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沁水县

沁水县

沁水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67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1万人。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

沁水县简介资料
35°41′31″N 112°11′08″E
沁水县相关文献
山西省沁水县“柳氏民居”
山西省沁水县“柳氏民居”,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
查看全文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常伦
明代著名的散曲家常伦(1492--1525),历代论者皆认为常伦学司马相如,学李白杜甫。读常伦诗与曲,感觉到常伦像李白,又最像屈原,却并不像杜甫,也不像司马相如。他的诗词散曲之所以能像屈原骚李白诗那样流传至今五百年,足以说明常伦的诗文深受历代读者喜爱,并赋有极强的生命力。常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明代沁水(端氏镇樊庄村)人。其父常赐,明代弘治己酉(1489)解元,癸酉(1493)进士,官至陕西副使。常伦年幼时聪明过人,五六岁时就能诵书赋诗,出语惊人,见者无不叹赏,视为神童。颇受明代文人李梦阳、何景明的赏识,并潜心培养加以指点,使常伦当时在士林间崭露头角,名噪一时。正德五年(1510),十九岁的常伦,举乡试第二。次年登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因为他性格豪放,自负才高,时常写词讽刺官场腐败之事,导致当权者嫉恨,被贬为寿州判官。皇帝后又派使者巡视江淮,抵寿州。原本来巡之官和常伦同是京华故人,对常伦却以...
查看全文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独孤谋
其祖父独孤楷周时已拜为西河县公,是八柱国卫国公独孤信的爱将,为隋代周后,又拜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数岁,迁右卫将军。601年出为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隋炀帝即位,转独孤揩并州总管。其父独孤彦云,早期随唐太宗参加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独孤彦云是九将中最早牺牲的,在颉利可汗南下时壮烈牺牲。封幽州都督、历阳郡公。同时,独孤彦云后在颉利可汗与唐对峙中牺牲,《唐会要·卷六·诸帝公主》中记载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与《新唐书》记载一致,然而《卷二十一》关于昭陵陪葬人员又记载安康公主驸马独孤彦云。由于史料中关于这两人记载都很缺乏,所以众说纷纭,很多专家认为独孤谋可能就是独孤彦云(独孤谋字彦云)
查看全文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张凤仪
张凤仪,明末抗清女将军,沁水人,明末忠臣(尚书)张铨之女,母亲霍氏,夫马祥麟(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和抗倭将领马千乘之子)。出生于战乱时代,受母亲霍氏和张铨影响,熟读兵书史集,能文善武。早年跟随母亲霍氏及爷爷(万历尚书)张五典(退休为农时)进行抗清活动。婚后跟随马祥麟四处征战。人物生平崇祯三年,清兵陷永平西城,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镇自保观望不前,良玉独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师昼夜兼行抵都。都人闻白杆兵至,朝市喧传安堵。会四城复,蜀有百丈关之警,命良玉归。翼明护筑大凌河,城成,亦撤兵还镇。祥麟、凤仪代驻近畿防守。后夫妇分兵逐王嘉胤、王自用于山西、河北。已调襄阳,凤仪以孤军战殁侯家庄,祥麟乃南旋。(《南明史》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史料记载诏总兵邓玘将川兵二千,益以石柱土司马凤仪兵,驰赴河南。未几,马凤仪败没。(《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五,页一二六三)(崇祯六年三月)庚辰,石柱营参将马凤仪邀贼...
查看全文
沁水县相关标签
山西省县份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