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朱材

朱材

朱材
朱材简介资料
唐干宁元年
朱材相关文献
应材
应材,应材(?-1180)字伯良,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
查看全文
棺材
中式棺材中国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梓木、楠木等制造棺材。很多人以为死后能得一副上好棺木为最大幸事。中国传统上非常重视棺椁,并以此作身份象征,周礼规定王─三椁两棺;诸侯─二椁两棺;卿─一椁两棺;士─一椁一棺;庶人─一棺无椁或无棺无椁,可见古代椁的有无能体现身份高低,而当时之陪葬品便多放在椁之中。除了中国,古埃及也有使用棺椁之习俗,古埃及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放在杉木做的棺材,再把人形杉木棺材放入石灰石石棺内(其实应称作石椁)。广西柳州因为是主要木材集散地(柳州地区虽然出产著名之杉木,但一般并不会用来造棺材,用作制造棺材之木料是经水路从广西其他地方、贵州、云南等地运过来的),棺材工艺水准亦很高,故有“住在杭州,穿在苏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早期多称作死在邙山,因只有官宦王公贵胄方可葬在邙山)之称。由于近年流行环保棺材,又称“纸棺材”,环保棺材以瓦楞纸板制成,专供火葬使用,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比传统棺
查看全文
栔《营造法式》中还使用一种附加度量:“栔”“栔广六分°,厚四分°”有些木制部件,一材的广度还不够,还要多加一栔;一材一栔叫做“足材”,例如华栱就是一种足材栱(广21分°)。《营造法式》规定:殿柱的直径定为两材两栔至三材。一等的两材两栔殿柱直径=2x9寸+2x6分=19.2寸,二等两材两栔殿柱直径=2x8.25+2x5.5=17.6寸;余类推。实物山西大同善化寺二等材斗拱一等材实物:二等材实物:材分°制的消亡太和殿斗拱紫霄殿的斗栱从明代开始,斗拱越作越小,用材的等级比宋代下降了4到5级,明初重要的十一开间的太和殿,经测量斗口厚度仅有4寸,相当《营造法式》规定的用于小亭榭的八等材;湖北武当山紫霄宫的斗口测得2.5寸。清代建筑,缩水更多,故宫中和殿斗口,仅得2.5寸,只合宋代“等外材”;木材截面的广厚比也由3:2趋向于1:1;其原因是楠木短缺,难得截面大的木材。由于清代官用木材的宽、厚以及宽厚比...
查看全文
木材
历史2011年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发现已知有木质部分,年代最久远的植物,约在四亿年前。木头可以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判断其年代,有些植物也可以用树轮年代学来判断。人类会将木头用来作为燃料,或是盖房屋、制作工具、武器、家具、包装、工艺品甚至纸张的材料。每年年轮的宽度及同位素的丰度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当时气象状况的资讯。木材的化学性质木材为一复杂的有机体,主要成分中碳约占44%,氢约占6%,氧约42.5%,另含0.5%以下之氮和1%以下其他元素之矿物质灰分。(主要是钙、钾、钠、镁、铁及锰)。木材中也含有少量的硫、氯、硅、磷等元素。干燥木材的主成分有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衍生的结晶聚合物,约占41至43%。半纤维素在落叶乔木中约占20%,在针叶树中占30%,主要是由五碳糖以不规则方式聚合而成。木质素在落叶乔木中占27%,针叶树中占23%。木质素因为其苯环而带有疏水性。造纸制程中的重点就...
查看全文
朱祐材
参考资料《明史》《续文献通考》王圻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朱氏宗谱 [3卷]
原书: 墨写影印 : 双龙抱福堂藏,1992年.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朱康氏婆婆. 公名失考,以妣为开族始祖. 一世祖 : 朱本真. 源流 : 原籍江西, 明洪武间由豫章徙黄冈青坵. 十世分三派: 中份; 东份; 西份. 西份支祖 : 朱正华 ; 朱正国. 东份支祖 : 朱正兴 ; 朱正旺. 中份支祖 : 朱正新 ; 朱正朝. 宗派(1-18世) : 本绍道文 子?公廷山 大正继应 启文士方 如斯. 续派 : 家必传仁盛 昌光其尚明 国朝崇礼在 庆世太成均 进化宏开绪 旭映发嗣新 敦伦忠孝义 诚笃陆宗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0
朱氏宗谱 [3卷]
原书: 墨写影印 : 双龙抱福堂藏,1992年.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朱康氏婆婆. 公名失考,以妣为开族始祖. 一世祖 : 朱本真. 源流 : 原籍江西, 明洪武间由豫章徙黄冈青坵. 十世分三派: 中份; 东份; 西份. 西份支祖 : 朱正华 ; 朱正国. 东份支祖 : 朱正兴 ; 朱正旺. 中份支祖 : 朱正新 ; 朱正朝. 宗派(1-18世) : 本绍道文 子?公廷山 大正继应 启文士方 如斯. 续派 : 家必传仁盛 昌光其尚明 国朝崇礼在 庆世太成均 进化宏开绪 旭映发嗣新 敦伦忠孝义 诚笃陆宗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0
义阳朱氏家谱 [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5[1936]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撰者 : 朱煌,号兰圃 ; 朱官风,号裕尚. 义阳始祖(1世) : (唐宋之际) 朱清源. 因避乱遂阴居于缙云河阳. 新建始祖(7世) : (宋) 朱淮,字济之. 由河阳迁居新建官仓. 淮公下派祖(9世) : (宋) 朱思简,字居义(新建派) ; 朱象之,字居义(善店派) ; 朱思闻,字居敬(河阳派) ; 朱宅员 ; 朱承举. 葛竹派祖(15世) : (宋) 朱克忠,字子厚. 为思闻公6世孙. 葛竹派克忠公派下房祖(18世) : 朱奇可,行志二,字和卿(福房) ; 朱志可,行志三,字安卿(禄房,始迁凝碧) ; 朱叔可,行志八,字宪卿(寿房,同兄居凝碧). 凝碧志可公派下房祖(21世) : 朱萱,行演四 ; 朱奉先,行演十五. 凝碧叔可公派下房祖(21世) : 朱权,行演九 ; 朱梗,行演十二 ; 朱棠,行演十六 ; 朱桧,行演十七. 河阳派(17世起) : 次珍仁高圭 圭恭百千贤 贤明知哲恒 恒敦俊杰显 显超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葛竹派(17世起) : 恢志熙肇演 演淳良洪福 福祯祥瑞奇 奇茂盛深穆 穆德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凝碧派(17世起) : 恢志熙肇演 演纪文仁慈 慈温惠元敬 敬恺悌愉怡 怡婉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注 : 此谱主要记载葛竹派, 及凝碧派世系. 注 : 本谱亦含新建, 山前, 永川, 善店, 坦渚, 金竹等支之行第诗.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朱氏家谱.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等地.
浏览:0
义阳朱氏家谱 [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5[1936]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撰者 : 朱煌,号兰圃 ; 朱官风,号裕尚. 义阳始祖(1世) : (唐宋之际) 朱清源. 因避乱遂阴居于缙云河阳. 新建始祖(7世) : (宋) 朱淮,字济之. 由河阳迁居新建官仓. 淮公下派祖(9世) : (宋) 朱思简,字居义(新建派) ; 朱象之,字居义(善店派) ; 朱思闻,字居敬(河阳派) ; 朱宅员 ; 朱承举. 葛竹派祖(15世) : (宋) 朱克忠,字子厚. 为思闻公6世孙. 葛竹派克忠公派下房祖(18世) : 朱奇可,行志二,字和卿(福房) ; 朱志可,行志三,字安卿(禄房,始迁凝碧) ; 朱叔可,行志八,字宪卿(寿房,同兄居凝碧). 凝碧志可公派下房祖(21世) : 朱萱,行演四 ; 朱奉先,行演十五. 凝碧叔可公派下房祖(21世) : 朱权,行演九 ; 朱梗,行演十二 ; 朱棠,行演十六 ; 朱桧,行演十七. 河阳派(17世起) : 次珍仁高圭 圭恭百千贤 贤明知哲恒 恒敦俊杰显 显超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葛竹派(17世起) : 恢志熙肇演 演淳良洪福 福祯祥瑞奇 奇茂盛深穆 穆德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凝碧派(17世起) : 恢志熙肇演 演纪文仁慈 慈温惠元敬 敬恺悌愉怡 怡婉荣奕世 世美发光华 华堂昭淑慎 慎徽庆泽长. 注 : 此谱主要记载葛竹派, 及凝碧派世系. 注 : 本谱亦含新建, 山前, 永川, 善店, 坦渚, 金竹等支之行第诗.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朱氏家谱.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等地.
浏览:0
山盘紫阳朱氏宗谱 [3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8年重修. 存47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义乌山盘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朱权,字广术,号丹岩,行开六. 自浙江黄岩迁隐义乌廿八都盘谷(今山盘村). 权公下三子(2世): (元明之际) 朱子炯(留居黄岩) ; 朱子忠,字伯咸,行成一(后裔多迁云南) ; 朱子文,字伯成,号成山. 子文公下房祖(3世): (元明之际) 朱仁莹,字彦华,行莲四 ; 朱仁润,字彦德,行莲五(中宅,东宅共祖) ; 朱仁贵,字彦祥,行莲六(徙居东阳八华山). 仁莹公下支祖(4世): (明) 朱原寿,字叔良,行允十四(西宅祖). 仁润公下支祖(4世): (元明之际) 朱原务,字叔宁,行允五 ; 朱原本,字叔本,行允七(上宅, 里坑, 杨村共祖) ; 朱原全,字叔文,行允十(后山祖) ; 朱原忠,字叔诚,号玉泉(Y溪祖). 仁贵公下支祖(4世): (元明之际) 朱原立,字叔立,行允十一. 旧例行次(1-18世): 开成莲允 恺肇胜干(尚积荣端) 明常泰晋 济豫蒙复 泽丰. 新编行字(19世起): 中孚师恒 萃履谦益 渐临随观 咸大有颐 解比同人. 注 : 此谱应有48册. 但缺卷12(世系: 外纪: 穆介公起 ; 内纪: 1~12世). 散居地: 浙江省黄岩县, 及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 义乌山盘紫阳郡朱氏宗谱. 版心题: 山盘朱氏宗谱.
浏览:0
湘乡大石朱氏族谱 [86卷,首3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亲睦堂, 清宣统3[1911]. 8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朱光策,字赞卿 ; 朱道濂,字静斋 ; 朱炳甲,字晓斋. 鼻祖 : (宋) 朱珪通,字又铭,号圣基. 由江西吉安府迁湖南长沙湘潭. 大石开基祖 : (宋) 朱彦渭,字太清,号吕溪. 由湘潭迁湘乡大石. 大石一世祖 : (明) 朱希政,字景忠,号嗣源. 朱太清之子. 四大房祖 : (明) 朱公瑺,字志远 ; 朱公珍,字志述 ; 朱公琼,字志迪 ; 朱公瑗,字志逾. 瑺公下支祖 : (明) 朱必信,字义全 ; 朱必安,字仁全,号荣恬 ; 朱必慇,字智节 ; 朱必懃,字肇基 ; 朱必恭,字钦命 ; 朱必敬,字贤节. 珍公下支祖 : (明) 朱必荣,字华茂. 琼公下支祖 : (明) 朱必湘,字沅叟 ; 朱必浩,字盛叟 ; 朱必渊,字遐叟 ; 朱必湻,字茂叟 ; 朱必洵,字远叟 ; 朱必珷,字逸叟 瑗公下支祖 : (明) 朱必昶,字日永 ; 朱必昱,字日升 ; 朱必福,字自求 ; 朱必禄,字尔康,号兼优 ; 朱必高,字鲜阶. 辈份(1-21世) : 希公必惟天, 仲志汉以胜, 朝隆先祖增, 光德贤达代, 嗣.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大石朱氏六修族谱. 版心题 : 湘乡大石朱氏六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