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朝传

吴朝传

吴朝传
吴朝传简介资料
吴朝传相关文献
康僧会传法东吴
康僧会传法东吴,康僧会(诚感舍利传法东吴)      吴赤乌十年(公元248)初。    大帝孙
查看全文
佘太君辞朝传
佘太君辞朝传,正戏《佘太君辞朝》唱词杨八姐郊外去游春  遇见宋主无道君    派出奸臣刘文进 
查看全文
鱼朝恩传
鱼朝恩传,鱼朝恩,天宝末年以宦官身份进入内侍省,始为有品级之官,供职黄门。生性聪慧,善于宣
查看全文
曹丕传——贻笑孙吴
怒杀甄妃之后,曹丕忽然对南方的孙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来,并且一心想在魏吴两国之间,建立起巩固的君臣关系。他之所以如此,一是要表明他绝非割据一方的霸主,而是继汉家皇帝之后君临宇内的天子;二是想借此转移人们的目光,遮掩家门之丑,因为新登基即有嫡妻暴死之事,对他的美好形象多少有玷玉污金之累。然而过于自信的曹丕,完全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孙权,结果是利用对方不成,反倒被对方利用了一番。曹丕初次涉足国际政治,便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筋斗。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冬,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大破曹操兵马于赤壁(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魏、蜀、吴鼎足三分的局面基本形成。此后三方的关系,曹刘两家始终是势不两立的敌人,独有孙权是周旋于其余两方之间,时而联刘抗曹,时而亲曹击刘,把纵横捭阖的手段耍得淋漓尽致。孙权在这方面的功夫,莫要说曹丕难望其项背,就是曹丕的老父曹操,也只能和他打个平手。何以见得?可以看以下事实。四年前,...
查看全文
司马懿传——献计伐吴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四月,骠骑将军司马懿奉诏入朝京师。 接到诏书后的第三天,他就启程北上了。离开京师将近一年,司马懿对朝中的情况已经不是很熟悉。在官场中搏斗的人,如果不了解政坛变化,那是相当危险的。他急于进京,这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 这年春天,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第一次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祁山乡),北伐中原。自刘备死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吴氏]家传
入粤始祖 : 吴承顺(宋) 台湾始迁祖 : 吴城昌(民国)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及台湾省高雄市等地 原书: 写本. 民国68[1979]. [5]面. 广东省梅县
浏览:100
厚唐志吴氏世传[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1年, (永康祥达印务有限公司). 1册: 插图, 肖像, 照片, 世系表. 受姓祖: (周)吴泰伯. 三让王位予季历,与弟仲雍同奔勾吴. 延陵祖: 吴季扎. 初封延陵,为今吴姓, 及延姓始祖. 厚堂始祖(1世): (宋)吴威,字景服,号槐堂. 威公派下房祖(2世): 吴礼,字克崇,号南山 ; 吴智,字克明,号东山 ; 吴信,字克成,号西山. 礼公派下房祖(5世): 吴愣,行庚十二(孝房祖) ; 吴椿,行庚十三(悌房祖) ; 吴棠,行庚十五(忠房祖) ; 吴棣,行庚十四(信房祖). 智公下房祖(4世): 吴淮,字元清,号东岗(天房祖) ; 吴汉,字元宗,号若海(地房祖) : 吴渎,号清泉(人房祖). 信公下房祖(5世): 吴福,行庚四(松房祖) ; 吴禄,行庚五(竹房祖) ; 吴寿,字明松,行庚八(梅房祖) ; 吴祯,字明德,号梅轩,行庚一(干房祖) ; 吴祥,行庚二(坤房祖). 派行(1世起): 大小宗辛 庚曙振淳 富禄延永 寿康泰宁 呈祥毓瑞 崇绍蕃征 良方兆正 仁孝齐兴 家修美彦 廷献文明 宏观显达 世锡恩荣. 散居地: 浙江省永康县厚唐村等地. 注: 此传尚有项崇木(31世-34世), 吕振其(28世-31世), 吕芳卿(29世-32世), 黄留根, 及王其福之世系. 注: 此志,世传以简化字体书写.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吴氏家乘, 1, 卷首-卷1: 谱序 目录 修辑名目 先代传 烈女传 新增传, 19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0[1921]. 存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此谱含 : 卷首 -- 卷1: 传3卷 -- 卷2: 诰敕2卷 -- 卷3: 古迹志3卷 -- 卷4: 祀典志2卷 -- 卷5: 家约志2卷 -- 卷6: 里居志2卷 -- 卷7: 祠墓图表2卷 -- 卷8: 世系表30卷. 注 : 此谱缺卷8之卷2(统宗世系). 且部分破损缺页,难以阅读. 东分世系大部分缺失. 入楚鼻祖 : 吴荣. 宦籍黄冈中丞. 黄安一世祖 : 吴基. 派祖(6世) : 吴趾. 下有二子 : 吴肖崧(东分祖) ; 吴继崧,名正宇(西分祖). 肖崧公下四子 : 吴自定,字吉吾 ; 吴自习,字仁吾 ; 吴自洪,字正吾 ; 吴泗智. 继崧公下四子 : 吴自贡,字启伯 ; 吴自如,字佑伯 ; 吴自若,字再伯(失传) ; 吴自猷,字征之(失传). 自贡公下派祖(10世) : 吴怀令,字子庄,行一 ; 吴怀良,字拜言,行三 ; 吴怀从,字仲章,行四 ; 吴怀先,字简文,行五. 皆为思崇公之子. 自如公下派祖(10世) : 吴资圣 ; 吴怀公,字子萃 ; 吴怀义,字宜占 ; 吴怀能,字从吉. 宗派(8世起) : 自思怀之 维持世道 礼乐文章 克承先训 立志云逵 盛传美继 永庆昌期. 续派 : 千祥斯集 万福来同 国恩家瑞 祖德宗功 星辉有耀 日华复中 绵延廸吉 以锡尔庸.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5.吴氏宗谱, 35, 卷35: 六房始祖省六公起行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让堂梓, 民国35[1946]年合修. 4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必文,字信诚 ; 吴后莲,字素质,号薰尘 ; 吴后成,字鹤呜,号九皋 ; 吴光陔,字循南 ; 吴后富,字静山,号震球 ; 吴必寿,字昆山,号成堂 ; 吴必禄,字重其,号化文. 始祖 : (明) 吴省五 ; 吴省六. 兄弟俩于洪武初自江西乐平县永福乡卜居黄冈县下伍乡驼箩畈,今易名冯家畈,又名吴家大屋. 省五公子孙析置柁林河,顾家畈,风火山等地. 省六公子孙复迁吴家围等地. 省五公下房祖(6世) : 吴道律 ; 吴道济 ; 吴道洪 ; 吴道淮(失考) ; 吴道显. 均为元安公之子. 道律公生六子 : 吴尚文 ; 吴尚质 ; 吴尚彬 ; 吴尚乔 ; 吴尚木(止) ; 吴尚哲. 道济公生三子 : 吴尚友 ; 吴尚忠 ; 吴尚恕. 道洪公生六子 : (明) 吴尚清 ; 吴尚隆 ; 吴尚秀 ; 吴尚仕 ; 吴尚弼 ; 吴尚敬,字廷贵,号朝荣. 道显公生一子 : 吴尚基. 省六公下房祖(5世) : 吴鹄 ; 吴鹤 ; 吴雍. 鹄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蛟. 鹤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佐 ; 吴凤立. 雍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钰 ; 吴凤舜. 五房世派 : 省友世福 浩玄道尚 吴人秉士周 天观其德大 启后必永昌. 六房世派 : 省友仁思 吴志吴以 吴凤登之奇 应宗如定世 清光必永昌. 合立公派排行 : 江右同迁楚 咸怀泰伯贤 让商忠自笃 立季孝能全 义举从心欲 芳名与泽緜 承先为令子 克念绍家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吴氏合修宗谱
浏览:100
1.吴氏宗谱, 1, 卷首1: 谱序 派行 名目 凡例 家规 墓图 传, 18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让德堂, 清光绪16[1890]创修.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8.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吴泰. 明初自江右豫章饶州府乐平县迁楚北,居黄冈县庶安乡. 生三子 : 吴福 ; 吴禄 ; 吴寿. 公回饶告终. 福公下四子(3世) : 周龙(一甲) ; 周凤(二甲) ; 周呈(三甲) ; 周祥(四甲). 禄公下二子(3世) : 吴芝(五甲) ; 吴兰(六甲). 寿公下三子(3世) : 吴献(七甲) ; 吴瑞(八甲) ; 吴廷(九甲). 老派行(6世起) : 本道尚敦文 思正学承之 光大天开运 中和世泽长. *1至5世有名无派. 续增新派 : 治化资邦栋 敷宜定炳猷 英贤均辅佐 藻鉴赐恩周.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黄冈吴氏宗谱.
浏览:100
2.吴氏族谱, 卷首下, 传 叙,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3[1924]. 10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明) 吴珏(钰), 原籍吴西抚州府临川县, 迁楚之太仙里昔归麻邑,今隶黄安(1952年改红安). 生子一: 吴崇七. 珏公派下分支祖(6世): 吴伯琴(东分) ; 吴伯箎 ; 吴伯珠(西分) ; 吴伯庆(北分) ; 吴伯敛(南分). 均为吴子元,字天泳之子. 此谱为伯琴, 伯珠二公世系. 东分伯琴公子兆盛公各房派下支祖(11世): 一房: 吴伟学. 三房: 吴好学 ; 吴太学. 四房: 吴盈学 ; 吴文学 ; 吴念学,字德新. 五房: 吴爱学 ; 吴新学 ; 吴富学,字述文,号赞绪. 东琴公子兆清公二房派下支祖(11世): 吴学高,字尚穆 ; 吴义学 ; 吴三学 ; 吴茂学 ; 吴多学...等. 西分伯珠公下房祖(7世): 吴兆立 ; 吴兆政 ; 吴兆国. 兆立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金, 吴光瀛, 吴光盛, 吴光信, 吴光堂...等. 兆政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圭. 兆国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勤, 吴光思. 辈派字: 祖崇须友子 伯兆文登光 士世宗兴正 名扬礼道长 家成勋业立 尊显发言芳 修德恒基福 行仁克永昌. 散居地: 湖北省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