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陈季朝修《[江苏常州]毗陵陈氏宗谱》条目(馆藏:JP1053)。始祖曜(字曜延,行一),南宋时自建康(今南京)迁武进(今属常州)城东。始迁祖罗祥(字始桥,号古塘,行一),曜延九世孙,明代迁富塘桥。 卷一序、贺词、贺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家风建设、凡例、捐资乐助条例、修谱委员会名单、修谱办公室名单、留影、剪影、告族人书、功德芳名录、族人风采,卷二宗族渊源发展及现状、迁徙实录、湖塘地名的由来、陈家村概况、原拆迁村庄简图、陈家村原址图、族人住宅照片、人口户数统计表、寿星表、大学生榜,卷三像赞、注功德名次、凡例、家规、家训、启后录、碑记、翰墨志、源流录、服制图,卷四传、序、创建玉塘桥轶事、传略、纪略、履历,卷五传、序、行略,卷六传、碑文、世表,卷七至十七世系图表,卷十八始迁湖塘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宗祠建造及被毁情况实录、寻访实录、传说、四时八节、方言、民歌民谣、领谱名录、跋、纪年对照表。
陈氏宗谱十八卷(江苏常州)相关文献
《霍氏宗谱》记载江苏常州首位状元
《霍氏宗谱》记载江苏常州首位状元, 近日,江苏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于上周收得一份《霍氏宗谱》
江苏省-常州-武进萧宝卷
萧宝卷(483年-501年),别名萧智藏、萧明贤,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又极其吝啬钱财,他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萧懿之弟萧衍发兵进攻建康,并且改立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萧衍掌权后,萧宝卷被追废为涪陵王,但陵墓仍按皇帝的级别修筑而成。人物生平少年继位萧宝卷的生母刘惠端(萧鸾的正妻)早亡,由潘妃抚养。他年少时不喜读书,以捕老鼠为乐。萧鸾的长子萧宝义因残疾,难以承接地位,所以于建武元年(494年)册立萧宝卷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日(498年9月1日),齐明帝萧鸾去世,太子萧宝卷继位,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但他自幼口吃,又不爱学习,整天只知道玩闹,经常在东宫和侍卫们一起挖洞捉老鼠,弄得通宵达旦。萧鸾却也不怎么管他,倒是担心他心机不够,将来驾驭不了那些宗室叔伯兄弟们,萧鸾以阴谋手段篡夺帝位后,滥杀高帝、武帝的子孙以巩固帝位,临死之时对要萧宝卷果于诛...
江苏省-常州-溧阳陈名夏
陈名夏(1601~1654)字百史。江溧阳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杨廷鉴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陈名夏好诗文,曾在山东、河北等地游学。喜结天下名士,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当他得知崇祯帝已吊死煤山的消息后,欲逃出京城,不料被农民军发现。几经周折才投奔到南明福王小朝廷。因其曾降附农民军被定“从贼案”。不久,陈名夏又逃离福王政权。归附大清朝,被授为修撰。官吏部尚书。又升弘文院大学士晋少保。终因赞同沿用明朝典制,反对强制汉人接受剃发令,而受到-,被处绞刑。陈名夏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诗人。著有《石云居集》。
江苏省-常州-武进陈洽
陈洽(1370—1426年),字叔远,武进人,洪武年间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系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为吏部右侍郎,后多次随军出征,参赞军事。宣德元年(1426年)征讨黎利时,因带兵将领王通不听陈洽的建议,莽撞进兵,致使大军中伏,陈洽也披挂上阵,战死沙场。陈洽好古力学,与陈济、陈浚兄弟三人并知名,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人物简介洪武年间,陈洽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他曾奉命阅军,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他便能记下来。有的人再来一次,总是被他斥退。朱元璋嘉奖他有才能,赐给他金织衣。父亲戍守五开去世,陈洽奔丧。正值蛮人反叛,道路阻塞,陈洽冒险间道而行,终于背着父亲遗骨回来。建文年间(1399年-?),因茹瑺的推荐,被召回任文选司郎中。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陈洽被升任为吏部右侍郎,又改为大理寺卿。安南战事开始时,朝廷命陈洽赴广西,与韩观挑选士卒从征。到大军出发时,遂...
江苏省-常州-金坛陈从古
陈从古(一一二二~一一八二),字希颜,一作晞颜,号敦复先生(《诚斋集》卷四四《压波堂赋》),镇江金坛(今犀江苏)人(同-卷一二七《陈先生(维)墓志铭》)。维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富阳尉,改邵州教授,监行在左藏东库。擢司农寺主簿,坐法罢。起知蕲州。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湖南提点刑狱,八年,除本路转运判官。九年,知襄阳府。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贪墨不才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九年卒,年六十一。有诗集,已佚。事见《周文忠集》卷三四《陈公从古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