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山西吕梁离石樊包头村简史暨西街薛氏家谱(山西吕梁)

山西吕梁离石樊包头村简史暨西街薛氏家谱(山西吕梁)

始迁祖名讳失考,明成化年间自山西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迁吕梁市离石区坪头村。长子移居樊包头村,子孙又分五支,其中西街支始祖彪,明代人。 谱分三篇:篇一概述,篇二西街家谱,篇三2016年西街家族祭祖大典。
山西吕梁离石樊包头村简史暨西街薛氏家谱(山西吕梁)简介资料
2016年
一册
2016
当代
山西吕梁离石樊包头村简史暨西街薛氏家谱
排印本
薛荣
平装
相关人物
山西吕梁离石樊包头村简史暨西街薛氏家谱(山西吕梁)相关文献
山西-吕梁-汾阳狄青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土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康定元年(1040年...
查看全文
山西-吕梁-汾阳狄青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土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康定元年(1040年...
查看全文
山西-吕梁-离石区于成龙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
查看全文
山西省-吕梁-文水县武攸暨
武攸暨(663—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最初为右卫中郎将,武则天杀攸暨之妻以配太平公主。武攸暨娶太平公主后,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又加实封三百户。此后又改封安定郡王,历迁司礼卿、左散骑常侍,加特进。神龙年间,拜司徒,复封定王,实封满一千户,武攸暨固辞不拜。寻而随例降封乐寿郡王,拜右散骑常侍,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延秀等被诛后,又降封楚国公。延和元年逝世,赠太尉、并州大都督,追封定王。后来因为太平公主谋逆,令平毁其墓。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生二男一女,并食实封。
查看全文
山西省-吕梁-汾阳石璟
石璟,元和年间跟随沙陀归降唐朝,唐宪宗李纯任命他为河东阴山府裨校,官至朔州刺史。人物简介他是石彬的父亲、石昱的祖父、石绍雍的曾祖父、晋高祖石敬瑭的高祖父。公元936年,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晋靖祖,谥号孝安皇帝,皇陵称义陵。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樊氏宗谱 : 山西省洪洞县双昌乡樊村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樊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1998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 : (汉) 樊哙. 生于楚沛. 南大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化. 禹公之子. 下有三子 : 景君 ; 景敖 ; 景义. 东五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崇. 龙公之子. 下有二子 : 仲恩 ; 仲先. 西四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节. 虎公之子. 下有二子 : 景府 ; 景清. 北二门支祖(58世) : 樊景县. 大旺公长子. 中三门支祖(58世) : 樊景州. 大旺公次子. 景县公下五门分祖(63世) : 樊升武 ; 樊升斌 ; 樊升朋 ; 樊升杰 ; 樊升云. 前七甲户分祖(59世) : 樊景璋. 前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德 ; 樊大勇. 后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奇. 大奇公下九门分祖(64世) : 樊林 ; 樊祯 ; 樊奎 ; 樊? ; 樊舜 ; 樊禹 ; 樊雄 ; 樊俊 ; 樊杰. 单名者讳字母 : 哙伉健忠信 廉起恒仁义 盛潼秀茂建 彦俊能才善 思惠兴隆成 富贵栋宇亮 敏志荣光端 达适智勇楚 敬慎胜昌洪 林圭明华英 宝壁玉帅垢 贞端礼. 名两字而同上一字者之讳字母 : 广萝全启 克培树建 希尚述有 作成弘得 天名.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樊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樊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2000年重修. 7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照片. 远祖 : (后梁) 樊晓,字渐明,号一乐. 世居福建兴化府蒲田县. 任括苍太守. 居处州府缙云县在城. 义乌始祖(1世) : (宋) 樊季达,字梅窗,行千七. 自缙云县迁居义乌鸡鸣山下. 派祖(13世) : 樊焕,字德辉,号婺川,行齐一 ; 樊炜,字德燿,行齐二 ; 樊奕,字德彰,号南岩,行齐三 ; 樊烛,行齐七 ; 樊齐九. 齐一公下三房祖(17世) : (明) 樊志尧,字希仁,号金川,行富三 (长房) ; 樊志伊,字希尹,号平川,行富四(次房) ; 樊志圣,行富五(幼房). 齐二公下二房祖(17世) : 樊志臯,行富十(长房) ; 樊志贤,字希颜,号东冈,行富一(幼房). 齐三公下三房祖(17世) : 樊志舜,行富六(长房) ; 樊志性,行富二(次房) ; 樊志殷,行富八(幼房). 志尧公下支祖(19世) : (明) 樊守约,行华二. 移居鸡鸣山后高塘村(高塘派) ; (20世) 樊道诚,行玘三十六(上塘派) ; 樊道训,行玘四十一 ; 樊道论,行玘四十五 ; 樊道炳,行玘六十七(皆上塘沿派) ; (24世) 樊惟彦,行淳一百(下前山派). 齐一公次房志伊公下支祖(20世) : 樊道盛,行玘廿八(五房里派) ; 樊道全,行玘三十八 ; 樊道备,行玘四十 ; 樊道峻,行玘四十七(皆下阶沿派). 东阳始祖(20世) : (明) 樊道熙,行玘六十二. 志臯公曾孙. 迁居东阳四十五都登龙岭脚杨店. 生一子 : 樊思智,行勤五十. 齐九公后山背派祖(21世) : 樊思赵,行勤三十六. 齐七公前阶沿四教派祖(21世) : (明) 樊思缗,行勤七十 一; 樊思颜,字希贤,号鸣松,行勤七十五 ; 樊思曾(或作会),字子成,号鸣山,行勤六十七 ; 樊思孟,字子忠,号近塘,行勤八十九. 思智公下三房祖(24世) : 樊惟谋,字国奇,行淳九十(夏房) ; 樊惟盈,字国蒲,行淳百六(商房) ; 樊惟勇,字国义,行淳百十五(周房). 夏房下三分祖(25世) : 樊茂统,行厚九十一(松分) ; 樊茂朝,行厚百二十七(竹分) ; 樊茂谅,字希贞,行厚百二十八(梅分). 商房下二分祖(26世) : 樊士善,原名起元,字长善,号知止,行谦百二十(唐分,迁居下杨店) ; 樊士焕,字起彩,行谦百三十(虞房). 下吴岩祖(26世) : 樊士贞,字起廉,行谦百廿四. 系出周房. 由登龙岭脚迁居五十四都下吴岩. 唐分下三房祖(27世) : 樊宏发,字光远,号腾致,行和百八(智分) ; 樊宏梅,字占魁,号幽香,行和一百五十三(仁分) ; 樊宏龙,字云从,号见田,行和二百三(勇分). 排行 : 百千万世 盛定忠生 成康宁安 泰齐得福 禄富荣华 玘勤俭崇 淳厚谦和 信义恭方 昌显圣瑞 嘉美裕亨隆. 新增排行 : 鸣升贞吉 庆泽春秋. 辈份 : 子尚大志 允守道思 廷文惟懋 正宏学可 必朝章一 应有为立 德其能怀 国明良. 新增辈份 : 展望伟强. 散居地 : 浙江省义乌县, 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义乌樊氏宗谱
浏览:0
樊氏七修族谱
原书 : [湖南 : 资阳樊氏七修族谱委员会], 2004. 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穆仲,字山甫. 周公之子. 封侯樊邑,以国为姓. 始祖 : 樊须,字子迟. 宗祖 : (东汉) 樊君云. 江西祖 : 樊偁,字义干. 益阳始迁祖 : (宋元之际) 樊柔仲,字恩普,号才惠,行秀一 ; 樊雍仲,字步青,号才翱,行秀二 ; 樊和仲,字大鹏,号才翔,行秀三. 惠公下五世祖 : (元明之际) 樊公法,字源远,号清潢 ; 樊公平,字克顺,号清荣. 翱公下五世祖 : (元明之际) 樊公理,字国兴,号清桦. 翔公下五世祖 : (元明之际) 樊公族,字洁玉,号清圆.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樊氏族谱 : 资阳七修. 版心题 : 樊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
南阳樊氏族谱 [各房分卷,首1卷]
原书: 修水县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西汉) 樊重,字君云. 始祖 : (后晋) 樊怀韬,讳韬,行仁一,号三阳居士. 原籍襄阳樊城县,由鄱阳徙居豫章. 因肇自襄阳,盛于南阳,徙居鄱阳,遂名其地为三阳. 韬公下二子 : 樊天祐,讳福,行干一,号逸庵 ; 樊天申,讳剩,行干二,号斗轩. 派祖(5世) : (宋) 樊昌庆,行甲七,讳余庆,号集义. 为天祐公之后. 庆公下房祖(15世) : (明) 樊仕埙,讳循礼,行海三,号埙三 ; 樊仕起,讳循义,行海二,号恕庵 ; 樊仕越,讳循智,行海四,号云峰 ; 樊仕垲,讳循恭,行海八,号豁峰. 字派 : 怀天原九 昌世忠宗 秀叔克仲 用伯仕公 日以一与 尚重. 续派(22世起) : 重实本谦恭 贞纯希明哲 孝友启后人 德义光前烈 容仪务端庄 言行期笃敬 贤良子嗣多 传代皆中正.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樊氏族谱.
浏览:100
南阳樊氏族谱 [各房分卷,首1卷]
原书: 修水县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西汉) 樊重,字君云. 始祖 : (后晋) 樊怀韬,讳韬,行仁一,号三阳居士. 原籍襄阳樊城县,由鄱阳徙居豫章. 因肇自襄阳,盛于南阳,徙居鄱阳,遂名其地为三阳. 韬公下二子 : 樊天祐,讳福,行干一,号逸庵 ; 樊天申,讳剩,行干二,号斗轩. 派祖(5世) : (宋) 樊昌庆,行甲七,讳余庆,号集义. 为天祐公之后. 庆公下房祖(15世) : (明) 樊仕埙,讳循礼,行海三,号埙三 ; 樊仕起,讳循义,行海二,号恕庵 ; 樊仕越,讳循智,行海四,号云峰 ; 樊仕垲,讳循恭,行海八,号豁峰. 字派 : 怀天原九 昌世忠宗 秀叔克仲 用伯仕公 日以一与 尚重. 续派(22世起) : 重实本谦恭 贞纯希明哲 孝友启后人 德义光前烈 容仪务端庄 言行期笃敬 贤良子嗣多 传代皆中正.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樊氏族谱.
浏览:100
南阳樊氏族谱 [各房分卷,首1卷]
原书: 修水县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西汉) 樊重,字君云. 始祖 : (后晋) 樊怀韬,讳韬,行仁一,号三阳居士. 原籍襄阳樊城县,由鄱阳徙居豫章. 因肇自襄阳,盛于南阳,徙居鄱阳,遂名其地为三阳. 韬公下二子 : 樊天祐,讳福,行干一,号逸庵 ; 樊天申,讳剩,行干二,号斗轩. 派祖(5世) : (宋) 樊昌庆,行甲七,讳余庆,号集义. 为天祐公之后. 庆公下房祖(15世) : (明) 樊仕埙,讳循礼,行海三,号埙三 ; 樊仕起,讳循义,行海二,号恕庵 ; 樊仕越,讳循智,行海四,号云峰 ; 樊仕垲,讳循恭,行海八,号豁峰. 字派 : 怀天原九 昌世忠宗 秀叔克仲 用伯仕公 日以一与 尚重. 续派(22世起) : 重实本谦恭 贞纯希明哲 孝友启后人 德义光前烈 容仪务端庄 言行期笃敬 贤良子嗣多 传代皆中正.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樊氏族谱.
浏览:100