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昂。始迁祖四世孙广铭,明季迁居建宁县西乡古溪(又称濉川)陈楼蓝田。谱存序、坟山图、历朝进士、敕诰、恩典、墓铭、像赞、世系、祀产、谱跋等。书名据版心题。
濉川蓝田高氏族谱不分卷(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简介资料
濉川蓝田高氏族谱不分卷(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相关文献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李彩高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无论在当时、后世都颇有影响。少时他随同在赖坊经营银器的父亲就读于赖坊南山书馆,酷爱诗文,娴熟书法。故乡的山川草木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山峦、田野、古寺、溪流、晨昏、夕照都是他所悉心赞美,如《校溪书院》诗:“雨花散处柘堤幽,村外青山寺外楼。极目平畴烟漠漠,环门流水日悠悠……”象画图一般展现了这个幽静的读书之处。彩高的诗文雅朴恬淡,富有浪漫色彩,汇情感与景色于一体,集严谨与洒脱于笔端,胜似一幅幅风景画。他的诗作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热爱乡土的真挚之情。如《菊花》诗:“秋风秋雨冷霏霏,独对黄昏蝶影稀……”“莫怨平生知己少,陶潜去后有...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范子高
范子高(863年~?)范子高,讳仰,生于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其父范元超任当朝御史中丞。范子高幼年聪颖,才智卓越,5岁能写字,7岁会咏诗,乡试榜首,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登丁未科进士第。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升侍郎。由于任内政绩显著,受到皇室宠信,又系朝臣子弟,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晋升为礼部尚书。范子高父子同朝为官,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全力扶正朝纲。当时处于唐末,政治腐败,宦官擅权,朝纲已废,内乱将起,范子高父子目这一切,遂于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双双辞职,且为避朱全忠乱,携眷入闽,寓居建州,专心从教。唐末天祐二年(905年),尤溪县令举荐范子高莅尤复政,任两税都典,后擢行军赐案。此间,范元超随子在尤溪择地,定居丰城乡小田村(今均溪镇玉田村)。范子高年过六旬辞职回乡,择居于小田玉峰小屋(今为仙亭),传授礼仪,研究天文,为民诊治疾病,人称为“百事通”。卒年无考。
建宁县
行政区划辖4个镇、5个乡:镇:濉溪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乡: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特产建莲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参考文献^20-3年末户籍统计人口数(2009年).福建统计年鉴—2010.^《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实施以来批准的地理标志名录(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