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周奇孙

周奇孙

周奇孙
周奇孙简介资料
周奇孙相关文献
江苏-常州-天宁洪奇孙
洪奇孙(1804~1859)字子龄,后改名德方。为著名学者洪亮吉的幼子。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阳湖人。从小继承家学,对历史、舆地、骈文颇有研究。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人后,任广东镇平县知县。任职期间,继续钻研史学。鉴于东晋十六国以来,侨置郡县,朝南暮北,各种资料紊乱和奇缺。《北齐书》、《周书》、∠史》、《北史》等正史无地理志记载等缺陷,故仿其父著《十六国疆域志》体例,搜集《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和《地理通释》等书中的地理资料,对照考订,编撰一部《补梁疆域志》。另外,他还著有《淳则斋骈体文》、《淳则斋诗集》、《战国地名备考》、《汉魏六朝隋唐地理书目考证》等。
查看全文
孙奇逢
注释^费密.弘道书.赵熙(序).成都怡兰堂刻本,192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飮冰室专集之七十五.^周振甫,《谈艺录》读本
查看全文
公孙周
注释^《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十六年》:景公无子,取元公庶曾孙公孙周之子德及启畜于公宫。及景公卒,先立启,后立德,是为昭公。^《史记·宋微子世家》: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参考资料《左传》《史记》
查看全文
周友的生平简介周友为何被称作“三奇和尚”?
少林派是武林第一门派,无论是在武侠小说还是在古代历史中,少林派都是公认的中华武学的泰斗。古代的少林派出现了很多武艺高超的武僧,明代的著名武憎周友就是江湖上的超一流高手,人称“三奇和尚”。 据万历九年十月二十七日《登封县帖》记载的关于周友的事迹,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期),周友是少林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少林寺第一位立下显赫战功,即三次“奇功
查看全文
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简介孙奇逢是怎么死的?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当代学者称孙奇逢为“北学”,并将他与黄宗羲的“南学”并立。黄宗羲之名,无需小编多说,现代历史教科书中对黄宗羲有所介绍,想来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 黄宗羲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能与黄宗羲并立,可见孙奇逢本人的才学,应当是极出众的。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有现代学者认为孙奇逢是当得起这三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7.楚黄周氏宗谱, 17, 卷12 时佑公派下 昌奇11世一成公起 , 193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21[1932]序.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周茂昭. 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泗水街人. 明太祖以功封宣慰使,携眷迁徙湖北黄岗. 三大派祖(5世) : 周时佑(河分) ; 周时仁(畈分) ; 周时义(港分). 时佑公下七子 : 周凤明 ; 周凤智 ; 周凤翥 ; 周凤翔 ; 周凤贵 ; 周凤清 ; 周凤泰. 时仁公下七子 : 周凤源 ; 周凤木 ; 周凤本 ; 周凤魁 ; 周凤星 ; 周凤点 ; 周凤斗. 时义公下三子 : 周凤立 ; 周凤栖 ; 周凤朝. 老字派 : 虞舜时凤 洪光之昌 一士成学 宗定郁传 启世攸章. 新字派 : 丰邑家声古 齐安德祚延 允宜蕃衍盛 敬慎廸惟前.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巿, 武汉巿黄陂区, 新洲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及版心题 : 周氏宗谱.
浏览:100
爐前周氏四修族譜, 7, 卷4_ 文璉 永權 元房 隆朝 昌奇42世英龍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民国33[1944]. 3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修谱人员 : 周祖茂,字砥平 ; 周国褫,字瑞璜 ; 周祖停,字莲池 ; 周国禓,字亚范 ; 周泰声,字建勋 ; 周泰镒,字致祥 ; 周荣锡,名禹畴,字祝遐. 注 : 卷首三 "周氏邵新武宁源流谱" 之版心注有 ”光霁堂” 字样. 一世祖(1世) : 周汾,字朝奉. 仕隋会稽刺史. 避难袁州,复徙庐陵乌东. 邵东始迁祖(27世) : (元) 周梦龙. 原籍江西太和县. 元时随父迁宝庆邵阳,卜居邵东石步天河湾,即今长塘庙大树下周家瓦子屋场. 炉前始祖(28世) : (元) 周汝海. 梦龙公三子. 元末明初由湖南邵阳东乡迁居炉前. 五大派祖(32世) : (明) 周仲禄 ; 周仲华 ; 周仲诚,字万诚 ; 周仲旻,字仁通 ; 周仲庆. 仲禄公下二支祖(33世) : (明) 周文琏 ; 周文瓒. 瓒公下三房祖(34世) : (明) 周志汪 ; 周志澜 ; 周志深. 志汪公生五子(35世) : (明) 周思钰 ; 周思钦 ; 周思锭 ; 周思钧 ; 周思镒. 志澜公生五子(35世) : (明) 周思钺 ; 周思钟 ; 周思炼 ; 周思锦 ; 周思锁. 志深公生六子(35世) : (明) 周思铨 ; 周思钥 ; 周思镗 ; 周思钊 ; 周思铉 ; 周思录(止). 排行(27世起)似为 : 梦汝才应世仲文志思永兴隆万代昌英雄朝显祖国泰定安裕荣. 注 : 新邵武宁各房班次详见卷首3, 影像31-32页.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阳炉前周氏四修族谱 版心题(卷首3) : 周氏邵新武宁源流谱 卷端题 : 湖南邵阳炉前周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周氏宗譜, 3, 卷8_ 26世正字行 尚奇公起, 180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9[1804]重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为残卷, 总卷数不详. 仅含卷3, 7-8, 10-11. 参见1932年修之周氏宗谱. 岑溪派祖(21世祖) : 周守纯(大寮) ; 周守吉(胡家) ; 周守禹(拓树坑) ; 周守厚(周家楼) ; 周守德(上广山). 派祖(21世) : 周守香(瞻山) ; 周中和(双泉) ; 周中仁,行康二八(天台居岩下) ; 周守泰,行康二百十四(下宅) ; 周守稼,行康百九三(黄坞塘) ; 周兴一,行康又二百三四(白云山) ; 周佛奇,行康又二百二四(祝坞) ; 周巨文,行康百三七(临泽) ; 周守渊,行康五七(里庆) ; 周伯晓,行康百五九(上泉). 派祖(21世) : (明) 周守颜,字彦容,行康九(竹园) ; 周守曾,行康八十七(周村) ; 周守路,行康四十七(柏溪). 派祖(21世) : 周守訚,行康八十(八分派) ; 周守侃,行康二百三十二(八分) ; 周守仪(可山) ; 周守仪,行康二百三十三(苛山) ; 周守状,行康二百三十四(可山) ; 周守旦,行康二百三十一(柏枝). 派祖(21世) : 周守海,行康八九(聚英) ; 周守良,行康八九(周田) ; 周福,行康二百四八(杨坑). 派祖(21世) : 周能三,行康二百四九(岭头) ; 周士俊(塘下) ; 周原敬,行康百四八(卢塘) ; 周廷富,行贞十四(吕畈下清塘) ; 周廷魁,行贞十六(后园) ; 周桂,行信一(溪东) ; 周玄文(东门). 排行(21-28世) : 康宁贤良 忠正崇仁.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东阳周氏宗谱 卷端题 : 周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42.周氏宗谱.万一万二万三万五支系, 42, 万五 宗九 以奇 思玉思敬 曰米之子 20世祚英, 1368起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7.熊氏宗谱, 7, 卷6: 二房 子奇 定公 11世成周公起世系, 188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宝善堂, 清光绪13[1887].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熊寿斌,字禹门,号绍龙 ; 熊绵昌,字炳文,号耳山 ; 熊泽渊,字深亭 ; 熊泽香,字春红,号琼琚 ; 熊寿勤,字绍轩 ; 熊泽荣,字功秩 ; 熊寿𨨗,字韵松. 鼻祖 : 熊琳,字天一. 自豫章迁黄冈. 琳公下十子 : 熊宏一(居麻城) ; 熊宏二(居河南光山) ; 熊宏三(溢流河) ; 熊朝四(本谱之祖) ; 熊宏五(居麻城) ; 熊宏六(居孝感及汉阳) ; 熊宏七(居商城) ; 熊宏八(居武昌汉阳) ; 熊宏九(居河南) ; 熊宏十(居蕲州). 但店始迁祖 : (元) 熊兰,行朝四. 原籍江西,前祖迁湖北黄冈大崎山. 明间卜居但店永凝乡五桂河西河口弯. 生二子 : 熊端九(举户祖) ; 熊端十,字通淑(才,兴二户祖,另谱). 举户派祖 : 熊端九,字贞淑. 迁居碪字石老屋. 端九公下六子 : 潘迪一(不传) ; 潘迪二(归江西故居) ; 潘迪三(似迁枣阳) ; 潘迪四 ; 潘迪五(伊分之祖) ; 潘迪六. 长房祖(5世) : 熊子明. 迪四公之孙. 后裔居熊家上弯等地. 二房祖(5世) : 熊子仁(居熊家下弯及松林屋,称下半房) ; 熊子奇(居熊家下弯) ; 熊子忠(居沈家山及颜家沟,称上半房). 皆迪四公之孙. 新三房祖(5世) : 熊子昂, 迪四公之孙. 后裔居熊家下弯. 老三房祖(5世) : 熊子常(居麻城山背弯) ; 熊子信,字兴一(居熊家沟) ; 熊子瑞(居麻城土皮冲). 皆为迪六公之孙. 本分旧派行第 : 朝端迪道子 淑/福 大学 祖/绍 单字派 明/应/成 一/国/际 文世 三分共派行第 : 永远富泽 万寿绵长 光前裕后 亿/百 代隆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熊氏举户宗谱
浏览:100
13.酆氏族谱, 13, 卷15, 世系: 志先 大奇 13世维周 14 世之秀公起, 194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衍庆堂, 民国31[1942]. 存39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酆万一. 为镇海将军. 由江西太和徙居楚黄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 后裔散居黄冈, 麻城, 罗田…等处. 万一公下支祖(3世): (明) 酆福二 ; 酆福四 ; 酆福十. 福二公下支祖(5世): (明) 酆志清. 福四公下支祖(5世): (明) 酆志贞 ; 酆志先 ; 酆志斌 ; 酆志诚 ; 酆志礼. 康熙23(1684)年派行(15世起): 士际时能显 道于国有光 传家敦礼义 应运庆明良. 嘉庆13(1808)年续派行: 生笃当锺瑞 根深定发祥 由斯心德厚 自是令闻长. 注 : 此谱不全,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1-2, 8, 26, 43-44.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 及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