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衡,字仲平,号鲁斋,元间卜居焦作李封村。元代人许衡、许师可皆出于是族。书名据书衣题。六修本。
许文正公世家谱不分卷(河南省焦作市)相关文献
许文正公祠立碑修谱留世肯堂肯构传家
许文正公祠立碑修谱留世肯堂肯构传家,门墩上雕刻鹿、鹤,山门上刻字;院内竖着数通刻有“皇清”“流芳”字样的碑;后人介绍
河南省-焦作市卫审符
卫审符(生卒年不详),字表节,郊区孔庄人,熟悉兵书,学过武术,练就一身好武艺。一生多次任武官,在边疆御敌。初授泽州军州事。唐天复元年(901年),调任怀州(今河南沁阳一带)刺史。天佑三年(906年),加进紫光禄大夫、校检司空。之后,任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蔡州刺史。为官期间,深受当地群众称颂。享年54岁。
河南省-焦作市原国胜
原国胜1956年生,男,汉族,焦作市九里山乡陆村人。被上海媒体誉为"铁鞋奇人"。1979年,被招进了焦作矿务局演马庄矿,成了一名采煤工人。1984年,调到离家较近的九里山矿。1985年秋,原国胜隐约感到右小腿发麻并伴有疼痛。半年后,腿部开始肿涨,疼痛逐渐加剧,局部皮肤开始发紫变黑,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他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躺在家里。此时的原国胜仅靠百余元的月工资养活一大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他不敢到大医院看病,自己来到个体诊所进行检查,诊断为深静脉炎并发静脉栓塞,如不及时治疗将有截肢的危险。他因实在拿不出昂贵的住院费,只好拖着病体回到家中。躺在病床上的原国胜琢磨开了:静脉炎和静脉栓与血管阻塞、血流不畅有关,我何不加强腿部锻炼来促进血管畅通呢?说干就干,他找来了铁皮、钢管,焊接加工了一双重25公斤的铁鞋。此后,他每天穿着铁鞋锻炼,干家务活。锻炼一个月,腿疼大为减轻。3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原国胜...
河南省-焦作市苏立
苏立(968~1042),字挺之,郊区魏村人。弱冠即举三传科,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契丹入侵,黄河以北烽火连起,苏立将家财变卖,招募本地人当兵抵御外侵。此后,任大理寺丞、大名知县、通判州事。入朝,迁任太子中舍、供备库副使。之后又点岚、莫、石、凤、夔等五州,均有德政,升任右麒骥副使,同提点湖南两浙刑狱公事。庆历二年(1042年),卒于长沙官舍,享年74岁。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许衡
许衡(1209--1281),字仲平,号鲁斋。元代著名理学家、政治家。祖籍为怀州河内(今焦作市李封村)人。金大安元年(1209)生于河南新郑县,元至元十八年(1281)卒于李封村,享年72岁。许衡自幼聪明好学,"嗜学如饥渴","所授章句过目辄不忘"。七岁上学,就向老师提出读书何为?老师说:"取科第耳"。许衡不以为然地说:"如斯而已乎"。老师对七岁幼童有如此天资,感到非常奇怪。由于他在学习中经常提出一些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所以先后三个老师都以"吾非其师"而辞教。许衡青少年时,家境贫穷,为了能多学知识,读一本好书,他经常跋涉百里借书抄读。金大兴二年(1233年),蒙古兵临新郑,许衡众人由洛阳过黄河经河阳(今孟县)北上逃难,盛夏酷暑季节,人们又饥又渴,众人见路边有一梨树,都争着摘梨吃解渴,唯有许衡独自-道旁乘凉。有人劝他说:在这乱世中,梨园主人也不知逃到哪里去啦,摘几个梨吃有何妨?许衡却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