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上二谱。始迁祖渊,字冷泉,行维三,明成化十七年自常山县还淳乡上宋畈村迁居本邑栟株村(今阁底乡江家村)。载家规、祠图、源流考、世系图、墓志图。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年,此为六修本。
汪氏宗谱五卷(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相关文献
浙江省衢州市柴氏源
浙江省衢州市柴氏源,根据前辈的传说和历史资料的考证,衢州的柴姓源自山西平阳,几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墓碑
《汪氏宗谱》前言
《汪氏宗谱》前言,简要介绍:宗谱,亦名家谱,族谱,家乘。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以血缘关系为线索,专门记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詹莱
詹莱(1522—?),字时殷,号范川,常山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江西金溪知县,后调任福建长乐知县,为防倭寇侵袭,呈准选择海门要地筑城防守,又设兵船数十艘巡逻马江上下,勿使倭寇登岸。后福清等县均遭倭寇侵陷,惟长乐因筑城防御,安然无恙。调任河南嵩县知县,免去农民历年拖欠赋税。规定两税交纳之期限。调安徽池州同知,再调任湖广佥事,多次平息巨盗作乱,而当时之直指绣衣使者徇私枉法,莱常与之争论,又多次法办郡县不称职之吏员,因而触犯直指。四十三年,挂冠归田,时年43岁。从此无心仕途,专心理学,创办范川书院,讲学授徒。家居20余年,出资辟修木棉岭至江山之要道。万历十三年(1585),纂修《常山县志》。著有《招摇池馆集》、《范川文集》、《春秋原经》、《史约》、《七经思问》等传世。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江纬
江纬,名慈,字彦文,开原乡一都塘口人。元符三年(1100),如对,赐进士,授太常少卿。建炎间,以言事忤,归居七虎堂。七虎堂,位于石门乡二十三都华埠镇大坞岗。宋元祐间(1086-1093)由太常少卿江纬创建。时江少齐、江朝宗、江少虞、程俱、李处权、赵子昼,曾负笈至此求学,时人称文中七虎。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江纬,字彦文,常山江村人,宋治平四年(1067)同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妻余氏。元祐初(1086)创书堂于华川黄泥岭下,其侄少齐、少虞、江汉皆从受业,若负笈踵门而至者(背着书箱来求学的)有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七人。”数年后,“元符三年(1100),纬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召对,赐(进士)第,任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授太常寺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除直秘阁,知洛州。”随他学习的年青学子,也都相继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因为他们七人的文章气势磅礴,...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汪雷五
汪雷五(?—1231),常山人。佃户。南宋绍定四年(1231)七月,因荒年歉收,无力交租,业主国子监上舍生郑炎赴官控告,知县差县尉带弓兵前往逼租,雷五邀兄弟亲友32人奋起反抗,打伤县尉,杀死郑炎全家,毁其居宅,四乡佃户纷纷响应。雷五聚众万余,攻入常山县城。八月,攻克开化县城。招捕使陈命淮将李大声率兵七百,夜袭义兵营寨,雷五受挫后转攻江山县城,杀死知县吴叔源。官兵增援,雷五乃挥师回芳村桐坂岗与官兵柴殿干对峙,屡战屡胜,朝廷震惊,派大军围剿,雷五退至金源淤里福林寺,筑寨坚守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奋战而亡。后人在其故里建汪坞寺、灵伍殿等庙宇塑像祀之,香火不绝。今庙已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