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许彬为何只当了一个月的内阁首辅?“东鲁先生”许彬生平简介
明朝许彬为何只当了一个月的内阁首辅?“东鲁先生”许彬生平简介,许彬(1392-1467),字道中,号养浩,出生于兖州府宁阳县白里,祖籍明丰
浙江省-杭州-淳安许彬
许彬,唐朝诗人。一作郴,亦作琳,字不详,睦州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许彬,生卒年均不祥,与唐末诗人郑谷同时代,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许彬举进士不第,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郑谷曾为其做过诗,如《送进士许彬》、《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
山东省-泰安-宁阳县许彬
许彬(1385-1461),字道中,号养浩,出生于明代兖州府宁阳县白里,祖籍明丰县苗城里钓台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许口村)人。许彬“生而颖异,及学,目十行下,时人皆称神童”,少年时因丰县灾荒,十四岁随父迁居山东兖州府宁阳县,明朝大臣,著名学者,馆阁体代表作家。世称“东鲁先生”。少以文学知名,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1415)成进士,累官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至七月曾为当朝首辅。许彬永乐十三年(1415)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检讨,又升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两代帝王实录。正统十二年(1447)主持福建乡试,号称“得人”。官秩二品,掌礼乐祭祀。正统十四年(1449年),彬父去世,告假归家治丧。时贡市混乱,朝野上下通晓各国语文者以彬为最,大学士曹鼐(明正统宰相)因其能荐其提督四夷馆,彬为克尽孝道,欲守庐三年,英宗不允,特下...
许彬
参考文献^《万历野获编·卷十》:武弁保留词臣成化以前,大小臣工,夺其情者固多,然多出自圣眷,或心欲留而夤绿中旨得之,犹为有说。惟正统十三年八月,翰林修撰许彬,闻父丧当守制,而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昌英,疏彬方译写夷字,今外夷朝贡,番文填委,乞命夺情。上允之。按彬以永乐乙未庶常起家,从检讨升修撰,即云译字,固词臣也。武弁安敢留之?彬亦不以为耻,即颜不去,举朝无一人非之。盖四维已绝,三纲将废,宜次年即有土木大变。但天顺初元,彬遂入相,残而得谥襄敏,斯为异矣。^《明史》(卷168):“许彬,字道中,宁阳人。永乐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统末,累迁太常少卿,兼翰林待诏,提督四夷馆。上皇将还,遣彬至宣府奉迎。上皇命书罪己诏及谕群臣敕,遣祭土木阵亡官军。以此受知上皇。还擢本寺卿。石亨等谋复上皇,以其谋告彬,彬进徐有贞,语具有贞传。英宗复位,进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直文渊阁。未几,为石亨所忌,出...
彬彬有礼
彬彬有礼【成语意思】: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用法分析】:彬彬有礼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成语来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褒贬解析】: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īnbīnyǒulǐ【英语翻译】:gentleandverypolite【成语声母】:BBYL【成语分辨】:彬彬有礼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彬彬有礼偏重在对人有礼貌;“文质彬彬”和“温文尔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做事的气质;“温文尔雅”还能形容人做事不大胆泼辣。【彬彬有礼的近义词】: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的反义词】: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近似成语】:礼贤远佞:礼:表示敬意;远: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