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嗣华

刘嗣华

刘嗣华
刘嗣华简介资料
刘嗣华相关文献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不宜轻举妄动
查看全文
刘嗣绾
生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顺天乡试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会试会元。试卷进呈,嘉庆帝阅卷表示:“朕久知其名,可谓得士矣!”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以编修充任文颖馆纂修、国史馆纂修。敕授奉政大夫。十九年(1814年),入消寒诗社。归乡掌东林书院。道光元年(1821年),母虞友兰卒,因过度哀伤而病卒,年六十岁。葬于常州府城东门外定东乡上城夅。性格和平安雅,见义勇为。精工诗、词、骈体文,少年时作品多明艳,中年则以沈博排募胜,晚更清遒骏迈,以快厉之笔,达幽隐之思。以孙刘曾撰覃恩诰赠通奉大夫、盐运使衔补用道、湖南辰州知府。《锡金县志》有传。著作《尚䌹堂诗集》五十二卷《尚䌹堂骈体文》二卷《筝船词》二卷《制艺》二卷《尚䌹堂试帖》二卷《律赋》一卷《尚䌹堂尺牍》一卷《龙泉寺记》家庭及关联祖父:刘寅宾(1713年-1785年),乾隆九年举人。父:...
查看全文
嗣师
早期五斗米道的三师,一般指祖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此三师又被称为“三张”。第二代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乃张道陵之长子。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载:天师之子“嗣师”张衡,“志节高亮,隠习仙业”,汉灵帝征他到朝廷做郎中,但他却不愿做官。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嗣师张衡在阳平山羽化升仙,道众立双碑在阳平治山门。汉唐时期,阳平治山中,设立有主簿、嗣师、系师三个道治。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道部〉引刘宋道经《太真科》载:太上命张陵为天师,命弟子扶翼为嗣师,“传命嗣师,承代基业,行教天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之〈赞历代天师〉,其中赞嗣师张衡诗曰:“光和初载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汉灵。夜半玉舆飞紫露,春风春雨满阳平。”元代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明代撰写的《汉天师世家》都有...
查看全文
刘华
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附皇女
查看全文
刘子华
生平1940年出版的法文版《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封面据刘子华自述,他1919年赴法留学,法文名LiouTseHoua,专攻道教,1943年取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日月之胎时地位——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法语:LaCosmologiedespaKouaetl"astronomiemoderne:Situationembryonnairedusoleiletdelalune.Prévisiond"unenouvelleplanète.)于1940年11月11日经由专精汉学的文学院院长答辩通过。该文主张依照《易经》,太阳系各星体与八卦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每一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所有主要星球运行速度加在一起,称为“中心动力”,即为太极,此说他称为“太极中心说”。他也认为星体也有男、女配偶关系,太阳配火星,月球配金星,地球配水星,木星...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9.刘氏族谱, 9, 卷5: 士元 7世方华公起世系,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订书堂, 民国7[1918]续修(校书堂藏板).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刘道晨,字恒德 ; 刘道锺,字树勋 ; 刘道务,字君志 ; 刘道林,字庆云 ; 刘道信,字成宗 ; 刘为绪,字克承. 始祖(1世) : (明) 刘九良. 自江右迁湖北黄冈县,落业白塔河. 生二子: 刘大德 ; 刘大刚(迁居叶顾岗,不详). 大德公下派祖(6世) : 刘士元,字俊彦. 可臣公长子. 士元公下六子(7世) : 刘方荣,字群吉 ; 刘方华,字能相 ; 刘方富,字谷成 ; 刘方贵,字能佐(后失考) ; 刘方福,字如东(二传后止) ; 刘方寿,字鸿开. 字派(8世起) : 志廷如杰 学道为珍 先贤泽永 后裕传馨. 续修赠派 : 希明远绍 继德鸿勋 光前荫浩 福润长青.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黄冈刘氏宗谱.
浏览:100
6.刘氏族谱, 6, 卷4: 7世方华 方富 方贵 方福 方寿公起世系, 187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校书堂, 清光绪2[1876]修. 6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刘九良. 自江右迁湖北黄冈白塔河. 生二子: 刘大德 ; 刘大刚(迁居叶顾岗,不详).. 宗派(8世起) : 志廷如杰 学道为珍 先贤泽永 奕叶传馨. 大德公下派祖(6世) : 刘士元,字俊彦. 可臣公长子. 士元公下六子(7世) : 刘方荣,字群吉 ; 刘方华,字能相 ; 刘方富,字谷成 ; 刘方贵,字能佐(后失考) ; 刘方福,字如东(二传后止) ; 刘方寿,字鸿开.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黄冈刘氏族谱.
浏览:100
19.刘氏宗谱 卷14: 胜五 镛房 伯华伯端伯纪 16-25世 , v 19,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0年十三修.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黄冈始祖 : (元)刘福一, 江右南昌梓溪人. 元顺帝十一年避刘福通之乱移居吉安府之庐陵. 元时奉诏徙居, 遂偕弟福二福三福四及同堂弟八人同宗者十三人公二十五房来黄冈下伍里瓦屑塆. 刘福一生子七: 刘福一公生子七: 刘胜一, 刘胜二, 刘胜三, 刘胜四, 刘胜五, 刘胜六, 刘胜七. 分为"刘氏九甲". 一甲: 刘胜五后裔锜房 二甲: 刘胜五后裔钺房 三甲:鸾房后裔刘合镛房伯纪之后. 四甲: 刘胜三刘胜四之后 五甲: 刘胜六刘胜七之后镛房伯正. 六甲: 钺房伯海之后. 七甲: 𬬭铎两房之后钺房伯汉, 八甲: 钺房杏祖文勲之后合刘胜一之后暨镛房伯端伯华. 九甲: 钺房伯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黄冈刘氏宗谱.
浏览:100
20.刘氏宗谱, 卷16, 源海 俭祖 彦昇 大华 16世其万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7[1948]六修. 26册:插图,世系表. 始祖(1世): (元) 刘隆三,原籍江西南昌鹤仙岗马鞍溪梓溪分派,明初率三子迁湖北黄冈县. 三子: 刘受甫(迁叶顾岗) ; 刘爱甫,字道元(由叶顾岗迁横坡坳) ; 刘受建,字道极. 受甫公下派祖(3世): (明)刘源海 ; 刘源忠 ; 刘源通 ; 刘源达,字文六,店土黄人,自叶顾岗迁刘家畈...等 爱甫公下派祖(3世): 刘鼎. 受建公下派祖(3世): 刘起中 ; 刘起元. 迁居河南,后由河南迁黄冈. 受甫公下源海公派下房祖(4世): 刘俭 ; 刘琏 ; 刘敬 ; 刘琰(珖). 受甫公下源忠公派下房祖(4世): 刘成一(失传) ; 刘元二 ; 刘成三. 受甫公下源通公派下房祖(4世): 刘觊. 受甫公下源达公派下房祖(4世): 刘得文 ; 刘得进. 爱甫公下鼎公派下房祖(4世): 刘养谋 ; 刘养正. 受建公下起中公派下房祖(4世): 刘道忠. 派言: 世志其则 祚锡永昌 光荣忠厚 功懋贤良. 续派: 仁传业久 义重天长 道宜显达 理应祯祥. 后派: 文明启运 官让贻芳 乙引向汉 绪肇尧唐. 续派: 孝友为本 积善多方 克守祖训 自定家邦.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注: 编修刘锡全,号尧钦 ; 刘锡才,号域阶.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版心题,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12.刘氏宗谱, 12, 卷12: 邦分昌华支下世系, 11世启德公起,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13[1924].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刘锺瀛,号凤亭 ; 刘锺淑,号子英 ; 刘锺钧,号荫庭 ; 刘姿怀,号月亭 ; 刘姿彦,号秀堂 ; 刘姿斌,号备臣.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2, 卷3, 卷20. 始迁祖(1世) : (明) 刘侑O, 前明自江西饶州府浮阳县瓦屑坝迁居沙洲. 四大派祖(2世) : (明) 刘大才 ; 刘大邦(沙洲河外祖) ; 刘大吉,册名铨 ; 刘大用,亦名国宝(沙洲祖). 大才派下二子 : 刘本相 ; 刘本楞. 大邦派下七子 : 刘本林 ; 刘本椆 ; 刘本桐 ; 刘本朴 ; 刘本根 ; 刘本杨 ; 刘本栖. 大吉派下二子 : 刘本棉 ; 刘本枹. 大用派下三子 : 刘本松 ; 刘本发 ; 刘本胜. 老派 : 侑大本亨康 壔(火攵)必修昌 吉分原派 : 文一宗宏达 正士世其家 重武湾原派 : 益养应士正天贞 本派 : 启上一字可 承士绍久长 才姿锺俊秀 能恢先绪光 祖德常昭盛 兰桂庆腾芳 寿世传诗礼 经邦守宪章 注 : 各房派字不同, 详见卷首1影像74~76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楚黄刘氏宗谱.
浏览:100
16.刘氏宗谱, 16, 卷16: 吉分可华支下世系, 16世承照公起,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13[1924].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刘锺瀛,号凤亭 ; 刘锺淑,号子英 ; 刘锺钧,号荫庭 ; 刘姿怀,号月亭 ; 刘姿彦,号秀堂 ; 刘姿斌,号备臣.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2, 卷3, 卷20. 始迁祖(1世) : (明) 刘侑O, 前明自江西饶州府浮阳县瓦屑坝迁居沙洲. 四大派祖(2世) : (明) 刘大才 ; 刘大邦(沙洲河外祖) ; 刘大吉,册名铨 ; 刘大用,亦名国宝(沙洲祖). 大才派下二子 : 刘本相 ; 刘本楞. 大邦派下七子 : 刘本林 ; 刘本椆 ; 刘本桐 ; 刘本朴 ; 刘本根 ; 刘本杨 ; 刘本栖. 大吉派下二子 : 刘本棉 ; 刘本枹. 大用派下三子 : 刘本松 ; 刘本发 ; 刘本胜. 老派 : 侑大本亨康 壔(火攵)必修昌 吉分原派 : 文一宗宏达 正士世其家 重武湾原派 : 益养应士正天贞 本派 : 启上一字可 承士绍久长 才姿锺俊秀 能恢先绪光 祖德常昭盛 兰桂庆腾芳 寿世传诗礼 经邦守宪章 注 : 各房派字不同, 详见卷首1影像74~76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楚黄刘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