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蒲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南充市)

蒲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南充市)

始祖大让,明末由湖北麻城迁四川南充。始迁祖锦秀,清初人。书名据版心题。
蒲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南充市)简介资料
南充
1947年
一册
1947
民国
石印本
蒲益发
线装
蒲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南充市)相关文献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查看全文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查看全文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蒲瀛
蒲瀛字大受,号漫叟,四川阆中人。宋朝诗人。主要生活在宋徽宗、高宗年间。其父官至中奉大夫,详情暂不可考。蒲瀛是其长子,有弟二人,名大观、大渊。蒲瀛与郭印、莫将、何耕雅善,工诗、能词,宗法苏轼。著有《蒲氏漫斋录》(即《漫斋语录》)。《成都文类》中录其诗十首。
查看全文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蒲宗孟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今宏观乡人,宋仁宗皇佑五年(1060年)进士,后累官司至尚书左丞、资正殿学士。蒲宗孟初为官时,任观察推官,后调入朝中任著作郎,在馆阁中校正文书、档案,制定各种制度。不久又到集贤殿校勘整理书籍。那时,朝廷在专管财赋的三司新设置了一个官职,叫账司,这是财政部门一个重职务,待遇很丰厚而权势也很重。许多人都想得到这个职务,于是不少人到处钻营,拉关系,行贿赂,蒲宗孟却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似的。可是执掌三司的大臣把任命的意见报告皇上后,皇上却下旨把这个职务授与了薄宗孟。蒲宗孟在任这个职务期间,曾被皇上派往湖南一带的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察访民情。蒲宗孟到了那里,了解到那里连年遭受灾害,收成很差,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特别是辰州、沅州的情况更为严重。于是蒲宗孟将灾情迅速上奏朝廷,并申请免去辰州、沅州的役钱和荆湖南路的丁赋。朝廷批准了他的申请,那里的人民才松了一口气。当时王安...
查看全文
四川省-成都-蒲江县蒲元
蒲元,一作蒲元性,据今《成都通史》、罗开玉与谢辉《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任桂园《天府古镇羊皮书》、伍松乔《天下古成都》,称其籍贯为三国蜀国临邛人(现今四川的邛崃与蒲江县一带)。蒲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太详。据《全三国文·蜀六》记载,蒲元为蜀相诸葛亮相府之西曹掾。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陶宏景《古今刀剑录》记载,蜀汉章武元年(221)辛丑,蜀主刘备采金牛山铁,令蒲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列七十二炼,柄中通之,兼有二字”,并为刘备“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推之,蒲元锻造的-乃为蜀军的标准配置。诸葛亮执政时,蒲元奉命“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熔金造器,特异常法”。斜谷,位于今陕西眉县之秦岭汉水之畔,蒲元“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他认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大埔蒲氏家谱节钞
原书: 写本, 记事至约1950?. 1册(约40页). 注 : 此记录字迹杂乱,难以阅读. 始祖 : 蒲秉正 散居地 : 广东省大埔县等地
浏览:100
蒲氏族谱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写本, 清初年间[16--?]记事. [45]双叶 : 世系表. 始祖: 蒲孟宗字传家号心周谥恭敏(宋) 散居地: 福建省等地.
浏览:100
南海甘蕉蒲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印刷, 1987年重印. 1册(184页)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注 : 此谱于清光绪33[1907]修, 成稿于民国2[1913]. 蒲姓源流 : 籍本和阗, 环居湖上, 瑞星仙草, 厥名曰蒲. 取姓于斯, 族因蕃衍. 一世太祖 : (宋) 鲁尼氏. 原蒙古色目人. 慕孔子之道,始自西域而归中国. 二世太祖 : 讳嗨哒啪,官名海达. 为本支甘蕉, 莪蔓, 蒲村, 蒲庐, 珠冈, 丹灶六房远祖. 甘蕉始迁祖(8世) : (元明之际) 蒲秋涛,讳胜,字宗达. 由蒲庐而徙西鸦, 明初再由西鸦而徙甘蕉. 两大房四支房 : 柏谷房(南野, 南池两支) ; 乐善房(粤峰, 西圃两支). 散居地 : 广东省南海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蒲寿庚行谊与先世籍贯
原书: 台湾台南 : 世界蒲姓宗亲总会, 民国77[1988]. [4], 58, [1]页 : 世系表. 蒲寿庚生于宋理宗绍定5年[1232]卒于元成宗贞元2年[1296], 为福建省晋江县人.
浏览:0
蒲氏族谱(崇本堂)
蒲氏族谱(崇本堂)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值蒲氏永榧公后裔(崇本堂)族谱第四次续修修订之际,为了弄清祖宗血脉亲缘,传承家史,弘扬家风,我们特邀蒲氏族人中的各界精英和致力于崇本堂蒲氏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共同挖掘崇本堂蒲氏文化的精髓,以便传承家史,弘扬家风,振兴家族。愿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续谱这件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
浏览:0
蒲氏族谱(崇本堂)
蒲氏族谱(崇本堂)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值蒲氏永榧公后裔(崇本堂)族谱第四次续修修订之际,为了弄清祖宗血脉亲缘,传承家史,弘扬家风,我们特邀蒲氏族人中的各界精英和致力于崇本堂蒲氏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共同挖掘崇本堂蒲氏文化的精髓,以便传承家史,弘扬家风,振兴家族。愿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续谱这件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
浏览:37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