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董仲仁

董仲仁

董仲仁
董仲仁简介资料
明洪武二年
董仲仁相关文献
仲仁
仲仁,仲仁北宋画家、高僧,会稽人。住衡州华光山,号华光长老。善画梅,用水墨浑写,创
查看全文
董仲舒
基本信息董仲舒(前192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治学以公羊学为主,因此于景帝年间任为博士,于武帝时受赏识任江都相等职位。董仲舒整合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天命论等各类思想哲论,统一为汉代的天人关系的研究,也借他在西汉政治体制内的参与推动了谶纬之学的发展。人物生平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前德而后刑”,《汉书》中武帝未置可否,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使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社会基础,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
查看全文
仲仁
(?—?)北宋僧人。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衡州(今湖南衡阳)华光山,号华光长老。与黄庭坚交往甚密。擅画梅,每当花开月上,就窗间疏影,用水墨晕写,创为墨梅。所作《华光梅谱》,实系后人伪作。
查看全文
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
[内容摘要]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仁是天的意志与人的血气相结合的产物。仁的化身和理想形式就是天。董仲舒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强调仁应该与他人相联系,义应该与个我相统一。为仁之法,在于爱他人,
查看全文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6.董氏族谱, 6, 卷7: 墓图 总系 1世仲才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道谊堂, 民国4[1915]修. 合2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远祖 : 董仲舒. 居广川. 临川祖 : 董清然. 临川北源人. 三传后派祖 : 董仲一(德兴海口派) ; 董仲二(宜黄北源派) ; 董仲五(乐安流坑派). 麻城祖 : 董奉高. 仲五公17世孙. 始祖(1世) : (明) 董仲才,又名世才,号伯雄,行潮四. 下三子: 董应奎 ; 董应星 ; 董应轸,字宗南,号万松. 本谱仅记载应轸公后裔. 应轸公下八子(3世) : 董绪 ; 董绍 ; 董𥿈 ; 董䌅 ; 董絟 ; 董䋊 ; 董? ; 董级,字嗣宜,号凤林. 七房世居八畈白杲,级公迁安邑,故为宗祖. 级公下四子(4世) : 董茂实,一名栻,又名暕,字汝敬 ; 董茂春,一名柷,又名玄旭 ; 董茂芳,字汝文,一名彬,又名时 ; 董茂林,字汝德,一名?,又名晃正. 茂实公下派祖(5世) : 董士贞,字惟吉 ; 董学训,又名士蒙. 茂春公下派祖(5世) : 董学儒,又名士珍,字惟席(止) ; 董学禄,字惟养 ; 董学模,字惟正,又名士规 ; 董学相,字惟材,又名士辅. 茂芳公下派祖(5世) : 董士亨,字惟大 ; 董学济. 茂林公下派祖(5世) : 董士范,字京华(入籍应山) ; 董学问,字士明 ; 董学圣,字士元 ; 董学文,字士秀. 学禄公下五房(6世) : 董莹 ; 董𤥎 ; 董玉 ; 董璜; 董瑀. 学训公下两房(6世) : 董瑞 ; 董桢. 学模公下两房(6世) : 董珣 ; 董义. 辈派 : 仲应嗣茂 学宗大自 文国之步 世为其基. 新编字派 : 贤良绍德 方正希昌 惇厚谦益 全道永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等地. 书名依据版心题,书名页题, 及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董氏宗譜, 1, 卷1&2, 目錄 歷代遷居 行諱表字式等 ; 系圖_ 1世仁一公起,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 3册:插图, 世系表. 浦阳始迁祖(1世): 董仁一,讳宗,字景举. 自处州遂昌塔石迁浦阳驮山. 仁一公派下房祖(19世): 董立一(居后溪祖) ; 董立三(居前宅祖) ; 董太四(居后宅祖). 立一公派下支祖(21世): 董𤣱九. 立三公派下支祖(21世): 董𤣱十三. 太四公派下支祖(21世): 董义廿二 ; 董义十四 ; 董义八. 后溪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立而𤣱 资始智盛金. 前宅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立而𤣱 容福兴盛柏. 后宅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太辰义 礼信升积柏. 行字母(27-46世): 常清祯祥 钦英怀哲 襄宪成章 雍和庄肃 昭穆明良. 表字母(27-46世): 惟士以生 汝家舟亦 敦厚其芳 万贤日月 福寿宁康. 讳字母(31-46世): 思修尔徳 继世隆昌 嘉祉云仍 绍慎克长. 名字(27-30世): 仲(文)宗时光. 版心题: 浦阳东睢回龙隆峰董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散居地: 浙江省浦阳县等地.
浏览:100
董姓家谱支流五世仲安
原図书: 写本、昭和 41 [ 1966 ]。 要约: 冲縄県董姓家支流の屋富祖家の系谱。
浏览:0
董氏宗譜, 2, 卷3, 行傳_ 1世仁一公起,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 3册:插图, 世系表. 浦阳始迁祖(1世): 董仁一,讳宗,字景举. 自处州遂昌塔石迁浦阳驮山. 仁一公派下房祖(19世): 董立一(居后溪祖) ; 董立三(居前宅祖) ; 董太四(居后宅祖). 立一公派下支祖(21世): 董𤣱九. 立三公派下支祖(21世): 董𤣱十三. 太四公派下支祖(21世): 董义廿二 ; 董义十四 ; 董义八. 后溪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立而𤣱 资始智盛金. 前宅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立而𤣱 容福兴盛柏. 后宅派讳表行号(17-26世): 正道太辰义 礼信升积柏. 行字母(27-46世): 常清祯祥 钦英怀哲 襄宪成章 雍和庄肃 昭穆明良. 表字母(27-46世): 惟士以生 汝家舟亦 敦厚其芳 万贤日月 福寿宁康. 讳字母(31-46世): 思修尔徳 继世隆昌 嘉祉云仍 绍慎克长. 名字(27-30世): 仲(文)宗时光. 版心题: 浦阳东睢回龙隆峰董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散居地: 浙江省浦阳县等地.
浏览:100
董氏宗譜, 7, 卷8_ 塘頭 亨字行19世懷仁公起行傳,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续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总卷数不明. 仅存卷1-5, 及卷8. 白垤始迁祖 : 董廿二公. 系出陇西. 由永嘉坭川徙居永康麦磨岩下保白垤里. 分派祖(4世) : 董崇八. 生四子 : 董宗垣,行盛四(塘头派) ; 董宗友(止) ; 董宗儒,行盛七(桥头派) ; 董宗炳,行悌一(井头派). 宗垣公下三子 : 董滨,行巽一(副房祖) ; 董浅 ,行巽三 ; 董深,行巽五. 深公下分五房 : 董亨,行祯一(仁房) ; 董富,行祯四(义房) ; 董盛,行祯六(礼房) ; 董箎,行祯八,或贞八(智房) ; 董道容,行祯十三(信房). 谷堰派祖(5世) : 董斋,行桂一. 宗四公长子. 仁房下分两房(10世) : (明) 董济,行敬四(健房) ; 董膺,行敬九(顺房). 智房下分两房(10世) : (明) 董道明,行敬十(位房) ; 董道清,行敬十二(育房). 信房下分三房(10世) : (明) 董文实,字廷信,行敬二十(孟房) ; 董文定,字国安,号静斋,行敬廿三(仲房) ; 董文安,字廷康,行敬廿四(季房). 仁房健派下续分三房(13世) : (明) 董真,字汝实,行义五十六(天房) ; 董宽,字汝洪,行义六十四(地房) ; 董基,字汝时,行义百零二(人房). 字行 : 仁义礼智信 干元亨利贞. 道光续增字行 : 资粹机谋善 功优学业精 蒙恩思厚泽 笃庆裕光荣 立志高千古 作文达万情 心平安福履 德广启贤英 圣道惟忠恕 官坊尚直清 图书奕世显 钟鼎玉堂鸣.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白垤董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董氏三仁汇总族谱
浏览: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