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郑灯

郑灯

郑灯
郑灯简介资料
南宋时
郑灯相关文献
郑祥霖:进社区教孩子们做花灯传扬民俗
郑祥霖:进社区教孩子们做花灯传扬民俗,每年春节前夕直到元宵节,是“灯王”郑祥霖最忙碌的时候,从前是为了讨生活,现在更多
查看全文
燃灯古佛是谁?燃灯古佛的由来
燃灯古佛是谁?燃灯古佛的由来,燃灯古佛是谁:燃灯佛(梵Di^pam!kara,巴Di^pam!kara,藏
查看全文
天灯
由来天灯亦称孔明灯,也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起初是为了传递讯息之用,目前通常被当成节庆祈福许愿的工具。孔明灯相传源自中国四川平乐古镇,三国时代,此镇乃为军事重地,诸葛亮当时被司马懿困于平阳,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放上天空,最终得以脱险。宋朝此镇更以造纸闻名,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放孔明灯渐变成节庆仪式。现今,孔明灯更常用于祝福。这是一个象征收获的成功和幸福每一年。另外,知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公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列格尼卡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构造天灯是由铁丝或竹子制作底部框架,上面再黏上纸,底小顶大,避免热空气流失。底架中间放置简单的油纸,点燃之后由于里面的热空气较外面冷空气轻,所以就会冉冉上升。一般中国南方的天灯是由铁丝制作底部框架,而台湾的天灯除了使用铁丝制作底部框架,上面的宣纸或做成四个面;施放的人通常会在四面上写下一些祝福或祈福的词句。以力学分析天灯升起的原因...
查看全文
油灯
历史大约3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已经有人靠油灯闪烁的昏暗光线照明,在阳光照不到的洞穴深处,绘制最早的洞穴壁画。
查看全文
历史与发展起源新石器时代的石灯明代铜灯在人类起源之初,并没有古代人各式各样的发明,古人自能靠着天然光生活。后来人类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在途中发现了电火,慢慢学习了火的特性,后来更利用火制作火把作为黑暗中的照明工具。火把或火堆等人工火源为人类提供了不少好处:它们延长了人类生活的时间、在晚间使人类能预见野兽或外敌、令人类能够进入未知的环境如山洞等等中国历史上的记载在古书中,灯具的出现始见与战国。当时候的灯具结构已比较完善。但是由于造型也很优美,可见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工艺说明已经失传。昆山千灯镇的千灯草堂收藏有数盏新石器时代的石灯。传说在中国历史传说中,灯的起源和龙的灭绝有关,甚至有传说是说帝舜时代人们为了从龙的身上获取点灯用的油而大量地捕杀龙,龙才灭绝了。《海内北经》中记载:“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何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这揭示了中国古代...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郑氏南莆祖五大房宗亲会成立二周年纪念特刊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编辑委员会], 民国62[1973]. [1], 70, [2]面 : 肖像. 一世始祖 : (宋) 郑伯峰 ; 郑伯翁. 五大支祖 : 郑仁 ; 郑义 ; 郑礼 ; 郑智 ; 郑信. 郑南莆之五子. 散居地 : 广东省宝安县, 东莞县, 中山县 ; 台湾省台南市, 台北市 ; 及香港等地.
浏览:100
郑氏文献世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 2014重刊序(金华市 : 宇轩家谱工作室印刷).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祖 : (南唐) 郑曙,字友明,位十八,人称和市公. 原籍河南固始. 因避黄巢乱,入闽之建安,居龙池村. 注 : 建安,乃今之福建建瓯县. 派祖(4世) : 郑仁,位五(春房山下派) ; 郑住,位六(夏房郑墩派) ; 郑仕,位七(秋房后培派) ; 郑伋,位八(冬房圳头派). 皆为泰公之子. 仁公下一子 : 郑炯,小名壬七. 住公下四子 : 郑煋,小名壬四 ; 郑煌,小名壬十一 ; 郑(火晋),小名壬八 ; 郑(火昌),小名壬十. 仕公下三子 : 郑炫,小名三五 ; 郑煃,小名三四 ; 郑烨,小名七二. 伋公下二子 : 郑仁须,位十 ; 郑仁顺,字汝祥. 散居地 : 福建省建瓯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文献世谱.
浏览:0
信饶沙溪郑氏贞房支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1年.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总谱含17卷, 但此谱仅为贞房支谱, 只含总卷之卷1-10, 及13-15(即贞房支谱部分). 亦含部分观房, 及部分利房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郑遇春,荣阳侯. 一世祖 : (元明之际) 郑隆卿,字国植,号南峰,行敬四. 为遇春公第四子. 迁信饶之沙溪. 二大派祖(3世) : (明) 郑至康,号卧山,行让五 ; 郑至保,号沙川,行让十. 皆为成恭公之子. 康公下房祖(4世) : (明) 郑宗高,号景南,行惟六 ; 郑宗明,号劎南,行惟十八 ; 郑宗观,号绍南,行惟廿三. 为高; 明; 观三房之始. 保公下四子(4世) : (明) 郑宗能,字汝贤,号竹轩,行惟十二(为元,亨,利,贞四房之祖) ; 郑宗逸,号梅轩,行惟十四(外迁) ; 郑宗甲,号桂轩,行惟廿二 ; 郑宗乙,号吉轩,行惟廿六. 贞房祖(5世) : (明) 郑以正,字学端,号德正,行得廿五. 为宗能公第六子. 以正公下二支(6世) : 郑福彪,字孟威,行福三四 ; 郑福彰,行福四八. 利房祖(5世) : 郑以修,行得十八. 为宗能公第四子. 行派 : 敬恭让惟得福文 行忠信皆式谷振 起英贤永受茀禄 ; (增派) 瓜瓞绵联桂兰秀 发世泽隆家声达 庆奕叶衣冠礼乐.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信饶沙溪郑氏族谱.
浏览:0
汤阴郑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郑氏宗亲会, 2004年(郑州印刷公司). 全1册(约467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周) 郑友,谥曰桓公. 宣王之弟. 受封于郑,逐以国为姓. 始迁祖 : (元末明初) 郑思恭 ; 郑思贤. 因河南人口稀少,故兄奉皇命,先由山西壶关迁居河南汤阴,其弟因思兄后而随之. 此谱主要记录思贤公房下后裔资料. 思贤公下三子 : 郑岩(长门) ; 郑岗(二门) ; 郑岭(三门). 长门下四支 : 郑贵 ; 郑玘 ; 郑安 ; 郑良. 二门下一支 : 郑泰. 三门下一支 : 郑祥.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散居地 : 河南省汤阴县等地.
浏览:0
白麟溪义门郑氏宗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民国24[1935]续修. 32册 : 世系表. 远祖 : 郑君, 讳荣. 迁歙祖 : 郑凝道,字伯定. 迁睦祖 : 郑自牖,字孟纳,号桐岩. 凝道公之子. 浦江始迁祖 : (宋) 郑淮,字巨渊. 为郑牖之孙. 生子三: 郑煦,字宣父 ; 郑熙,字恺父 ; 郑照,字曜父. 同居一世祖 : (宋) 郑缊,字宗醕 (无子,以绮长子闲为嗣) ; 郑绮,字宗文. 皆为照公之子. 绮公下二子 : 郑闲,字希静 ; 郑闻,字希声. 闲公派下房祖(7世) : 郑锐,字景敏,昌三 ; 郑铉,字彦贞,昌七. 闻公派下房祖(5世) : 郑德珪,字子润 ; 郑德璋,字子振. 讳行 : 尔若遵祖训 兴隆定可期 修齐能善继 垂裕自咸宜. 表行 : 一家永和辑 奕禩启光扬 仪范今犹在 先人泽孔长. 派行 : 忠孝传芳 贻谋绳武 彛伦攸叙 似续绵延. 散居地 :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义门郑氏宗谱. 谱序题 : 义门郑氏续修宗谱.
浏览:0
郑氏族谱 [5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湘鄂郑氏联谊理事会, 2004年十修版(石首市印刷一厂). 存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之 "读谱须知" 部分说明此谱应包括5卷,含卷首. 卷2为上分; 卷3为中分; 卷4为下分; 卷5为源祖,赢祖合卷. 但此次拍摄仅含卷首, 及卷4. 受姓祖 : (周) 姬友. 厉王之子. 封郑桓公,子孙以国为氏. 一世祖 : (宋) 郑翼,字才一,号冲霄. 鼐公之子. 因任江陵路刺史,自山东益都入鄂省. 翼公下三子 : 郑渊,字淑济(开基石首) ; 郑源 ; 郑瀛. 源, 瀛二公留居江陵. 渊公下派祖(6世) : (明) 郑祥恭,字克诚(上分祖) ; 郑安恭,字克宁(中分祖) ; 郑行恭,字克谅(下分祖). 皆为肃庄公之子. 此谱主要含下分派记录. 行恭公下四子 : 郑缙 ; 郑绅 ; 郑纯 ; 郑(糸寿). (糸寿)公无后裔. 缙公下二房 : 郑德齐 ; 郑保齐. 绅公下二房 : 郑与齐 ; 郑竹溪. 纯公下一房 : 郑廷齐. 讳派 : 青州世德启文明 孝友贻谋祖泽新 继序能绍先代志 定于孙子卜绳振. 散居地 : 湖北省石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