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劳树棠

劳树棠

劳树棠
劳树棠简介资料
劳树棠相关文献
渑池洪阳多“茹姓”,甘棠古树根亦深
茹姓出自古代柔然部族。早在西周时期,在我国西北有一个部落“柔然”,也称作蠕蠕、茹茹等,柔然部族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公元4世纪中叶,柔然部落势渐强大,于402年创立了强大的集权制国家“柔然汗国”,其政权中心在今敦煌、张掖一带,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控制我国北方大草原的强大民族,雄居北方一个半世纪。西魏废帝二年(553)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其部族一部分留在漠北的后裔逐渐融合到突厥和契丹的部落中;另一部分流徙到山西境内。《嘉庆一统志》中有关于“茹越山”“茹湖”的记载,在通往魏都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带,有“茹茹人”当年活动留下的地名,如“茹越口堡”“茹越寨”和“茹村镇”。柔然汗国鼎盛时期就与北魏南朝各政权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并有相当数量的“茹茹”人进入中原通商贸易、定居生息。在柔然政权分崩离析的年代里,更有大批人投奔北朝,进入中原。明初洪武、永乐年间,茹姓开始迁移到河南
查看全文
邵棠
邵棠,宋朝诗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
查看全文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毛树棠
毛树棠(1779~1845),字荫南,武陟县木栾店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授编修。道光四年大考,名列一等二名,晋侍读、侍读学士、大常寺、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署宗人府承,转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并任广东乡试正考官,阅朝考拔贡卷,阅复试进士卷,还是比较著名的书法家。总督仓场,是个重任,“夫京师之本,莫重于仓储”。他任职期间,勤于职守,善于管理,防盗防弊。在京居官时,凡是去找他的亲朋好友都热情相待,树棠晚年返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病故,享年66岁,所生二子,毛昶熙、毛亮熙。树棠的主要著作有《沁善堂文集》等。
查看全文
海棠
历史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嘉州海棠,色香并胜。”南唐徐锴《方舆记》载:“海棠,嘉州出者香。”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孙长明的《海棠记》记载乐山海棠的品种和特点:“棠有甘棠、沙棠、棠梨,皆非海棠也。又有黄海棠,色黄;贴干海棠,花小;垂丝海棠,花粉红色,皆无子,亦真海棠也。海棠盛于蜀中,二月开花,五出,初如胭脂点点燃,开则渐成缬晕,落则有若宿妆淡粉,其蒂长寸许,淡紫色,或三萼五萼成业。其蕊如金粟,中有紫须,花落结子,如梨,名海红。然蜀中亦为嘉州者有香而朵大。”海棠多未香味,石崇见着海棠,叹说:“若使海棠能香,当铸金屋以藏。”。宋朝彭渊材平生有五恨:“一恨鲥鱼多骨(刺),二恨金橘(桔)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张爱玲在《红楼梦魇》提及“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以此为三大恨事。郭沫若《忆嘉州》诗...
查看全文
一树梨花压海棠什么意思,一枝梨花压海棠隐喻什么
“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之口,但他这句话并非写景、赞景,也无意比较梨花和海棠花哪个更美!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也称得上是风流才子,平时也爱和朋友写诗开玩笑。比如苏轼和佛印和尚就经常斗嘴、互掐。 无独有偶。“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苏轼诗词《戏张先》里的一句戏谑之语。 大约是公元1070年,苏轼的好友、“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的“张三影”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劳氏祖谱 [总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茂源堂, 民国78[1989]?. 1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为抄本影印. 版心标卷4. 不确定总卷数. 注 : 26世劳光楠公于民国39年(1950)迁入台湾. 远祖(1世) : 劳临高. 劳姓松江出世,原籍山东. 临高祖(10世) : (明) 劳温敏. 世祖(15世) : 劳克传. 生五子 : 劳思明(出继) ; 劳思旦(定安杨坡,子孙析置台湾) ; 劳思将(迁临邑道灵) ; 劳思大(迁临邑道灵,后迁龙渡公社洋黄村) ; 劳思达(本谱祖,居定安). 排行字 : 中进南琼居 道德明义礼 垂统创新业 世积庆有余. 注 : 排行字母表见第101页(影像101). 散居地 : 海南省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劳氏族谱
浏览:0
1.汉口劳氏世族谱
始祖 : 劳永昌号太湖(明)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口市等地
浏览:100
吴兆棠博士纪念集
原书: 台湾台北 : 吴兆棠博士逝世周年筹备委员会, 民国54[1965]出版 (台湾台北 : 建华印书有限公司). 4, [78], 185, [4]面 : 插图, 肖像. 散居地 : 安徽休宁县溪头村等地.
浏览:100
1.济南阳信劳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19[1893]. 4册 : 插图, 世系表. 阳信始迁祖 : 劳为能 ; 劳为善兄弟. 散居地 : 山东省阳信县等地. 版心题 : 劳氏族谱. 武阳(今山东聊城市)
浏览:100
1.劳氏祖谱, 1, 卷4, 家训 始祖记 派行 思达公支世系世传10世温敏公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茂源堂, 民国78[1989]?. 1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为抄本影印. 版心标卷4. 不确定总卷数. 注 : 26世劳光楠公于民国39年(1950)迁入台湾. 远祖(1世) : 劳临高. 劳姓松江出世,原籍山东. 临高祖(10世) : (明) 劳温敏. 世祖(15世) : 劳克传. 生五子 : 劳思明(出继) ; 劳思旦(定安杨坡,子孙析置台湾) ; 劳思将(迁临邑道灵) ; 劳思大(迁临邑道灵,后迁龙渡公社洋黄村) ; 劳思达(本谱祖,居定安). 排行字 : 中进南琼居 道德明义礼 垂统创新业 世积庆有余. 注 : 排行字母表见第101页(影像101). 散居地 : 海南省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