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蓝玉明

蓝玉明

蓝玉明
蓝玉明简介资料
明正统间人
蓝玉明相关文献
蓝玉
蓝玉,蓝玉:明朝人,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初大将,骁勇善战,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
查看全文
明朝蓝玉案到底死了多少人?蓝玉案的影响有哪些
明朝蓝玉案到底死了多少人?蓝玉案的影响有哪些,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
查看全文
蓝玉
生平出生年份没有记载。《明史》记载,蓝玉早年隶属于常遇春的麾下,因“临战勇敢,所向多捷”,所以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面前称赞蓝玉,后来自“管军镇抚”积功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查看详细关系图蓝玉的一生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跟从傅友德进攻四川;洪武五年(1372年)跟从大将军徐达征讨北元,再从沐英收服吐番。由于屡立战功,明洪武十二(1379年)年蓝玉获封永昌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蓝玉以征南左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傅友德进攻云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北元纳哈出屡进辽东,朱元璋命蓝玉为右副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跟随征虏大将军冯胜领军二十万北征。纳哈出不敌,降明。蓝玉等暂时移屯蓟州以待其变。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统率十五万兵马征伐北元脱古思帖木儿。该年四月明军抵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贝尔湖),大破北元主力部队,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男...
查看全文
蓝玉案
背景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加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蓝玉统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麾下骁将十余员,个个勇猛善战。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拥兵;而蓝玉却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显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
查看全文
明朝蓝玉案中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蓝玉案,在历史上被称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单单仅这一个案子,牵连人数高达一万五千不止,说是血流成河也毫不为过。然而,蓝玉之死一方面是自己居功自傲,但一方面却也是太子朱标之死,蓝玉又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一令下来,血流漂杵惨不忍睹。既然如此,在整个案件中的主角蓝玉,生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可能造反吗? 1.蓝玉案 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底层平民到天下至尊,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漳浦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远祖 : 昌奇(火旺). 榆罔之子,获赐琇蓝一枝,封于汝南郡,乃以蓝为姓. 始祖 : 蓝明德. 任扬州节度使. 开漳始祖 : 蓝延瑞,讳兆,字元晦. 种玉堂开基祖 : (元明之际) 蓝庆福,谥德弘. 为长卿一世祖. 后分四大房. 四大房祖 : (元明之际) 蓝蔓(长房) ; 蓝淅,谥绵庵(二房) ; 蓝蕃,亦称桓公(三房) ; 蓝五才,字显宗,号佛伍(四房,为蕃公第三子).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漳浦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 1, 1750-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昌奇(火旺). 榆罔之子,获赐琇蓝一枝,封于汝南郡,乃以蓝为姓. 始祖 : 蓝明德. 任扬州节度使. 开漳始祖 : 蓝延瑞,讳兆,字符晦. 种玉堂开基祖 : (元明之际) 蓝庆福,谥德弘. 为长卿一世祖. 后分四大房. 四大房祖 : (元明之际) 蓝蔓(长房) ; 蓝淅,谥绵庵(二房) ; 蓝蕃,亦称桓公(三房) ; 蓝五才,字显宗,号佛伍(四房,为蕃公第三子).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蓝氏三修族谱, 13, 卷15, 世系图_ 明德 吉甫 常新 1世大一公起, 184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汝南堂, 清道光29[1849]年. 合存17册: 世系表. 远祖: 昌奇. 金陵祖: (唐) 蓝明德. 原仕扬州,后居江南省江宁府上元县. 福建祖: (宋) 蓝吉甫,字永嘉. 明德15世孙. 徙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五福乡开基立业. 其长子蓝常新, 移住建宁府崇善坊, 列为福建1世祖. 袁郡祠始祖(1世): (元) 蓝大一,讳君厚,行永兴. 吉甫公6世孙. 移居闽长汀. 后裔自清康熙以后陆续移往袁州万载, 故奉大一公为始祖. 大一公下七大房祖(2世,元明之际): 一房祖: 蓝念一,讳寅生. 居长汀祖屋. 二房祖: 蓝念二,讳辰生,字位育. 移居武平大禾堡. 三房祖: 蓝念三,讳庚生,一字宪卿. 迁居武平章丰里. 四房祖: 蓝念四,讳壬生. 于明洪武迁居上杭县平安里. 五房祖: 蓝念五,讳甲生,字宾卿. 移居武平大禾堡. 六房祖: 蓝念六,讳丙生,号官卿. 移居武平林坊. 七房祖: 蓝念七,讳戊生. 移居上杭县扶阳金竹陂. 注: 此谱无目录, 缺卷7, 卷11.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上杭县, 武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蓝氏三修族谱, 1, 卷1, 受姓江南列祖说 世次_ 明德 吉甫 常新 1世大一公起 等, 184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汝南堂, 清道光29[1849]年. 合存17册: 世系表. 远祖: 昌奇. 金陵祖: (唐) 蓝明德. 原仕扬州,后居江南省江宁府上元县. 福建祖: (宋) 蓝吉甫,字永嘉. 明德15世孙. 徙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五福乡开基立业. 其长子蓝常新, 移住建宁府崇善坊, 列为福建1世祖. 袁郡祠始祖(1世): (元) 蓝大一,讳君厚,行永兴. 吉甫公6世孙. 移居闽长汀. 后裔自清康熙以后陆续移往袁州万载, 故奉大一公为始祖. 大一公下七大房祖(2世,元明之际): 一房祖: 蓝念一,讳寅生. 居长汀祖屋. 二房祖: 蓝念二,讳辰生,字位育. 移居武平大禾堡. 三房祖: 蓝念三,讳庚生,一字宪卿. 迁居武平章丰里. 四房祖: 蓝念四,讳壬生. 于明洪武迁居上杭县平安里. 五房祖: 蓝念五,讳甲生,字宾卿. 移居武平大禾堡. 六房祖: 蓝念六,讳丙生,号官卿. 移居武平林坊. 七房祖: 蓝念七,讳戊生. 移居上杭县扶阳金竹陂. 注: 此谱无目录, 缺卷7, 卷11.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上杭县, 武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高明三玉谭氏族谱 [1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七修(广州 : 民生印刷所承刊). 存8册 : 肖像.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此谱不全, 仅残存8卷 : 卷10, 卷12-18. 远祖 : 谭虔翁. 高明三玉祖 : (宋) 谭朝端. 原居江右. 二世祖 : (宋) 谭惟寅,字子钦,别号蜕斋. 徙韶州仁化. 三大房祖(5世) : (元) 谭懋德 ; 谭潜德 ; 谭昭德. 散居地 : 广东省高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卷端题 : 重修高明三玉谭氏族谱.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 谭氏族谱.
浏览:0
高明三玉谭氏族谱 [1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七修(广州 : 民生印刷所承刊). 存8册 : 肖像.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此谱不全, 仅残存8卷 : 卷10, 卷12-18. 远祖 : 谭虔翁. 高明三玉祖 : (宋) 谭朝端. 原居江右. 二世祖 : (宋) 谭惟寅,字子钦,别号蜕斋. 徙韶州仁化. 三大房祖(5世) : (元) 谭懋德 ; 谭潜德 ; 谭昭德. 散居地 : 广东省高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卷端题 : 重修高明三玉谭氏族谱.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 谭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