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沈明十

沈明十

沈明十
沈明十简介资料
沈明十相关文献
沈希仪(明朝)
沈希仪(明朝),   沈希仪(1491~1554)明代将领。字唐佐,号紫江,贵县(今贵港)人。正
查看全文
明沈度敬斋箴册
明沈度敬斋箴册,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仕至侍讲学
查看全文
明沈度敬斋箴册
明沈度敬斋箴册,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仕至侍讲学
查看全文
沈明臣
掌故正德十三年(1518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嘉靖中为诸生,与顾汝修友好,与同邑余寅、山阴徐渭同参胡宗宪幕府。当时胡宗宪“宴将士于烂柯山,明臣作《铙歌》十章,宗宪令刻于石,名震一时。”待胡宗宪系狱死,幕客星散,唯独明臣哭墓下。后流落江湖,放浪诗酒。晚年在乡里授课为业。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五月二十四日卒。万历宰辅沈一贯是沈明臣的侄子。诗作著有《越草》一卷、《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采石江吊太白采石江头月光射,青天无波水如拭。举杯一酹锦袍人,月欲无光水将黑。高才任侠凌贤豪,海岳可倾天子识。一被谗言谪夜郎,归来故人颇相忆。当涂贤宰意气多,楚江酿作金尊波。临风醉骑赤鲤去,捉月其如玉兔何?玉兔不可捉,赤鲤何年归。芳名不逐黄泉去,信有精灵白日飞。即今明月江心坠,白鹭空洲我空醉。我欲问月月不言,一片青天下双泪。参考来源
查看全文
十都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建于清代道光6年(公元1826年),占地1000余平方米。沈氏宗祠像个端庄安祥的老人迎接着四方来宾,沈氏宗祠单层砖木结构,高8米。祠门有青石石雕,分中间、左右三个部分组成。门楣是一块横匾,刻有“沈氏宗祠”四个字。左右为“八仙过海”,画面清晰,层次分明、人物造型生动。祠分三进,前厅——中厅——后厅,砖木结构。前厅与中堂之间没有天井及排水沟设施。天井地面用鹅卵石辅就。中堂倒壁有藻井,门窗为花格门窗。后厅则是祀奉祖先神位之所。两侧有客房、膳堂和马厩等。宗祠主体建筑四周有回廊,檐柱的木构件上雕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吉祥动植物。其精致的雕刻艺术都较完整地反映了占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9.沈氏宗谱, 9, 卷10, 必达 中耀 15世生明公起, 191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刊, 民国8[1919]年三修. 12册: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沈士源,字式璘 ; 沈宣福,字棋山 ; 沈恢升,字仲生. 始迁祖: (宋元之际) 沈千十,字理政. 原籍江右饶州之鄱阳,因避乱同二兄沈千八及沈千九自江右迁居麻邑木樨河. 千十公派下房祖(5世): 沈铨 ; 沈钺 ; 沈𨱔. 此谱为钺房支谱. 钺公下支祖(1世): (明) 沈璲,字世重 ; 沈珍,字心纯. 璲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沈一尊,字惟谦 ; 沈一坤,字象干 ; 沈一蛟,字雨公. 珍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沈必超,字济之 ; 沈一𤇍,字尔瞻 ; 沈必达,字尔昭. 辈派(18世起): 宣哲恹洪庆 祥光启世荣 传家元树德 继序永维明 祖基能大绍 长祚作方成 道广开新纪 仁安振远声.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沈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4.澄江沈氏宗谱, 4, 卷3, 目录 世系: 应宗 11世克明公起, 20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余庆堂, 公元2013年续修. 5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聃季. 江阴祖(1世): (元明之际) 沈子玉. 由松江迁常之江阴定居城内南街蒋家巷. 聃季公84世孙. 子玉公下支祖(3世): (明) 沈志逵,字志道; 沈志远,号乐芹 ; 沈志达(本宗祖) ; 沈志进 ; 沈志逊. 志达公派下支祖(9世): (明) 沈应宗(西外花园头支, 西塘市西南吴巷支共祖). 生子一: 沈渐(花园支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東陽沈良沈氏宗譜, 9, 卷9, 26世亨字行德明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重修.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之卷1, 卷19(1), 20(1) 为清光绪甲辰(1904)版. 其余卷数皆为民国37年版. 东阳永宁始祖 : 沈溋,字巨源. 由湖州之乌程徙东阳永宁之员里. 生一子 : 沈桩,字大年. 分派祖(7世) : (宋) 沈钧,字有量,行八一. 生三子: 沈福,字履元,行九一(白珏始祖) ; 沈寿,字履仁,行九二(桃源始祖) ; 沈康,字履亨,行九三(东开始祖). 分支祖(16世) : 沈𡧾,行佑二. 生三子: 沈道观,行禧一(桃源派) ; 沈道理,行禧二(桃源派) ; 沈道积,行禧六(禹山派). 白珏分支祖(16世) : 沈贵,字仲安,号菊轩,行兴九. 福公8世孙. 生二子 : 沈智,字叔信,号雪庵,行德十九(大房) ; 沈义,字叔让,号兰窻,行德廿一(二房,柏舟堂). 白珏大房分房祖(18世) : 沈𦁉,字廉夫,号鹿峰,行云三十四. 智公第三子. 𦁉公下五子 : 沈勍,行仍十四(止) ; 沈铎,字克振,号诚斋,晚号壶山遗叟,行仍十八(大房, 壶山房) ; 沈劝,字克忠,号毅斋,更号洪畈,行仍廿一(二房, 洪畈房) ; 沈勉,字克学,号木斋,更号玉溪,行仍廿五(三房,玉溪房) ; 沈鉴,字克明,号纳斋,行仍廿八(四房,纳斋房). 洪畈房劝公生五子(20世) : 沈仪,字则之,行崇十五(大房) ; 沈侃,字直之,号直斋,行崇廿三(二房) ; 沈僖,字德之,行崇廿九(三房) ; 沈储,行崇三十九(止) ; 沈仅,字慎之,行崇四十二(四房). 桃源派道理公下房祖(21世) : 沈清,字尚廉,行泰五(大房) ; 沈澄,字尚明,号桃园,行泰六(二房) ; 沈渊,行泰九(三房). 禹山派分房祖(21世) : 沈浒,字尚玉,号尚义,行泰三. 道积公4世孙. 生三子 : 沈樻,行道重三(尚义大房) ; 沈杊,原名梓,字公实,号禹山,行道四(尚义二房) ; 沈棋,行道八(尚义三房). 行次 : 兴德云仍崇 泰道庆泽永 亨昌源深彰 祖智仁勇裕 福禄寿聚温 良恭俭谦和 顺豫肃义哲 谋学校庠序. 名次 : 诚含信美伟 发荣光志钟 淳承本用忠 贤端敦方正 文明绍宗行 成名立邦国 之宏朝廷锡 钦奕世昭隆. 字次 : 仲叔夫克之 尚懋继能贤 正汝合思维 宜宾尹元卿 公侯允彝士 彦瞻若君子 亦其英涵聿 美吉瑞以齐.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百珏沉氏宗谱
浏览:100
鍾氏九修族譜, 11. 第十卷 紹房環分恩裔堅嗣 _ 第三二輯 福明、受明世系, 第三三輯 輔明、弼明世系, 1947
原书: [益阳 : 益阳钟氏九修族谱局], 民国36[1947]重修.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注 : 微卷上之本谱不全, 只存25册. 残缺第2卷第8辑, 第6卷, 第14-15卷, 第17-18卷, 第20卷. 注 : 本谱3大册, 每册含3编, 每编含若干卷, 每卷含若干辑. 第一编为卷首(卷首1辑-第1卷4辑), 第二编为世系(第2卷5辑-第27卷91辑), 第三编为卷末(第28卷92辑- 第28卷100辑). 受姓始祖 : (春秋)伯宗, 公孙钟离(昭), 宋国桓公曾孙, 因襄夫人之乱奔楚, 穆王命为大夫, 食采钟离(今濠州), 遂以邑为氏. 湖南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钟九龙,字奉胜,号洪川. 由江西宦游于南楚衡州县. 下有四子,分四大房. 四大房祖(2世) : 钟应贞,字瑞兆,号见岳(新化祖) ; 钟应惠,字安民,号在岳(衡山祖) ; 钟应德,字必受,号觐岳(益阳祖,立业于四里官厅) ; 钟应祥,字国兴,号止岳(安化祖) 注 : 清雍正乙卯三修时, 从祖派分 : 祖寿, 祖名, 祖祚三房. 皆为始迁祖. 新屋湾始迁祖(3世) : (元末) 钟祖寿,字介眉,号莅资. 应德公长子. 迁新屋湾, 生四子:钟景贤 ; 钟景荣 ; 钟景信 ; 钟景明. 金凤山始迁祖(3世) : (明) 钟祖名,字彦高,号凤冈. 应德公次子. 迁居十四里南坝金凤山之下. 生二子 : 钟景良 ; 钟景善. 钟家湾始迁祖(3世) : (明) 钟祖祚,字荫裔. 应祥公次子. 迁八里峡流溪(今益阳桃江县钟家湾). 生二子: 钟景春 ; 钟景泰. 注 : 清光绪七修时以应祥公, 应德公裔合分八房:纲, 绍, 𫄭, 𫄮, 纪, 绳, 紾, 绵. 景贤公下房祖(5世) : (明) 钟系纲,字三正,号在𫞚 ; 钟系绍,字承前,号楚南 ; 钟系𫄭,字群联,号旗山 ; 钟系𫄮,字先迹,号竹亭. 景明公下房祖(5世) : 钟系纪,字有堂,号如山. 景善公下房祖(5世) : 钟系绳,字木正,号贤材 ; 钟系紾,字宏珍. 景春公下房祖(5世):钟系緜(棉),字文渊. 注 : 益阳钟氏族谱昭穆字行, 历经多次修订, 现行派语如下. 派语之一 : 大海生金 国泰连荣 紫受龙应 祖景系廷 时朝明日 本立邦宁 道超悳裕 发达文清. 派语之二 : 世泽广远 敦厚继承 庆登灵瑞 秀拔奇英 肇祥有自 锡福维均 宏功允著 荫翼昌兴. 派语之三 : 敷志能昭 敬方声定 启贤典章 隆代守孝 友合家传 修业希名 士怀有会 盛年高科 逢上选光 显焕宗先.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益阳钟氏九修族谱
浏览:100
30.郑氏宗谱, 30, 十分, 13世友明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睦堂, 民国30[1941]八修. 3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目录不全. 迁英始祖 : (唐) 郑进. 由江西瓦泻灞徙江南英麓三吴乡. 生一子 : 郑安邦,字玉城. 分派祖(10世) : 郑钧. 生四子 : 郑晃 ; 郑曜 ; 郑玘,字伟器 ; 郑俌. 晃公生四子(11世) : 郑仲珠(八分支祖) ; 郑仲碧(五分支祖) ; 郑仲玺(七分支祖) ; 郑仲瑶(三分支祖). 曜公生二子(11世) : 郑仲富(四分九分共祖) ; 郑仲贵(二分五分六分共祖). 俌公生二子(11世) : 郑仲仁(十分) ; 郑仲义(十分). 仲贵公生四子(13世) : 郑仕清(五分) ; 郑仕濂 ; 郑仕洁(五分) ; 郑仕济(二分六分共祖). 仕济公生二子(14世) : 郑诰(二分祖) ; 郑诏(六分祖). 仲富公下支祖(14世) : 郑邦(四分) ; 郑昂(四分) ; 郑(向 阝)(九分) ; 郑鄫(九分) ; 郑郊(九分). 排行 : 永万同元一本昌 光宗之道在伦常 惟持先业存姬泽 立见文明兆太康.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武平张氏--41、15569十方黎明、中山、城南.彼云公系
武平张氏--41、15569十方黎明、中山、城南.彼云公系
武平张氏--41、15569十方黎明、中山、城南.彼云公系
浏览: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