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戴日晔

戴日晔

戴日晔
戴日晔简介资料
戴日晔相关文献
元晔
生平查看完整族谱元晔的族谱元晔性格轻浮急躁,有体力,以秘书郎为起家官,略微升迁至通直散骑常侍。建义元年四月甲辰(528年5月21日),魏孝庄帝元子攸封元晔为长广王,食邑一千户,外任太原郡太守,代理并州刺史。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逃回并州的建兴郡高都县,尔朱兆从晋阳县前来汇合,于是在永安三年十月壬申(530年12月5日)推举元晔为皇帝,大赦所管辖的地区,年号建明,所有官员加四级。元晔小名盆子,听说此事的人都认为类似赤眉军之事。永安三年十二月戊申(531年1月10日),元晔在攻克洛阳后大赦天下。尔朱世隆与兄弟密谋,担心元晔的母亲卫氏干预朝政,观察卫氏出行,派遣数十骑兵装扮成劫匪,在京城小巷子里杀死了卫氏。公家和私人都感到惊愕,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快又张贴公告悬赏,以一千万钱悬赏劫匪。百姓知道后,没有不垂头丧气的。尔朱世隆很快认为元晔是北魏宗室远支,又不是众望所推的人,想要推举宗室近支广陵王元恭为皇...
查看全文
杨晔
简历2015年9月,杨晔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她与舒思瑶、鲍语晴、赵敬楠和张玲组成的队伍以33.199分获得集体全能第八名,直接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查看全文
陆晔
生平陆晔年轻时就有高名望,父亲陆英死后居丧期间亦以孝闻名。陆晔后来获察孝廉,曾被任命为永世、乌江两县县令,但陆晔不应命。永嘉元年(307年),时任镇东将军的晋元帝司马睿移镇建康,任命陆晔为祭酒。永嘉五年(311年),江州刺史华轶拒绝接受在永嘉之乱后被推举为盟主的晋元帝命令,于是被晋元帝讨伐并兵败被杀,陆晔亦因参与讨伐而获封平望亭侯,后迁任散骑常侍、吴郡大中正。晋元帝即位为帝,建立东晋后,陆晔改任太子詹事。前后历任侍中和尚书、领州大中正。太宁元年(323年),晋明帝即位后改任光禄勋,后担任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不久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任领军将军。陆晔随后因在王敦之乱中协助朝廷平定钱凤而进封江陵伯。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病重,陆晔与司徒王导、领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丹杨尹温峤和护军将军庾亮皆为顾命大臣,辅助皇太子司马衍,陆晔更入殿统禁军值夜。明帝于遗诏加陆晔散骑常侍,录尚书事。太子...
查看全文
王晔
参考资料《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查看全文
赵晔
赵晔,生卒年待考。东汉学者。字长君。绍兴人。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弃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回乡后,闭门著述,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后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论衡》,惜此书已佚。《吴越春秋》原书12卷,今存10卷。前5卷叙吴,起自太伯,迄于夫差;后5卷记越,始于无余,终至句践。从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起,比《越绝书》更详细地记述了句践战败,向吴称臣,3年后回国,具体部署复国措施,终于灭吴称霸的过程。该书糅合正史、稗史、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后人注释《史记》、《文选》、《水经》等书,引用了该书不少记载。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4.七修戴氏宗谱, 24, 卷23, 世传 道通 如初 11世日昌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藏板, 民国34[1945]修. 5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7.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书名页注有 “冈邑陶西泉氏承栞“ 字样. 修谱人员 : 戴文安,字尧琴 ; 戴安炳,字烺仙 ; 戴安宏,字汉卿 ; 戴安民,字锡章 ; 戴泰寅,字星阶. 远祖 : (宋) 戴伯四,字方炳. 由安徽休宁迁蕲水. 6传后分三派 : 戴和恭(居巴河,另谱) ; 戴和卿(居麻城) ; 戴和乐(居团坡,另谱). 麻城一世祖 : (元) 戴华,字和卿,号定邦. 元末居蕲水团坡. 麻城横河祖(2世) : 戴法显,字脱. 华公之子. 由蕲水迁麻城横河. 长子戴锺迁项家畈,今戴家楼. 支祖(5世) : 戴经,字道经. 子孙居长家垅,双楼下,岐亭,石泉县等地. 支祖(5世) : 戴纲,字道纲. 子孙析置东边冲,双楼下,徐家沟,白杲树河等地. 支祖(5世) : 戴纪,字道纪. 子孙析置月子河,牌楼冲,龚家垅等地. 支祖(5世) : 戴缮,字道缮. 子孙析置东界岭等地. 支祖(5世) : 戴绎,字道通. 子孙析置西北门,杨家畈等地. 支祖(5世) : 戴级,字道正. 子孙析置彭家畈,王贵垅,青草河,官田畈,李家河,戴家老屋大湾等地. 支祖(5世) : 戴绯,字道绯. 子孙析置东北门,枫香坳,东岳庙等地. 支祖(5世) : 戴(纟堂),字道(纟堂). 子孙析置老屋河等地. 支祖(5世) : 戴紃,字道紃. 子孙析置老屋河,鸟鹊林,戴家嘴等地. 潘塘区始祖 : 戴亲贤. 系出法显公. 明季世迁邑南天星湾. 生四子. 本谱含长子戴公文一支谱系. 宗派(19世起) : 安定泰昌福 英才世泽新 崇贤洪盛治 家国庆长清.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及版心题 : 戴氏宗谱
浏览:100
锡山戴氏宗谱
始祖:继宗,字逢辰,北宋末自休宁隆阜迁至无锡东门。继宗八传至绳宗,自东门卜居兴道蓉滨,卒开玉祁一派。绳宗二子,长字求多,次字求兴,求兴徙江阴,此谱即居无锡之求多后代及居江阴之求兴后代合修。 地区:江苏无锡市 编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 卷一至三谱序、源流考、祠记、传记等,卷四至十八世系。内有洪迈、辛弃疾、朱邺、文征明、黄鲁直、边镐、张焘、顾成、孙玉书等人所撰记、传、序、赞。存卷一至十一、十三至十八。书名据版心、卷端、书签题。戴氏宗谱。
浏览:0
锡山戴氏宗谱
始祖:继宗,字逢辰,北宋末自休宁隆阜迁至无锡东门。继宗八传至绳宗,自东门卜居兴道蓉滨,卒开玉祁一派。绳宗二子,长字求多,次字求兴,求兴徙江阴,此谱即居无锡之求多后代及居江阴之求兴后代合修。 地区:江苏无锡市 编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 卷一至三谱序、源流考、祠记、传记等,卷四至十八世系。内有洪迈、辛弃疾、朱邺、文征明、黄鲁直、边镐、张焘、顾成、孙玉书等人所撰记、传、序、赞。存卷一至十一、十三至十八。书名据版心、卷端、书签题。戴氏宗谱。
浏览:0
戴氏族谱[3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0
戴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100
戴氏族谱[3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