 排行(5-39世)似为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本宗茂 衍云仍庆 富寿康平 永盛隆.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及目录题 : 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100
東陽三元徐氏宗譜, 20, 世傳2, 23世信字行遠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重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卷数杂异, 书衣和版心及卷端的卷数不同,所以将此谱分成世系,世传及卷首三大类标注. 注 : 此谱不全. 世传部分缺: 26世, 28-29世, 31世, 及部分32世; 世系部分缺: 25-29世, 29-33世, 及部分33-37世. 东阳始祖(1世) : (唐) 徐回,字子回. 生二子 : 徐珏 ; 徐珪. 本谱为珪公世系. 分派祖(11世) : 徐懽,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生四子 : 徐世暐,行百四(印谷双溪始祖) ; 徐世益,行百六(三元始祖)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元世益公生三子(13世) : 徐善安,字伯宁,行千二 ; 徐善俊,字思仲,号菊隐,行千四 ; 徐善果,字千秋,行千五. 善果公生六子(14世) : 徐雄,字子厚,行万十七(下宅) ; 徐翥,字子光,又字原翔,行万十九(止) ; 徐载叔,字子升,行万廿一(前山) ; 徐志,字原礼,号浦潭渔隐,行万廿二 ; 徐毅,字原刚,行万廿六(止) ; 徐璇,字原卿,行万廿八. 水阁祖(19世) :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前山载叔公之5世孙. 生四子: 徐瑚,字宗器,号期颐翁,行义六十二 ; 徐璠,字原盛,行义八十 ; 徐珪,字廷芳,行义百十七 ; 徐㻞,字宗润,号三友翁,行义百四十六(夏溪). 夏溪㻞公生四子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浦潭) ; 徐存协,字守中,行礼百七十五(夏溪) ;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中宅) ; 徐存清,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双溪). 观光里始祖(21世) :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下宅雄公7世孙. 由下宅徙观里. 生二子 : 徐世平,字尚正,号衡庵,行智二百七十三(左房) ; 徐世中,字尚止,号松里,行智二百八十九(右房). 左房世平公生五子(23世) : 徐琦,字良玉,行信二百九十五(仁房) ; 徐瑄,行信三百十二(义房) ; 徐陇,行信三百三十四(礼房) ; 徐瑗,行信三百五十三(智房) ; 徐玠,行信四百一(信房). 右房世中公生四子(23世) : 徐瓘,行信三百六十七(福房) ; 徐琢,字良器,行信四百二十一(缘房) ; 徐瑀,字良佩,行信四百二十六(善房) ; 徐珝,字良夫,号竹峰,行信四百三十四(庆房). 后宅祖(24世) : 徐允昂,字廷英,行贤四十九. 水阁瑚公之子. 由前山徙后宅. 双溪祖(24世) : 徐寿奎,行贤二百八十一(金钩) ; 徐寿进,字子益,行贤四百廿六(七分). 皆为存清公3世孙. 排行(5-39世)似为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本宗茂 衍云仍庆 富寿康平 永盛隆.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及目录题 : 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