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头河之汝河
臻头河之汝河,汝河,俗称南汝河,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五峰山,流经遂平县、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李洪之
李洪之,本名文通,北魏弘农人。少曾为僧,晚乃还俗。北魏太平真君时(约445年),为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相交永昌王拓跋健,随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帝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暗送饷食餐之,遂结为兄妹。得知元后在南兄弟名叫珍之,乃改名为洪之。元后人宫后,受宠于文成帝拓跋濬,生献文帝拓跋弘。元后临死,太后问其亲人,元后言洪之为其兄,遂召洪之,与元后相叙经日。元后俱条列在南诸兄弟名,付于洪之。乃号洪之为献文帝亲舅。太安年间(约457年),珍之等兄弟至京都,与洪之相见,叙说元后生平,又按长幼排了行次。不久,洪之以外戚授河内(治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太守,进爵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县)侯,威仪如同刺史。河内北连上党,南接虎牢(在今荥阳县汜水镇),地险人悍,数为劫害。洪之至郡,劝勤务本,严设科防,斩贼者便加重赏,诛锄奸党甚为酷虐,盗贼止息。后洪之任怀州(治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境)刺史,封汲郡(在今河南省汲县西南)公,拜...
李之椿
参考书目陈鼎:《留溪外传》黄宗羲:《思旧录》记沈士柱马卫中、潘虹:《清初李大生案辩疑》
李琰之
北魏文学家、骠骑大将军李琰之简介,李琰之是个怎样的人?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陇西狄道人,北魏大臣,文学家。
早有盛名,弱冠举秀才,彭城王元勰辟为行台参军。稍迁国子博士,领尚书仪曹郎中,转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修国史。迁国子祭酒,转秘书监、兼七兵尚书,迁太常卿。
出为卫将军、荆州刺史。顷之,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寻加散骑常侍。出帝初,征兼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