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家玉,字元才,晋代人。始迁祖显球(字尚贤,行百三)、显贵(字大风,行百五),清干隆十二年兄弟俩自福建长汀县迁居浙江常山县溪源山村(今属新桥乡)。卷三至四世系图。书名据书名页题。谱初修于清顺治八年,此为四修本。
泉家山罗氏宗谱(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相关文献
浙江省衢州市柴氏源
浙江省衢州市柴氏源,根据前辈的传说和历史资料的考证,衢州的柴姓源自山西平阳,几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墓碑
计家山下计然泉
计家山下计然泉,在慈城镇黄山村的计家山下,有一计然泉,是为纪念计然而命名的。“黄山,坐石步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詹莱
詹莱(1522—?),字时殷,号范川,常山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江西金溪知县,后调任福建长乐知县,为防倭寇侵袭,呈准选择海门要地筑城防守,又设兵船数十艘巡逻马江上下,勿使倭寇登岸。后福清等县均遭倭寇侵陷,惟长乐因筑城防御,安然无恙。调任河南嵩县知县,免去农民历年拖欠赋税。规定两税交纳之期限。调安徽池州同知,再调任湖广佥事,多次平息巨盗作乱,而当时之直指绣衣使者徇私枉法,莱常与之争论,又多次法办郡县不称职之吏员,因而触犯直指。四十三年,挂冠归田,时年43岁。从此无心仕途,专心理学,创办范川书院,讲学授徒。家居20余年,出资辟修木棉岭至江山之要道。万历十三年(1585),纂修《常山县志》。著有《招摇池馆集》、《范川文集》、《春秋原经》、《史约》、《七经思问》等传世。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江纬
江纬,名慈,字彦文,开原乡一都塘口人。元符三年(1100),如对,赐进士,授太常少卿。建炎间,以言事忤,归居七虎堂。七虎堂,位于石门乡二十三都华埠镇大坞岗。宋元祐间(1086-1093)由太常少卿江纬创建。时江少齐、江朝宗、江少虞、程俱、李处权、赵子昼,曾负笈至此求学,时人称文中七虎。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江纬,字彦文,常山江村人,宋治平四年(1067)同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妻余氏。元祐初(1086)创书堂于华川黄泥岭下,其侄少齐、少虞、江汉皆从受业,若负笈踵门而至者(背着书箱来求学的)有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七人。”数年后,“元符三年(1100),纬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召对,赐(进士)第,任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授太常寺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除直秘阁,知洛州。”随他学习的年青学子,也都相继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因为他们七人的文章气势磅礴,...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王野
王野,字子文,宝章阁待制王介之子也,衢州常山人。以父阴补官,登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进士第。仕潭时,帅真德秀一见异之,延致幕下,遂执弟子礼。德秀欲授以词学,野曰:“所以求学者,义理之奥也。词科惟强记者能之。”德秀益器重之。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后为枢密院编修兼检讨。襄、蜀事急,议遣使讲和,时相依违不决。史嵩之帅武昌,首进和议。野言:“今日之事宜先定规模,并力攻守。”上疏言八事。继为副都承旨,奏请“出师,绝和使,命淮东、西夹攻。不然,利害将深。”理宗深然之,令枢密院下三阃谕旨。嘉熙元年,轮对,采事系安危者四端,而专以司马光仁、明、武推说。复推广前所言八事,以孝宗讲军实激发帝意。淳祐初,自江西赴阙,奏祈天永命十事。嵩之起复,倾国争之,野上疏乞听终丧,后又言嵩之当显绝而终斥,益严君子小人之限。拜礼部尚书,奏十事,终之曰:“陛下一心,十事之纲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